浅谈营销稽查对降低电力营销风险的重要性

2025-07-09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逐步向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营销稽查已成为电力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电力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暴露出诸如电价执行不规范、窃电行为频发等问题,这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对行业形象和客户信任造成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营销稽查工作,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管理效率,已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结合营销稽查实践,分析其在优化管理流程、解决关键难题中的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路径,为推动电力行业向更加精益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供思路和支持。


关键词:营销稽查;电力营销风险;电力企业


张翃帆1 徐冠杰2

[1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营销中心、计量中心) 北京 100062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电力企业营销活动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和复杂化特征。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用电量突破8.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然而,电力营销过程中暴露的风险也在增多,违规用电、窃电现象和电价执行偏差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企业经济效益,还可能损害行业整体社会形象。《国家电网公司营销稽查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电力营销稽查管理,通过科学稽查降低风险隐患,推动电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1]。这一背景下,系统研究营销稽查对降低电力营销风险的作用,并提出切实可行策略,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的重要作用

1.1精准识别电力营销风险

违规用电、计量异常、电价执行不规范等电力营销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营销稽查通过对全业务流程监督和数据分析,能够快速识别潜在风险,为企业提供精准风险图谱[2]。这一过程离不开线上稽查与线下核查有机结合,既依靠大数据技术筛查异常,又通过现场核实确保问题发现的准确性。

1.2提升营销业务规范性与透明度

在日常营销活动中,一些管理盲点和薄弱环节容易被忽视,长期累积会对企业效益造成不利影响。营销稽查通过内稽外查方式,强化对电力营销各环节监督,既可以及时纠正操作失误,也能够提升客户对企业服务的信任度。

1.3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营销稽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从发现问题到整改落实,再到后续跟踪闭环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快速解决问题,还能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发生概率。


2营销稽查的主要问题

2.1风险识别不全面

电力营销业务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得营销稽查在风险识别方面往往难以面面俱到。部分企业对营销风险的理解仍局限于表面现象,忽略了深层次隐患。对于电价执行和窃电行为稽查,往往更注重已经暴露问题,而忽略系统性漏洞排查。这种片面识别方式,使得许多潜在风险长期被掩盖,甚至成为未来影响企业效益的隐形炸弹。此外,营销稽查人员在面对数据异常时,更多依赖经验判断,缺乏科学模型支持,这进一步限制了风险识别的深度和准确性。

2.2闭环管理机制不完善

稽查工作需要从问题发现到整改落实形成完整闭环,但这一过程往往存在衔接不到位情况。一些企业在稽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却因部门协作不足或责任划分不清导致整改过程拖延甚至停滞[3]。一些疑难问题在整改环节中缺乏详细解决方案,甚至因为部门间存在信息壁垒,无法形成有效反馈机制。这种管理漏洞不仅会使已发现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还可能导致问题在后续工作中反复出现,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大隐患。

2.3稽查技术与手段滞后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稽查工作依然沿用传统方式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企业在稽查中依赖手工核查和经验分析,缺乏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有效支撑,这使得稽查效率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在电能数据异常分析中,如果无法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精细化筛查和建模,稽查人员往往难以快速定位问题根源。此外,现有一些稽查技术虽已具备较高技术含量,但未能得到全面应用,企业技术与管理融合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稽查工作深入开展。


