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建议

2024-05-16

摘要:本文以政府新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影响和建议主要研究对象,阐述新会计制度特点,从提升内部控制力度、合理配置单位资产、提升会计核算透明度、优化控制单位收支四方面分析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所产生积极影响。指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面临挑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对策。


关键词:政府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王一婷

(甘肃省质量审核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30)



引言

新财税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制定并出台了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对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起到积极影响,推进财税改革快速发展。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内部实际情况,针对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把控管理细节,为单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新会计制度特点


1.1新核算模式

新会计制度最大创新之处便是将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两者分离开来,但同时确保两者之间互相衔接。新会计制度的实行能够实现预算会计、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的同步开展,实现“双功能”体系,通过收付实现、权责发生“双基础”模式,形成决算报告、财务报告“双报告”能够真实反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执行相关信息,同时对单位运行情况、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相关信息可靠反映。


1.2统一核算方法

自2019年新会计制度实行以来,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对建设投资相关内容单独建账,将基本投资归纳为大账内容,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加以统一。另外,财政部根据另行补充规定内容,最大程度满足中小学、高校以及医院特殊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求,便于汇总会计报表,比较分析财务信息,为行政单位提供管理参考、决策参考。


1.3扩大核算范围

现行会计制度的实施,不再单一针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而是根据行政单位自身发展需求,结合其所开展业务内容、其他项目需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以控制。同时将文物资产、文化资产、储备物资、基础设施以及保障住房归纳到核算范围中。相比于传统会计制度,现行会计制度的实施,更加全面、准确的明确了核算资产。


2政府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1提升内部控制力度

旧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工作所采取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未对财务核算加以规范,数据报表难以做到实时共享,单位内各部门缺少联系,无法保障会计信息及时更新。基于此,导致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构建内控制度,但没有科学规划内控流程,造成内控体系存在形式化情况。而现行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核算标准以及财务制度加以规范,各部门之间虽然相互独立,但所采用的核算方法保持一致,有效提升会计信息实时性、透明性,对单位具体资产情况加以真实反映。另外,现行会计制度对单位内部构建内控体系提供有力支持,在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展开精细化管理,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2合理配置单位资产

现行会计制度明确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真实核算,并做好折旧、摊销分析,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科学管理,确保单位资产合理分配,实现资产科学利用,提升资金利用率。现行会计制度的实施,实现财务核算、预算核算同步开展,对单位财务信息以及预算信息真实反映,将财务管理工作与《预算法》紧密联系,便于财务人员及时发现预算执行时所存在问题,节约资金,避免出现资金滞留、浪费和挪用公款问题。


2.3提升会计核算透明度

现行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权责发生制开展会计核算相关工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转变自身财务管理理念,从以往片面核算资金支出情况转变为成本管理核算,调整财务管理重心。现行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核算方法进行细致划分,增加资产负债、资产折旧、补提折旧相关管理内容,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其次,采取平行记账,编制财务报表、预算报表,两者互相勾稽,对单位内部财务情况真实反映。会计制度的修订改革,有效完善、丰富了报表体系,通过报表数据,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漏洞与风险,便于财务人员开展内控工作。同时,现行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定期披露财务数据,提升财务核算数据真实性和透明度。


2.4优化控制单位收支

现行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费用支出以及经营收入相关要素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当对业务经营成本以及财政收入客观、真实反映。另外,为确保现行会计制度有效落地,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内部实际情况重新设计财务流程,规范工作内容,特别需要严格把控财政收入审核。为确保单位资金合理应用,应当认真审查每一项费用支出,特别是针对财政拨款意向,要求财务人员充分了解每一笔费用用途、去向,提升资金利用率。有机整合会计核算与绩效评价,借助技术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内部资源优化配置,避免发生高成本、低收入情况发生。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面临挑战


3.1难以及时转变管理理念

当前,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实行新会计制度,但因受传统会计制度影响,依然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转变自身管理理念,对现行会计制度的有效落实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财务数据分析方面,存在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过于注重现金流量、预算执行管理,忽略综合收益、资产负债数据统计,缺少资产管理和长期财务规划,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财务良好运行产生影响。另外,受传统会计制度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若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及时、有效识别财务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将增加单位运营不稳定因素,对其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3.2资金管理有待提升

现行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将面临更多挑战。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弱点主要表现为资金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财务人员缺少资金科学分配对策,预算执行规范性不足,经常出现预算规划和实际支出存在差异较大情况,缺少成本控制体制,难以对成本开销加以有效控制。另外,无法全面分析资金流动情况,继而出现资金滞留情况。上述问题的发生都将造成资金浪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对单位运行效率产生阻碍。


