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遭遇连续暴雨天气,但全球展客商热情不减,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第135届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办。截至4月27日,共有214个国家和地区的19192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同期增长22.1%。本届广交会已举办216场“贸易之桥”全球供采对接活动,吸引了340多家采购商和1000多家供应商“一对一”对接洽谈,意向采购金额约2.5亿美元。第135届广交会的“超级流量”效应持续显现。
有创新才有竞争力。在本届参展企业中,机电行业企业依然是占据主要份额。一些机电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更多创新性的产品。例如脑机接口智能仿生手、自动导航运输设备、人工智能翻译机等智能产品,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成为了这届展会上的新“网红”。
境外采购商保持增长态势
本届广交会开幕以来,现场客流如织,人气旺盛。据统计,第二期线下参展企业9820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1400家,比上届增加300家。企业普遍更加注重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加注重提高日用消费类产品的“含新量”“含绿量”。更多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质优、低碳产品涌现,成为中国制造拓展国际市场的“新名片”。采购商纷纷对中国制造投下信任票,表示“中国有最棒的供应链”“广交会从没让人失望过”。
功能更加完善的线上平台,为采购商提前搜索资讯、预约线下洽谈、挖掘更多商机提供了便利。截至4月27日,参展企业累计上传展品超250万件,参展企业店铺累计访问量299万次;累计访客数800万人次,其中境外访客数占比89%;来自229个国家和地区的366814名境外采购商线上参会,东盟、RCEP、金砖国家采购商数量大幅增长。
贸易对接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4月27日,本届广交会成功举办216场“贸易之桥”广交会推介暨全球供采对接活动。
其中201场供采对接系列活动吸引了340多家采购商和1000多家供应商“一对一”对接洽谈,意向采购金额约2.5亿美元。举办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跨境赋能外贸高质量出海等行业活动,举办66场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设立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进出口经贸活动区,举办广交会美食音乐节“大湾区之夜”,为大湾区参展参会企业提供经贸合作交流服务。
万商云集,强势回归拥抱中国机遇
大型客商不断增多、团组持续增加,广交会的舞台越来越大。在这场盛会中,来自境内外的“采购天团”备受瞩目。一方面,来自境内的12家连锁商超百强、跨境电商平台、重点行业龙头采购集团现场驻点,以期在广交会上满载而归。另一方面,美国沃尔玛、法国欧尚、英国特易购等129家境外跨国头部企业也派出采购代表参加本届广交会,数量比上届翻了将近一番,寻求新一轮与中国供应商之间合作共赢“新机遇”。
“到中国找商机,来广交会找货源”成为境外采购商的共识。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在成员企业寻求商机时,首推广交会。他认为:“中国产业链最丰富齐全,广交会则是中国制造的集合”。
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交流合作的平台。安德烈亚斯·多尔是一位德国商人,从他的外公开始,他们一家三代都参加了广交会。“这里不仅有商业机遇,还能认识各国朋友,建立深厚友谊。”他对中国的广交会高度评价。
看好中国的超大市场规模和开放发展机遇,不少境外企业也带来了最新产品。多次参展的韩国FORMULER公司销售经理金明圭这两天已签下数个订单。他表示:“我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它不仅体量巨大,还能吸引许多产业在此创新发展。”
满载而归,客商坚定青睐中国智造
性能升级的新款新能源车、应用人工智能的穿戴设备、行业领先的尖端医疗器械、智能清洁机器人、擦窗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广交会上琳琅满目的新产品、新科技,不仅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各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传递出新质生产力激发出的强大活力。不断刷新的客流纪录、外贸企业的如潮好评,见证着中国“智”造的新气象。
每届都有新的收获和惊喜。“我们从不错过每年两届的广交会。”墨西哥大型连锁百货公司科佩尔已参加广交会20多年,采购总监詹妮弗·巴顿最深的体会是,无论是寻找新产品,还是新供应商、新合作伙伴,广交会总会令人满载而归。
在土耳其阿尔祖姆公司董事长穆拉特·科尔巴西看来,广交会最初是采购成品和关键零部件的展会,如今发展成了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动态平台。“公司最具创意的产品和最畅销的商品,都始于广交会。”
靠创新取胜、以品质为王,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中国企业,总能给五湖四海的客商带来新鲜感。依靠不断升级的技术和产品,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专精特新“完美转身”,“创造未来”焕发活力
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5500家,比上一届增长20%。传统产业依托数字技术实现“完美转身”,新兴产业肩负“创造未来”的期许焕发澎湃活力。这些含金量满满的高新企业,以新质生产力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
合作多元,进一步开放惠及全球
自创办以来,广交会已吸引217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超930万人。这其中,新朋友不少,“回头客”更多。
2018年以采购商参会,2023年成为服务贸易展区参展商,英国人本杰明·金把家搬到了广州。他表示:“我的公司在过去5年协助客户采购价值超1.4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未来打算继续在此深耕”。
本届广交会上,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印尼长友集团签约,为其提供一站式商超焕新改造服务。从卖产品、卖零件,到卖解决方案、卖服务,众多中国企业通过合资建厂、联合研发等方式延长合作链,布局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不断绘出国际经贸发展新图景。
广交会后,有的客商已经约好看厂探店,有的回国继续洽谈合作,有的欢迎中方出国考察……更多合作还在继续。
广交世界,互利天下。各方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愿以广交会为平台,继续扩大在华经营,为推进自由贸易、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第135届广交会第三期已于5月1日至5月5日举办,以“美好生活”为主题,集中展示玩具及孕婴童、时尚、家用纺织品、文具、健康休闲五大板块21个展区,线下参展企业11495家,其中进口展参展企业262家,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阅读:广交会简介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The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4月25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是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展馆坐落于广州琶洲岛,是全球最大的会展综合体。
广交会贸易方式灵活多样,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广交会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生意,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以及商检、保险、运输、广告、咨询等业务活动。第135届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是155万平方米。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