3电力营销稽查的实施策略

3.1完善稽查管理体系

科学的稽查制度在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中扮演着重要基础性角色,而制度完善既需从理论框架入手,也要落实到实际操作每个细节。电力企业应充分结合自身业务复杂性与特殊性,将稽查流程细化为可操作具体步骤,明确每一环节目标与责任主体。在业扩报装领域,须建立覆盖申请、审批、施工、验收全流程稽查机制,设置关键控制点,对异常事项实行动态跟踪和记录[4]。此外,对于电量核算与电价执行等高风险领域,企业应制定量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异常用电数据偏差范围、电价执行合规性核验标准均可为稽查工作提供可参照规范。职责分工明确是保障稽查工作流畅运行的前提。企业在规划稽查体系时,应从组织架构入手,合理划分职能部门监督与执行职责,形成上下协作、横向贯通的工作网络。稽查部门负责问题发现和提出,相关业务部门则承担具体整改任务,财务、技术支持部门提供数据和技术保障,从而实现问题解决的高效性。此外,还需引入科学绩效评价机制,对稽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鼓励团队主动挖掘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为了让稽查体系更加适应实际需求,企业还应注重制度动态调整与优化,可以定期组织跨部门稽查专项研讨会,梳理当前制度中薄弱环节,分析潜在业务风险,并据此修订稽查流程。同时,应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提升稽查工作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通过构建制度、职责、技术相互支撑的管理体系,企业才能真正将稽查工作从形式落实到实效,为营销业务合规性与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3.2聚焦高风险领域与重点用户

电力营销风险具有明显领域集中性与用户特性,这要求稽查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将资源与精力优先投入高风险领域与重点用户排查中。针对临时用电场所,稽查人员应特别关注用电申请合法合规性以及现场设备安装与运行情况,建议对施工现场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定期核对用电量与申请容量一致性,防范违规扩容和私接行为[5]。在老旧社区,因配电设施陈旧与管理薄弱,窃电及用电设备老化问题尤为突出,可以分批制订稽查计划,逐一核查每个台区线损数据与住户用电记录,重点筛查异常高线损区域并实施精准治理。对于工商业用户,因其用电量大、计费模式复杂,极易因计量装置误差或电价执行偏差引发风险,建议设立专项稽查小组,重点核查大客户计量装置运行状况与电价政策执行情况,同时建立高风险用户台账档案,记录其历史用电行为与稽查问题。此类台账不仅有助于分析用户用电规律,还能为后续稽查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高风险领域数据进行多维度挖掘与建模,生成动态风险预警清单,帮助稽查团队提前锁定问题高发区域与用户。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理效果,建议稽查团队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不断打破高风险用户侥幸心理。同时,应强化与用户的沟通,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用户了解合规用电的重要性和违规行为的后果。高风险领域与重点用户治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稽查团队从策略制定、技术应用到用户沟通层层递进,逐步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有效降低营销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管理压力。

3.3加强协同合作与信息共享

营销稽查高效运作依赖于多部门间紧密协作和信息无缝流转,这种协作不仅要求各部门明确分工,还需建立起统一工作机制以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互通。营销部门作为稽查工作核心数据提供者,应实时更新用户用电行为和电费执行情况,并将异常信息与稽查部门同步共享,避免信息滞后对稽查结果造成影响。纪检部门应该介入关键环节监督,确保稽查流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同时参与对违规行为的后续处置,以形成警示效应。计量部门在稽查过程中扮演着技术支持的重要角色,其对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检查与数据校核,是稽查质量的技术保障。为推动多部门深度协作,建议企业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整合各部门资源与优势,设立联合稽查小组,共同参与对重点领域和疑难问题深度排查。稽查过程中,可以设立例行协调会议制度,让各部门定期汇报工作进展与发现问题,打破“信息孤岛”现象。此外,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是多部门协作关键环节,企业可以引入营销稽查管理系统,将各部门数据信息接入统一平台,实现用电数据、计量信息、稽查记录等资料实时更新和可视化展示,以便稽查团队快速调用和分析[6]。为了提高联动机制时效性,各部门还需制定详细责任清单,明确稽查过程中各环节任务分配。发现问题后,由稽查部门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整改落实,技术部门提供改进意见并跟进整改效果。这种流程上清晰划分既避免了职责不明导致问题积压,也有助于提升稽查工作整体效率。多部门协同合作与信息共享,不仅是提高稽查工作深度与广度的途径,更是打造营销稽查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石。

