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中,直达资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落实好直达资金管理工作,首先对地方政策应做到全面了解。随后,再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管理直达资金的有效策略。通过本文分析可知,为落实好直达资金的管理工作,应当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优化资金分配机制,加大资金支付监管力度,强化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针对性监督,保证直达资金得到更加精准有效的应用,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和应用的要求。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直达资金管理
蔡苑玲
(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9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党的重大部署工作,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环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直达资金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直达资金是指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直接面向市县基层、面向市场主体、面向人民群众和直接服务于国家、省重大战略任务,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直接支付资金。一般包括中央财政直达资金,以及省级和市县财政对应安排的资金。直达资金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原则进行管理。直达资金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含多个部分。具体来说,资金的预算、资金的分配、资金的拨付、资金的监督检查等,都属于直达资金管理的内容范围。资金预算在直达资金管理工作中,是确保资金合理分配和应用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资金的合理分配需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实际需求和预算安排,保证直达资金更加精确合理地分配到具体的项目或工作部门。资金拨付主要是指,按照分配计划将资金及时准确地拨付到指定账户,这是进一步保证资金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最后,资金的监管主要是指,针对直达资金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严格直达资金使用范围及去向,纳入绩效管理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合规稳定有效。
2直达资金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2.1合规性原则
合规性原则主要是指,直达资金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法律规范和相关政策要求,不同地区在行政事业单位直达资金的使用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要求。但不同地区直达资金的运营管理、直达资金拨付调用时的程序、过程监管可能存在差异。只有从宏观上保证资金的来源合理合法,资金应用的流程合理合法,资金调用时的审批手续合理合法,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检查,才能够顺利地使用直达资金,发挥出直达资金的作用,增强财政政策效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直达资金管理工作的落实也要遵循合规性原则,按照直达资金管理工作的要求和管理工作落实时的基本环节、内容、程序,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确保直达资金通过有效的管理更加精准、更加科学地得到运用,这也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稳定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致力服务民生工作。
2.2效益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直达资金管理的效益性原则是指,在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原则强调,关注直达资金管理的目标导向和结果评价,进一步具体分析可知,效益性原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直达资金分配计划时,应紧密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服务内容、工作重点和实际需求,确保资金能够精准投入到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最需要资金支持的领域和项目中,达到惠企利民效果。同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效益评估机制,对资金的使用过程、使用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资金分配策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根据直达资金实施范围实行动态调整。另外,效益性原则还强调直达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直达资金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使用单位,减少资金流转中的浪费,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注重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3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直达资金管理工作的策略——以广东事业单位为例
财政资金管理中,直达资金的管理工作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政策要求、不同地区落实具体工作时出现的典型问题做好系统性分析。本文以广东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直达资金管理为例,基于广东行政事业单位直达资金管理工作的政策要求和现阶段实际情况提出落实好直达资金管理的科学策略。从广东省的直达资金管理的政策要求来讲,广东省财政厅重点要求贯彻落实好直达机制,为财政政策的后续实施提供重要动力。强调认真落实财政部的部署要求,建立一张项目表、一套问题单、一套管理标准、一套工作台账的基本工作流程。保证精准谋划,快速实施,严格监管,下文详细分析广东省行政事业单位直达资金管理的实践策略。
3.1高度重视全盘谋划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构建全省统筹、全域协同、全链条衔接的财政管理格局,推动广东省预算管理“一盘棋”格局,推动直达资金规范高效运行,切实保障中央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到位,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为广东特色资金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支撑。
3.2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
管理制度对于资金管理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制度既要保证完整,也要保证应用可行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管理制度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广东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直达资金管理的实践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在本地区的直达资金管理工作落实中,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对于从根本上保证直达资金的应用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时,首先需要结合广东地区直达资金管理的宏观政策要求,做好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在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的实践工作中注重精细化与科学化的结合。一方面,通过深入分析历年财务数据及近几年重大战略任务,精准预测资金需求和流向,提前布局、科学谋划,确保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应用细化管理理念做支持,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并细化到具体使用单位,加强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编审。同时,广东地区还应注重预算管理的透明性和公开性。通过建立健全的预算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直达资金的预算安排和使用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不仅增强了公众对财政预算管理的信任度,也提高了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另外,广东地区还加大了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通过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预算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预算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环节,还应当直面市场主体和困难群众精准施策、推动直达资金精准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提升资金绩效含金量。最后,在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时,管理人员还应当结合直达资金应用的实际做好制度内容、制度推进流程的优化和完善,为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作用,体现出管理制度的应用价值提供有力支持。
