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传桢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新年首次集体学习聚焦“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2021年1月30日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年大变局的科学论断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几次大变革都处于大变局时代发生。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未来到共产主义社会,每一次大变革都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和方向,推动人类历史走向新的高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以独特的睿智和远见卓识看到了全球百年大变局的形势变化,并作出了科学论断。
二、全球主要战略和当前世界政治格局
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各大国和地区,在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以自己不同的实力,扮演了不同角色。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推动下,全球商品、服务和生产与数据的流动规模与形式不断扩大,数字经济逐渐引领潮流。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资产过剩,导致全球的资产价格波动,资金过剩、优质资产缺乏,经过新冠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已经逐渐复苏,但是地缘政治导致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新兴的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不仅加速了社会的前进,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各大国战略。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文化和国家的交流融合。当前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生物技术、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文明的融合与互鉴,成为人类新的选择。
三、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他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港珠澳大桥)
四、新时代,中国国家战略创新进入新境界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战略创新从未止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从2013年的59.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126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率超过6%。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了5%左右的预期目标。横向比较,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基站数量超过180万个,移动通信技术从3G到5G,在人工智能、量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价值、数字经济规模、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数字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城乡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福建号航母的下水,标志着中国航母制造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飞机成功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获得了国内外客户订单,打破了国外垄断。
(人工智能)
五、中国战略新高度:超越大国战略竞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已经75年。75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奋勇前进和勇于创新,到今天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瞩目的东方大国。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战略发生了全新的改变。既与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展一脉相承,又有更多创新优化和完善。
(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图为农民和农民科学家拿着平板电脑在田间地头亲切交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等。
2023年6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布林肯时指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他鲜明指出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一切,超越了大国战略竞争,显示了中国国家战略迈向了崭新的阶段,进入了全新境界。”
古人云“胸有卓识,敢远见”。纵观二战结束以后的全球各大国的战略及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不仅站在中国和中华民族复兴角度,而且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未来世界文明的角度,显示了独特卓越的远见力和高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的未来趋势,超越了大国间的竞争,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也必将引领中国的国家战略在新境界中继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