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成为河北怀来新经济增长点

2024-05-05

      文/明贵栋

      阳春三月,记者在官厅湖畔的张家口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内看到,宽阔笔直的道路、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合盈数据、腾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秦淮等大数据巨头布局于此,处处一派新气象。

        走进大数据企业的机房里,一排排机柜鳞次栉比、蓝光闪烁。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客户的关键数据信息在这里完成传输、分析、存储等一系列操作,反馈给网络终端用户。人们熟悉的短视频业务,它所使用的算力支持,就是这里提供的。



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秦淮新媒体。



        举全县之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位于官厅湖畔的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是一个专业对接北京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后台数据打造的超大规模算力中心集群。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该基地为张家口赛区提供了信息共享、高清视频、智能天气等多项技术引领服务。怀来地处首都半小时经济圈,隶属国家“东数西算”京津冀一线核心节点,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算力枢纽。大部分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聚集于此,数据中心算力需求供不应求。

        近年来,怀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两区”、河北“两翼”、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和国家新基建战略窗口期,举全县之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联通数据中心。



        持续打造产业生态

       立足产业规划中确定了“数据+软件”主攻方向,围绕京津冀数字互联互通和疏解首都数字产业外溢,靶向梳理优质企业招商名录,制定了《怀来县大数据全产业链招商图谱》《人工智能产业图谱》,持续补链强链,做到招商区域选定“精”、重大产业项目确定“精”,招商信息、招商时机把握“准”。目前,软通动力、竞业达、阿里巴巴等一批优质企业落地运营。



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秦淮数据中心。


       加快承载平台建设

       坚持筑巢引凤,加快搭建数字产业承接平台,为承接北京数字产业外溢创造条件。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强力打造张家口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京北怀来智能制造产业园、怀来创业创新中心、怀来县京西中小企业创辅基地、怀来软件园、怀来数字港6大产业承接平台,以最优质的服务、最健全的配套满足项目运营和人才生活的各类需求。怀来数字港作为今年重点打造的承载平台,目前已装修完成,初步构建了“数据存储+算力调度+装备制造+应用服务”的大数据全产业链新格局。



       为让数据产业快落地、高质量落地,怀来县先后投资近百亿元,为张家口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道路管廊11.7公里、数据中心9个,建筑规模达51万平方米。

       “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以大数据产业基地为龙头,辐射带动存瑞、桑园、沙城区域联动发展的大数据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已签约落地‘数据+软件’企业30家,14个数据中心85万台服务器投入运营,占全省的26%,成为环京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运营服务器基数、增长率、算力指数均列全市第一。”怀来县副县长闫丰说。

       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迎来一个个大数据产业项目,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在美丽的官厅湖畔,大数据产业正成为怀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名片。已初步形成了以东花园区域为龙头,辐射带动桑园、存瑞、沙城的“一龙头三片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产业装备的“本土制造”

       为延伸大数据产业链条,怀来由单一数据存储向算力、装备制造、应用服务多元业态转变,加快产业装备“本土制造”,大力发展数据机柜、配电柜、智能控制、高效制冷及自然冷却等大数据设备制造业,依托源网荷储、余热回收等新型技术,引入了芯片制造、重力储能、化学电池储能等,带动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加快深兰科技、软通动力等智算中心项目建设,提升区域算力水平;积极承接北京数字经济业态外溢,依托怀来数字港,引入元宇宙、软件外包、呼叫中心、数据应用等新业态,实现数据应用服务中小企业快速集聚,努力打造环京地区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的数字经济承载地。

       怀来县牢牢聚焦大数据深度挖掘利用这一重大课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加快形成“数据存储+算力调度+装备制造+应用服务”的大数据全产业链为目标,延链、补链、强链,辐射带动大数据产业上下游关联的装备制造、算力服务、数据开发应用等领域快速发展。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