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对劳动者能力及生产资料的革新提出新要求。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飞速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作环境给劳动者带来的新挑战日益增加,要求劳动者素质能力进行转型。同时,生产资料正在朝着数智化方向演进,使传统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基于此背景,本文旨在分析新型劳动者与新生产资料协同演进的必要性和内在逻辑,探究新质生产力实体要素协同演进下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协同演进;生产效率
杨彦超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引言
2023年12月18日,中央财办明确指出了“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新”主要在构成要素新。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生产力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新质生产力通过整合优化资源、实现技术颠覆性突破催生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生产力要素呈现出全新质态,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产生的重大变革,并呈现出协同演进的趋势。
1新质生产力形成下实体性要素的革新
每个经济时代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总是与其相应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形成下劳动者素质能力转型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发挥着支撑性作用,掌握新科技的新型劳动者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引领了生产资料的革命。这种革新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而且促进了资源的更合理分配和利用。
1.1新质生产力形成下劳动者素质能力的更新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增长方式。它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以市场供需为基础,朝着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新要求。“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人才作为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科技进步和边际技术的更新,而是从无到有的颠覆性变革,表现为人改造自然能力发生“质”变。因此,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要求打造一批具备交叉思维、复合型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先进生产工具和适应科技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新质生产力形成下劳动者既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还应具备强烈创新意识与能力。新质生产力聚焦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量子科学、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新的拓展和跃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创新型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主体力量。因此,新质生产力形成需要推动生产力“质”变的创新型战略人才,加速孵化世界前沿科技、创造出一批颠覆性的认识和科技成果,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形成下坚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的理念,增强劳动者创新意识与能力,推动颠覆性科学认识与创造,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实现创造性凝铸。
1.2新质生产力形成下生产资料的革新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生产资料日益趋于智能化、数字化。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从信息化时代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劳动对象在各行各业中广泛渗透,传统劳动对象呈现出高新技术化,转变为数字空间等非物质化的新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应用与创新,数据、知识或者某种服务等非实体性劳动对象也随之不断涌现出来,并驱动新的生产技术发展。数智化的新型劳动对象,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生产效率、精准服务人民等方面发挥极大作用。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中指出:“科学又日益使自然力受人类支配,这种无法估量的生产能力,一旦被自觉地运用并为大众造福,人类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质”变。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作为新的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过程,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同样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渗透、赋能各行各业,并使劳动资料具有数字化属性。算法作为新型劳动工具,极大地影响了劳动组织和生产方式,尤其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链接性、灵活性和泛时空性。这促进了数据驱动的生产流程和线上线下的融合,深化了数字与实体经济的整合,加速了资源的流动与匹配。
2新质生产力形成下实体性要素协同演进的内在逻辑
生产方式的变革表现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协同演进,特别是由创新驱动下的先进科技对二者的重塑与重新定义。这种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了生产资料的形态,也重新定义了劳动者的角色和劳动过程。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劳动者与新型生产资料的互动就不仅是物质和技术上的结合,还融合了知识、技能与创造力等,这也为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1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互动关系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的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实体性因素和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呈现出更为紧密和动态的互动关系。这样关系既包括单向性的适应或依赖,又包括双向性的相互影响的演进过程。在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新型劳动者、新劳动资料和新劳动对象等诸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实现生产力各要素的高效协同,才能激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动能和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形成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高效协同演进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深化升级,劳动者不仅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更加注重较高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另一方面,劳动工具融入数字化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两大新劳动对象的拓展,进而实现生产资料的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自身知识和技术能力更好地适应新生产资料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时,新生产资料的出现也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劳动者未来职业发展。在新质生产的推动下作为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即生产资料也会发生革新。在数字经济时代,不断涌现的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促使劳动者角色向战略型和应用型人才转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互动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2.2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协同演进在提升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运用将推动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资料发生的深刻变革,同时在新型劳动者与新生产资料的高效协同演进下社会生产力将得到极大提高。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调整,推动其他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优化配置、协作优化开发和系统化高效化利用,从而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数字化变革引发了新的跃迁,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资料数字化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所以新质生产力表现出科技创新驱动主导的特点。数字化的持续深入,具有高技术、高性能、现代化特征的生产工具日渐聚合并引发“技术奇点”,从而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领域;同时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不断优化传统生产要素,日益体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3新质生产力实体要素协同演进下生产效率的提升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下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下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而不是各要素简单的叠加和累计。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协同演进过程中,两者的融合与互动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化与升级加快发展了新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融合与互动。数字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催生出产业链供应链新模式,减少了对劳动者重复劳动和低附加值工作的需求,转而要求劳动者拥有更高的专业能力。这种变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的诸要素联系得更加紧密,形成了一种协同发展的态势。在产业链供应链新模式下,劳动者由简单的执行者转为创新者、协作者和决策者。同时,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紧密融合,推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协同发展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生产力的跃迁。此背景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融合与互动表现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劳动者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生产中实时获取生产资料的信息和数据,实现精准决策和高效作业,生产资料则根据劳动者的需求和指令进行智能调整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阵地,关乎国家未来的竞争优势。这要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进行质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深度融合,以满足行业从需求到供给两端对劳动素质和技能的新要求。这些产业促进劳动者掌握跨学科知识、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以促进技术更新与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新兴技术如区块链、基因编辑等,作为新质生产资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要求劳动者不断更新技能以适应先进生产资料,从而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日益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战略选择,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算力构成动力变革的工具,算法引领时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伴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赋予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属性。通过创新性配置将数字化生产资料与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和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优化组合,促使二者能够更好协同地工作,实现“1+1>2”的效果。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凭借科技创新,实现颠覆性技术不断突破,朝着高效能、高质量、高品质方向发展。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传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突破传统认知和时空限制,市场主体朝着新质生产力的导向聚焦更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催生出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2024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J].经营管理者,2024(1):30-35.
[2]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00.
[3]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N].南方日报,2023-10-9(A1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5]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3.
[6]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N].人民日报,2023-09-18(005).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前线,2022(11):4-2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0.
[9]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7.
[11]张亚雄,赵斌艺,师洁琼.努力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N].光明日报,2021-09-28(001).
(栏目责任编辑:刘坤)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