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兰
——王义胜仕女人物画品鉴
艺术家简介
王义胜,1941年9月生于辽宁盖州,195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深造于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研究班。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欣赏王义胜笔下寂寞清秀、顺从安静、瘦灵空妙的仕女,感受她们散发在画面上的一种高度隐忍和无比顽强的气质,从画如其人的角度说,这些气质是王义胜先生才华的充分释放。
王义胜仕女画代表作是金陵十二钗,这些《红楼梦》中的女子,生在馆阁精雅、花草丰茂、锦衣玉食的大观园里,王义胜将她们呈现在画面上的是荣华之后的脱透,沉静淡然,清简唯美。比如黛玉,画得简素而含蓄,春尽花残,她手把花锄将花葬于芳丘,题款是曹雪芹的《葬花吟》。红消香断,让人顿生痛惜之心。
这些纯净的美女,男人看了必生柔肠九曲的疼惜,女人心里亦是满满优柔的怜爱。想来与他不入俗的性格相合,很多人眼里王义胜是这样的:随和、恬淡、低调、含蓄,很少外出,一心画画,极能体谅人,不做任何极端的事情。王义胜低调到从没有出过画册,也没有办过个人展览,也不刻意包装自己,画却被人承认,被人喜欢,并在美术界保持其崇高的绘画地位,这是因为他在传统水墨的深入与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金陵十二钗-湘云眠 芍 纸本68x56cm)
低调也是因为他内心丰盈饱满,有能力驾驭自己,并在绘画上找到出口,活到了老年,他的画艺和人生体验随岁月的长久,臻于化境,成为中国画坛仕女画的一面旗帜。他的绘画天分极高,所绘的仕女,就是自己理想的化身,所以特别真挚感染人。
(金陵十二钗-风姐弄权 纸本68x56cm 2005)
王义胜的仕女画自有一种情致,一种别样的淡然,和一种清逸。广东收藏家卢细通对王义胜的仕女图赞赏有加:“在当今中国人物画家中,能够做到尊重传统,从传统中来,又从传统中走出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和感觉,做得较好的画家,有中国美院的刘国辉、吴山明和鲁迅美术学院的王义胜,王义胜教授是中国当代一流的画家,书法也棒。他是一位集人品、书品、画品于一身的大家,因为我家里有王义胜的画,而受到很多广东同行的羡慕和尊崇。”
(金陵十二钗-黛玉葬花 纸本68x56cm 2005)
王义胜的仕女画并不是他的主流创作,却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大江南北的收藏家都知道他,热爱他的仕女画。他的仕女画在当今画坛成了一个关注点。他如果为了钱,完全可以流水作业,日夜画这些美人。可是他不,他能放下这些给他带来荣誉和财富的仕女画,奔向更罕见、更艰巨的理想——大型历史绢画:《盛京缅胜图》《旷世悲歌——圆明园-1860-10》。两幅画大到能占美术馆的一面墙那么大,规模空前绝后。为了表达他的艺术构想,他不怕劳苦,不怕麻烦,以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来创作这些大画,反复往里面深入,有的东西没有表现出来,他就把绢洗掉,重新开始画。
(金陵十二钗-可卿春困 纸本68x56cm 2005)
正是王义胜先生这样的风采,激励着我们,点悟我们,启迪我们。
作为一个画家,王义胜的成长性很强,坚守艺术品格的底线。他一直非常努力地作画,很少被“商品画”的销量所牵引,他觉得绘画卖钱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画好、为了更好,画画好了,终究会被历史和观众所承认。他所有的时间都在做绘画的功课,每次我去他的画室,都能看见地上有一大堆废弃的作品,这是他对自己作品严格要求和精益求精的表现。他总说:时间紧迫啊,要是能年轻十岁,该多好,更多的想法就能实现了。
我认为王义胜的理想已经通过他塑造的一个个仕女形象实现了,他是一个执着的极具表现力的杰出画家,他的贡献是:将自己内心的美好理想外化成一条隧道,让读者分享他内心的光芒和温暖。
(栏目责任编辑:于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