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河潮水冲刷裹挟了多少人间聚散无法洞悉,营口“海、陆、空”全面发展中的速度,确是肉眼可见,正如大辽河水汹涌西流。
文/王梅芳
几十年的时光,营口完成了“海、陆、空”从无到有的突破。
大辽河,与松花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并列,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与传统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水系常识和文化意象正好相反,一河潮水向西流。坐落在大辽河入海口上的海滨城市营口,发展的速度尤其快,几十年的时光,完成了“海、陆、空”从无到有的突破。
大辽河发源于河北,流经内蒙古,奔向辽宁,一路跋涉,沿途吸纳了太多的支流,怀揣着宏大的梦想,抵达渤海。营口在大辽河左岸,是退海之地,海岸平整开阔,没有乱石峭壁,放眼望去,河水、海水、滩涂上的芦苇都在一个平面上。几十公里外有一座著名的小山,叫望儿山,山是真的小,海拔106米。我出生生长在望儿山再往东的盖州东部山区。1983年我14岁的暑假,爸爸说让我开眼界,带我来营口市里走亲戚。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啥都震撼,一进营口地界,看见养殖对虾、蛤蜊、海蟹、牙鲆鱼等海水池塘和晒盐的池子一望无际,池梗上长着矮小的芦苇,池塘里倒映着蓝天白云,我一直以来被连绵的群山遮挡的眼界一下子被放开了,一时间还有些无所适从。
进到营口市里,宽阔的马路,五六层高的楼房,都是我没见过的。亲戚表叔在营口师专当老师,家就住在楼里,却不大,五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我和爸爸在他家打地铺睡的,我说:“我长大了也要来营口上学和工作。”表叔说:“你还是去沈阳或者北京吧,那是文化中心,营口连个本科大学都没有,在沈大线的城市群中,营口像一个盲肠,被沈大铁路和公路甩到了辽东湾,每天只有一趟通往沈阳的火车进出营口,还是慢车,咣当到沈阳差不多5个小时了。营口人不管是到哪里,都得到大石桥火车站中转,出门儿不方便。”
表叔的话我虽然没全懂,也在冥冥之中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长大后我绕过了营口,进入沈阳的新闻单位工作,但每年我都会回营口采访,眼见着营口一步一步地把表叔的吐槽抹平了。
哈尔滨至大连的高铁线路2012年建成通车,给营口建立了一个车站:营口东站。沈阳到营口的时间只有59分钟。从此,营口人到全国各地也有自己的高铁站了。昔日的营口火车站还在,仍然慢悠悠地运行着每天一趟去沈阳的绿皮火车,方便短途居民的出行。营口火车站广场上,矗立着雷锋铜像,这是营口人为传播雷锋精神而立。营口与雷锋的渊源,是1961年1月8日雷锋到营口参军,曾在这里代表新兵发言。在营口参军期间,雷锋多次到营口火车站做好事。雷锋也是一条从湖南跋涉而来的河流,相遇、相融在营口,人走了,精神留了下来。
营口辽河老街夜景。马秋玲 摄
2013年4月,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营口理工学院建成招生了,表叔对营口有本科大学的期盼在30年后完成了。此时,表叔家的三个孩子都到北京读书工作去了,老两口住在辽河边130米的河景房里,站在窗口看辽河,彷佛坐在船上。问他,将来投奔孩子去吗?他笑:“才不去呢,营口现在哪儿都好,交通方便得天涯若比邻,有大事儿,孩子们坐高铁一会儿就回来了。小事儿,社区就管我们了,不用招呼孩子。”
表叔说的一会儿,很快变成了“半会儿”。营口兰旗机场的首航,是2016年2月3日上午9时38分,由中国东方航空执飞的上海—营口航线MU7526航班……现在,蓝旗机场拥有广州、无锡、南京、成都、西安、长沙、厦门、武汉、烟台等地的航线,结束了营口人乘飞机需要到沈阳或者大连的历史。
因为少年对海水养殖池塘的记忆,我特意到营口有关部门了解海水养殖池塘的事儿。相关人员告诉我,你小时候看到的营口海水池塘养殖,现在早已扩大了许多。而且,那些盐碱地的滩涂上,还建成了许多现代化的大工厂。