3.4应用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为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带来了全新解决思路,其应用不仅可以弥补传统稽查方式的局限性,还能够极大地提升稽查效率与精准度。在电力企业营销稽查工作中,电能量采控系统已成为分析用电行为的重要工具。通过实时采集用户用电数据,系统可以快速识别出线损率过高、用电曲线异常波动等异常用电模式,为后续重点稽查提供方向。此外,营销数据分析平台引入为稽查工作提供了强大数据支持,这些平台可以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风险模型,对异常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自动筛选,将高风险用户进行优先排序,便于稽查团队开展针对性核查。线上筛查与线下核查相结合是实现数字化稽查效能最大化的关键。企业可以搭建统一稽查平台,将各类稽查数据整合到同一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筛查和动态预警,稽查人员依据系统生成预警信息快速确定核查重点。在线下核查阶段,结合现场实际与平台数据对比,可以迅速验证异常行为真实性,避免遗漏问题或误判。此外,智能化应急手段还可以延伸到问题整改与后续跟踪环节,稽查人员可以借助移动端应用程序,在现场实时上传核查结果和整改反馈,为稽查闭环实现奠定基础。为了充分释放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潜力,企业还需在系统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坚持动态优化原则。建议定期对现有稽查平台算法与功能模块进行升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营销风险场景。同时,稽查人员技能培养也应同步进行,定期开展针对数字化工具的专业培训,让团队成员能够熟练掌握系统操作,并理解数据分析背后逻辑。通过技术与人才协同发展,企业可以逐步实现稽查工作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进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3.5提升稽查队伍的专业能力

高素质稽查人员是推动营销稽查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的核心力量。面对电力营销稽查日益复杂的任务要求,企业应在稽查队伍培养路径上深耕细作,从理论知识到实操技能,全方位提升其专业能力。

首先,建议定期举办专项培训,涵盖最新稽查方法、法规政策解读、数字化工具使用等内容,帮助稽查人员在知识储备上紧跟行业变化。在应用电能量采控系统或大数据分析平台时,企业可邀请技术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或实操演练,让稽查团队能够熟练操作技术工具并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

其次,在提升稽查人员独立思考与问题分析能力方面,企业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剖析典型稽查案例,稽查团队能够了解问题产生深层次原因,并探索多种解决方案的优劣,这种过程既能锻炼团队逻辑思维,也有助于提升其在复杂情境中判断能力。此外,鼓励团队成员参与跨部门协作项目,联合纪检或技术部门对特定领域开展专项稽查,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还能积累多角度经验,形成更全面专业素养。为了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能力,企业还应建立动态评价与激励机制,定期考核稽查人员在问题发现率、问题解决时效等方面表现,对表现突出团队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激发团队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为了让稽查工作更贴近一线需求,企业可以在高风险区域设置轮岗机制,让稽查人员在真实场景中锻炼实践能力,并结合问题解决中具体体会,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一支能力过硬、思路清晰的稽查团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营销稽查的有力保障,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营销稽查在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其价值不仅体现在降低营销风险上,也在推动企业向精益化管理迈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善的稽查体系和对关键风险领域的深度关注,使得企业能够在提升业务规范性的同时,更有效地减少潜在损失,进而优化客户服务体验。随着智能化技术逐步融入电力行业,稽查工作精准度和效率都将迎来新提升,营销稽查将持续为电力企业稳定运营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助力行业整体迈向更加稳健和高效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浒,张蓓,胡红霞,程莉,刘经中.企业营销稽查对降低电力营销风险的作用[J].现代企业,2023(07):154-156.

[2]范友国.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0):127-128.

[3]沈威.营销稽查对降低电力营销风险的重要性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8(10):82-83.

[4]王曌.营销稽查对降低电力营销风险重要性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5):238.

[5]曹清华.营销稽查对降低电力营销风险的作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12):64.

[6]胡建幸.分析营销稽查对降低电力营销风险的作用[J].决策探索(中),2019(11):51-52.


审核:刘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