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的河北省公共外交策略

2024-04-17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省对外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机遇,当地的公共外交水平也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河北省公共外交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开展公共外交不仅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而且在多个方面面临比较复杂且严峻的挑战。在本文中,将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河北省的公共外交策略进行研究。在探讨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区域联合公共外交实践进行研究,而且在这一基础上探讨河北省公共外交取得的成就、河北省公共外交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提升河北省公共外交水平的策略。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河北省公共外交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公共外交



连艳辉 闻 竞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以此为基础,公共外交理论体系的完整程度和实践水平在近几年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这一基础上,我国的外交工作开始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特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河北省作为沿海省份,对外开放程度低于大部分其他沿海省份。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的提出和落实,为河北省公共外交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的河北省公共外交现状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河北省的公共外交仍面临严峻挑战,且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将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的河北省公共外交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河北省公共外交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区域联合公共外交实践


区域性公共外交历史悠久,最早的形式为城市外交。在古希腊时期,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就开始进行城市外交。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外交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在主权国家开始成为外交活动参与主体的背景下,以城市外交为主要形式的外交活动开始逐渐失去主导地位。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区域性的公共外交开始在国际关系领域发挥重要且独特的作用。而在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当地的公共外交水平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提升。在针对河北省公共外交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首先,京津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城市,而河北省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公共外交,对城市进行了明确定位,近年来城市外交的活跃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包括石家庄、唐山在内的部分城市国际认可度处于较高水平,也有利于河北省开展更深层次的公共外交。其次,京津冀各地方比较重视对城市外交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均成立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机构。在这一基础上,城市外交出现“辐射”效应。正是由于公共外交水平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提升,促使公共外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2.河北省公共外交取得的成就


河北省从开始推进公共外交以来,有效地服务了国家的核心战略目标,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有效维护、促进了国家利益。不断提升了国家形象,不断增强了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正是由于取得了较多的成就,因而当地的公共外交事业逐步形成了一些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的经验。


2.1有效服务了我国的核心战略目标


在我国参与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河北省的公共外交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在有效服务我国核心战略目标方面,河北省的公共外交事业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公共外交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河北省外交议程会变得越来越多。会议的具体类型包括经济、科技、人权保障、文化、环保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数量逐渐增加,而在各种类型的公共外交活动中,关于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外交活动越来越多,这一情况有利于河北省利用公共外交活动促进本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而这一作用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核心目标。同时,针对河北省开展公共外交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则可以发现,当前河北省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过程中,设置的外交活动主题中,虽然关于政治和经济的外交活动占据了主要比例(超过50%),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公共外交活动的主题与文化、环保、人权等其他领域相关。在这一前提下,当地的公共外交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家战略目标发生转变的前提下,公共外交活动的主题和活动形式也需要适时调整。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公共外交活动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2有效维护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传统法理权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震撼和动摇。在这一背景下,政府难免会在社会舆论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在公共外交领域,各级政府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护政府形象。在针对河北省公共外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当地政府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与之配套的舆论监督机制和危机公关机制。在舆论监督方面,当地政府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公众意见反馈渠道。而在危机公关方面,河北省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了与公共外交相关的危机公关机制,并充分考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所有可能出现的舆论危机。因此,危机公关的实际效果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改善。以此为基础,当地政府在利用公共外交维护政府形象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工作成效。在进行公共外交活动的过程中,河北省将对外宣传本地的形象、传统文化以及法规政策作为重要的公共外交活动形式。以此为基础,我国的国家形象和河北省的形象均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宣传。


2.3有效增加当地在国际公共外交活动中的话语权


近年来,河北省的公共外交从被动防御逐渐转变为主动作为,在国际舆论领域逐步开始与西方国家争夺话语权、也在国际关系的议程设置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河北省在近几年开始从政府、经济界和学界等多渠道表达的中国自主的外汇政策对外国政府和国际舆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具体来说,首先,在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过程中,河北省的相关部门更加重视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维护,也就是通过纸媒、互联网等渠道针对其他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宣传河北省的形象,同时对外网上流传的关于中国和河北省的不实负面信息加以驳斥,争夺舆论场上的话语权。以此为基础,当地的公共外交活动开展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3.河北省公共外交应遵循的原则