到营口,大辽河是一定要来的。照比我第一次来,现在大辽河左岸花团锦簇,成为营口人休闲的好去处。涨潮的大辽河,如思维奔溢者。岸边钓鱼人的脚边桶里有半桶半尺左右长的鱼,体型修长,拖曳长尾,上露背鳍,这鱼在海里被称为子刀鱼,入河被称为河刀鱼。钓鱼人说,近些年子刀鱼多了起来。让我想起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每近春季海市儿尾,我妈总要买上青皮鱼、箭扣鱼,放大盆里卤一宿,第二天放秫秸帘上晒;过晌,挨条儿翻个儿,连续晒上两天,就装进大网兜子里挂起;夏天,煎小咸鱼配高粱米水饭……现在,没有人家再晒咸鱼了,大米的口感也远超高梁米,煎小咸鱼配高粱米水饭也很少吃了。
辽河老街里的怡笑阁俱乐部。 邹东辉 摄
大辽河入海口虽与蔚蓝不挨边儿,且浑浊,却富有。大辽河口国家公园内分布着野生动物477种,仅鸟类就有304种,每年迁徙停歇或者繁殖的水鸟超过100万只,尤其是被称为大辽河口三宝的国家珍稀野生动物:黑嘴鸥、斑海豹、丹顶鹤。
这是沿河污染的企业关停,使大辽河口的生态系统恢复了起来。大辽河边儿曾经的污染大户营口造纸厂,始建于1936年,一直是中国位居前十的造纸厂。2011年营口造纸厂因污染严重被政府关停,留下十几个看家的老工人,他们不甘于躺平,南下安徽引进了安徽泾县宣纸的生产工艺,用营口当地大片的芦苇、稻草研发出了具有营口特色的纯手工丝麻宣纸,并创立“集墨轩”品牌,填补了东北市场手工宣纸的生产空白。2018年,“集墨轩”手工丝麻宣纸被指定为营口旅游纪念品,成为宣传营口、展示营口魅力的一张名片。
涨潮的节奏连带着看潮人心情激动,潮水涨上去多少,也要落回去多少。在潮水涨落的过程中,河边养船的人借势跑船运游客,省去了不少劲儿。忆往昔,1861年,营口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运输港 。1981年营口港鲅鱼圈煤炭码头开始建设,接卸能力为500万吨,业务上取代了营口河港。鲅鱼圈这个小渔村也因海港的建立,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小城。
辽河老街书局。 邹东辉 摄
因河港而建的辽河老街有百余年的近代建筑31处,1.3公里长,是清末东北最大的中草药交易市场。如今,老街的商业功能已经消失,被营口市政府修旧如旧地还原了当时的建筑面貌,成为旅游打卡地。我爷爷曾是营口老街的马车夫,每天去港口把货物拉到老街的商铺去,1938年我爷爷29岁的生命因肺结核病无药可医终结于此。而我也是从这里出发,一脚踏入文学的河流。1987年,我的处女作就发表在营口的《辽河》杂志上,获得了辽河文学奖散文一等奖,由此确定了我以文为生的生命状态。参加工作后,居住在沈阳皇姑区的辽河街,同时也在辽河街恋爱结婚……无论我走到哪里,大辽河时刻流淌在我生命里。
位于辽河老街的仿古牌楼“龙泽之滨”。 邹东辉 摄
大辽河对岸,是向海发展新搬迁过来的盘锦市政府大楼。入海口处,近些年修建的横跨大辽河的大桥,连接了两个城市。站在桥上看潮,潮就小了。盘锦曾是营口下辖的一个县,那时叫盘山。大辽河口的海滩上长着大片绿色的芦苇和红色的碱蓬草,形成了奇妙的绿苇红滩,与海水用色彩分野。辽河口连绵不绝的碱蓬草,从出生到老去都是红色的,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看上去红彤彤一片,现在叫做红海滩,吸引来天下游客。碱蓬草的嫩叶,曾是我们在经济困难时期春天里包包子、包饺子的主要馅儿料。现在是游客心中的“天下奇观”,不但不再被吃,政府还人工栽植给人看呢。
始建于1903年的百年老店世兴金店旧址。 邹东辉 摄
前几年,台湾著名作家、学者齐邦媛在台湾出版了长篇回忆体的家族纪实文学《巨流河》,详细记载了她童年生活在辽宁铁岭,是巨流河的中段,后来,巨流河便随着她一直流淌在台湾。巨流河就是大辽河,情感上链接着海峡两岸……
大辽河潮水冲刷裹挟了多少人间聚散无法洞悉,营口“海、陆、空”全面发展中的速度,确是肉眼可见,正如大辽河水汹涌西流。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