3.3优化资金分配机制
资金的合理分配对于资金应用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直达资金管理中,优化资金分配机制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广东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直达资金管理的实践为行政事业单位直达资金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导。广东地区在优化资金分配机制方面,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深入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广东地区明确了资金分配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力求确保资金能够精准投放到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最需要资金支持的领域和项目中,达到惠企利民效果。同时,广东地区还注重资金分配的平衡性,既考虑到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又兼顾了基层单位和民生项目的实际需要,实现了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为了实现资金分配机制的优化,广东地区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首先,加强了项目评估和筛选工作,通过严格的项目评审和竞争机制,筛选出真正符合地方发展需求和资金效益要求的项目,确保资金分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加大了资金使用的监管和考核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考核体系,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再次,广东地区还注重资金分配机制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金融工具和手段优化资金配置,降低资金成本,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3.4加大资金拨付的监管力度
以广东省为例进行分析可知,资金管理工作中,针对直达资金的管理更加强调“四个突出”,为直达资金的有效拨付,促进惠企惠民工作的落实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具体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在直达资金的管理环节,广东省的资金拨付监管工作落实要点如下。
一是强调高效支付资金。结合项目运行的各环节,坚持以制度作为重要推动力,从多角度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工作效率。保证直达资金得到快速的拨付和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分别制定了《广东省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管理办法》《广东省财政厅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内部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力求将直达资金的拨付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全面融合规范直达资金管理工作的整体流程,为保证资金规范有效地应用提供支持。
二是从资金备案的角度入手,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项目评审和有效管理。评审时,采用入库评审机制,而管理方式则优选滚动管理,为前期储备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还积极研究分配方案。力求按照项目的应用需求和项目应用的进程速度对资金拨付的程序进行安排,力争以最快速度完成项目资金配置和收益方案的制定,实现项目方案与项目内容同步报送备案。
三是提升资金拨付的及时性。以保障民生为根本目标及时拨付直达补助资金。相关数据显示,发放的资金主要用于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灾害救灾等。将中央直达资金及省市县地方对应安排资金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内,实时掌握每一笔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各环节情况,建立覆盖全部省直部门的通报机制,坚持“日通报、周预警、月报告”制度,压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防止挤占挪用、沉淀闲置。
四是从资金管控的安全维度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具体来说,广东省的直达资金管理强调全链条安全监测,全过程安全预警和全方位监管。其中,全链条监测是指,将中央直达资金和省级市县级地方的直达资金全部纳入管理系统中,实时掌握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的情况。其次在资金应用的过程中,及时落实动态监控工作,建立不同等级的预警制度和实施台账,消除一系列安全隐患。通过全方位的监控,积极推进财政监督和行业管理工作的同步落实,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要与市县区域的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实现有效挂钩,保证直达资金的应用过程有明确的责任人和管理组织,能够推进落实相关工作。最后,审计部门也协同落实好审计监管工作,基于直达资金拨付的过程精准监督,严格审计,保证拨付程序科学合理。五是应当在直达资金的应用环节提升资金绩效的含金量。通过双向监控的方式,重点监控相关项目的支出进度和使用绩效,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一步在线下做好核查,落实整改。这是从根本上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要措施。最后,注重绩效评价工作的同步落实。通过落实绩效评价工作,更好地保证直达资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福利支持。提高资金保障基础,优化资金管理质量,为取得更好的资金应用效果奠定基础。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直达资金的管理工作落实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宏观政策要求、直达资金管理工作要求做好系统性分析。力求结合直达资金的应用效能、拨付应用的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做好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执行监督,为取得更好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成效、提升直达资金管理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树磊.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实践分析[J]. 财会学习,2024(9):7-9.
[2]李森.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探究[J]. 中国农业会计,2024(6):85-87.
[3]数字赋能财政资金监管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浙江省玉环市财政局“玉财智管家”平台为例[J]. 财政监督,2024(5):68-73.
[4]饶异慧,邹满群. 基于内部控制报告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启示——以X单位为例[J]. 中国农业会计,2023(4):77-79.
[5]庞朋岩. 关于强化财政直达资金监督机制的思考——以山东省博兴县为例[J]. 财政监督,2021(4):58-61.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