3.1内外并重


公共外交是由一国政府主导的,以争取其他国家关注度和民心为主要目标的各类外交活动。在我国,虽然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在21世纪以前就开始进行公共外交的相关尝试。而河北省等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公共外交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内外并重。具体来说,在对内方面,公共外交应以促进本地公众了解外交活动开展情况和其他相关问题为目标,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过程中向本地公众展示政府的魄力和工作能力,同时展示良好的政府形象。在对外方面,公共外交活动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向外国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展示本地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加国外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此为基础,为我国对外交流和贸易水平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3.2主动作为


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过程中,河北省各级政府需要将主动作为当作应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以此为基础开展更加积极主动的公共外交。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公共外交受到的重视和支持也越来越多。对于河北省政府来说,以“主动作为”原则为基础开展公共外交工作,需要积极主动地针对外国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开展外交活动,对外展示我国的国家形象与河北省的区域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可合理利用脸书、油管等国外宣传渠道,将公共外交的主阵地从国内逐渐转移到国外。开展更加积极主动的公共外交,有利于河北省公共外交开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3借力传统


所谓借力传统,就是在开展公共外交的过程中借助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河北省政府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此原则为基础,加大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外交工作中的应用力度。以此为基础,使国外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对河北省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并在这一基础上提高河北省公共外交工作的水平。


4.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提升河北省公共外交水平的策略


4.1创新公共外交活动主题

河北省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活动主题的类型进行创新。在这一基础上,推动公共外交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首先,在选取公共外交活动主题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政治、经济外交活动为主的公共外交现状,选择社会、文化、环保、人权等更加丰富多样的活动主题组织和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公共外交水平的有效提升。而在具体选择活动主题的过程中,则需要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调查了解公众对外交活动相关问题的兴趣和了解外交问题的具体需求。以此为基础,确定符合公众需求的活动主题,促进公共外交活动关注度及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4.2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


河北省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拉近公众和公共外交活动的距离。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河北省政府需要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作为重要的宣传渠道,在活动过程中利用社交媒体及时向公众发布与活动相关的信息。同时,利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活动宣传渠道,通过宣传活动主题等方式邀请公众结合自身的职业等实际情况参与到公众外交活动中,促进活动参与度的提升。其次,在利用互联网渠道的过程中,河北省政府需要在利用互联网渠道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渠道,积极听取公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公众在当地的公共外交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积极维护政府形象


对于河北省政府来说,公共外交工作中需要积极维护政府形象,以实现公共外交的工作目标。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河北省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外交中的舆论监督机制,在听取公众反馈的各类意见时吸收其中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并将意见的处理结果反馈给意见的提出者。以此为基础,在公众心中塑造更加良好的政府形象。其次,开展舆论监督的同时,需要建立健全危机公关机制,通过科学的危机公关及时消除公共外交活动中不良事件对政府形象的消极影响。以此为基础,河北省的公共外交活动开展水平可以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4.4加强城市文明建设


公共外交活动的开展,与城市文明建设工作相辅相成。一方面,公共外交活动有利于全面展示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区域公共外交活动开展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而河北省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文明建设。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当地政府需要提升对城市整体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推进整个城市和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法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建设的整体工作水平,促进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其次,在开展城市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河北省政府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手段达到城市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将城市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与公共外交活动的工作目标进行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管理和宣传、教育并重的方式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建设水平,促使公共外交活动中城市文明的建设成果可以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河北省的公共外交活动开展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本文中,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创新公共外交活动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积极维护政府形象、加强城市文明建设等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河北省公共外交开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公共外交政策研究》(课题编号:20210201284)。


参考文献:

[1]丁森,杨章贤,杨馥瑞.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宝坻科创产业空间优化[J].石材,2024(02):140-143.

[2]杨秀平,轩晚月.“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省域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4(01):82-99.

[3]王伟伟.京津冀高校联盟的系统模型与保障机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4(01):9-16.

[4]常汉林.水资源优化配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J].河北水利,2024(01):39-40.

[5]孙久文,邢晓旭.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效、挑战和展望[J].天津社会科学,2024(01):48-57.

[6]赵朝霞,刘慧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区域定位、整体架构、协同再造[J].科技创业月刊,2023(12):9-14.

[7]郭云飞.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4):8-11.

[8]吴陈梅,于浩.京津冀协同立法激发创新与发展活力[J].中国人大,2023(24):28.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