4政府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对策


4.1积极转变管理理念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当强化自身认识,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单位健康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做好牵头,通过自身行为引导财务人员转变管理思维。以往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多是围绕评价项目绩效、填报内控报告开展的,财务人员被动参与工作,相关工作也仅是为了完成上级所交代的任务。而通过实行新会计制度,能够促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积极转变自身管理思维,结合单位日常财务经营情况展开分析工作,依靠数据信息为后续业务开展提供数据参考。其次,促使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以及全体职工转变管理理念。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机构,具有服务性、公益性。落实新会计制度,需要行政单位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好质量的服务,实现其办事质量和效率提升。再次,提升管理意识。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当加强自身认识,了解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使单位全体职工具有财务管理意识,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开展工作,统一进行管理,实现管理效能的逐步优化。最后,加强会计制度新旧衔接。虽然现行会计制度是以旧会计制度相关内容为基础,对会计核算内容细致规定,但两者彼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存在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难以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其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因此,应当确保新旧制度顺滑衔接,普及现行会计制度核算范围、科目内容,实现财务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4.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应当积极构建内控制度,为确保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有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升内控制度构建重视度,实现《预算法》和内控规范有机结合,结合单位内部实际情况优化内部风控管理制度,根据新会计制度相关内容,对财务预算、物料采购以及费用收支有关工作加以规范。根据既往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机制,要求财务人员所统计报表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明确其职责,若出现问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促使财务人员规范自身工作态度。同时强化监督作用,若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可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或聘请机构人员全面分析内控风险因素,针对当前以及以往存在问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方案。此外,为确保全体职工能够发现风险因素,应当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其风险意识。财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在各环节、各阶段开展风险管理控制工作,规避风险。再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开展中,预算管理属于重要工作内容,应当对报表数据信息、财务数据系统分析,对预算编制内非税收款项综合考量,保证预算编制做到有理有据,实现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最后,完善考核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有关工作时,应当积极构建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机制对单位职工行为以及工作态度加以约束。根据职工工作质量、工作进度以及绩效情况进行奖励和惩罚,避免职工存在少作为、不作为情况。开展绩效考核时,应当确保考核指标完善性、有效性,将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4.3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应当对财务核算相关工作有效规范,提升财务人员分析能力以及相关工作开展的数据分析有效性、真实性。同时,单位内部财务人员开展有关工作时,应当真实披露财务信息,提供完整、真实的数据信息。根据会计制度对财务核算流程重新构建,规范工作内容。并积极引导财务会计人员思想转型,由以往单一统计、归纳财务数据转变为借助财务信息分析单位实际经营状况,为单位管理层提出重大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其次,强化预算管理。行政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是以预算编制为基础,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将对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单位领导应当认识预算管理对单位健康、持续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将预算管理渗透至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并配置专人监督管理预算实际真实情况,确保单位资金合理、科学配置,逐步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和质量。进行资产管理相关工作时,需不定期对资产购置、调拨、维修以及盘点状况进行分析,避免出现资产浪费、闲置情况。最后,强化内外管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控与外部管控结合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一大措施。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单位领导认识内外管控紧迫性、必要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组建监管队伍,对单位经济活动情况、业务开展状况密切监督,强化内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联合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全面分析单位运营情况,分析潜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4.4构建信息化平台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对业务流程加以优化,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对资金统一化、集中化管理,结合预算结构存在问题,科学分析进行优化。加快电子化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平台建设,利用信息系统审核票据,完成支付工作,将支付票据保存在信息系统中,保证每项工作开展规范操作、有据可查。其次,实现信息共享。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应当积极借助互联网系统加强彼此沟通,构建信息平台,快速传递业务信息、财务信息,为财务管理人员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提供足够的数据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够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力度,对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全面了解,提升财务预算编制水平,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新会计制度要求,引导财务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和思维,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为新会计制度落地和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文勤.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22):7-9.

[2]黄福伟.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考研究[J].财经界,2022,(21):122-124.

[3]夏凤飞.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财政财务管理创新研究[C]//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经济管理与技术创新论文集.天津市北辰区财政局;,2022:3.

[4]王娣.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会学习,2023,(36):53-55.

[5]穆小菊.基于新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4,(02):65-67.

[6]孙淑梅.政府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21):60-62.

[7]康希.政府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探究[J].商业观察,2023,9(31):29-32.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