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预算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相关研究

2024-06-13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基层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事业单位承担着为社会输出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国家形象、安全等方面的任务。为更好地保障公共利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和政策,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


关键词:行政事业;财务管理;预算一体化


郑 静

(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 烟台 265600)

引言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现阶段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进行提升的重要措施,其中主要包含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个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不断优化,这样才能利用其规范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并借助一体化平台运行,完善现行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时会计预算效率,促进核算流程的简化。确保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从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多个角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再造,方便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新阶段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的含义


财政部印发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中提到,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指以统一预算管理规则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将统一的管理规则引入到信息系统中来,提升项目储备、预算编审、预算调整、资金支付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的规范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管控,保障各级预算管理能够有序开展。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主要与基础信息管理、项目规划管理以及沟通协调管理有关。在基础信息管理中,需要系统了解事业单位人员结构、资产信息管理流程等,运用信息化技术规范内部基本信息管理,保障一体化系统中各项基础信息来源的统一性;在项目规划管理中,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对单位以往的业务信息进行系统采集、整合分析,得出参考数据,制定下一阶段资金使用方案,确保资金投入更加科学合理;在沟通协调管理中,需要各部门之间保持及时有效沟通,在遇到预算问题时,通过更好地交流和讨论,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增强全员合作意识,使业务活动能够顺利运营。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预算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将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主要是针对各项资源的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而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实现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可以更好地了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整预算,合理使用资金,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可以减少重复核对、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一体化管理还可以减少财务人员的加班时间和精力成本,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是指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这一改革措施的实施,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实践


3.1预算编制一体化

为实现预算一体化,我国政府通过加强预算编制管理,逐步实现从项目支出到财务管理的转变。强化预算编制管理,政府部门要制定、修订和完善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原则、程序和责任,规范预算编制行为,确保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透明度。政府部门要全面掌握各个部门的预算需求,结合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合理制定预算计划,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政府部门要明确项目支出的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效益,建立项目支出审核机制,确保项目支出的必要性和效益性。预算一体化有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存在部门之间财务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预算一体化,各级预算单位可以共享预算信息,实现预算编制的协同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这有助于避免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2预算执行管理一体化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效力。完善预算执行制度,政府部门要制定、修订和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明确预算执行的原则、程序和责任,规范预算执行行为,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强化预算执行监督,政府部门要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建立财务监管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政府部门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奖优罚劣,提高预算执行效益。


3.3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

为实现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我国政府通过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和传递,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政府部门要制定、实施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规范财务信息收集、传输和共享,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准确和及时;加强财务信息分析,政府部门要加强财务信息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政府部门要鼓励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4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体化的探索


4.1加强预算管理

在实施一体化管理前,需要制定一体化管理方案,明确一体化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财务数据收集等内容,为一体化管理提供依据。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报表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财务核对制度等,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预算一体化管理的顺利实施。预算是事业单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事业单位合理安排经费、制定发展规划的基础。因此,在事业单位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预算管理。要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这意味着需要对预算编制、审核、批准、执行和监督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预算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同时,还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估机制,以实现预算资金的最大化利用。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这包括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支出、收入、资产、负债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防止违规使用经费。


4.2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因此,在事业单位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措施,包括财务目标、财务策略、财务预算、财务控制等,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稳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及时发现并处理固定资产的问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推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要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信息系统的支持,确保财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管理能够实现电子化、系统化。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有效,及时发现并处理财务信息的安全问题。


4.3实现财务数据收集一体化

财务数据收集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基础,需要实现财务数据收集的一体化。这包括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等,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共享,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关键,需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对接。这包括预算管理中财务因素的考虑,以及财务管理中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等。预算一体化管理能够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对于违反预算规定的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同时,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也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从财务风险的预防、发现和处理方面入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预算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以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路为题,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财务管理。


5了解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和预算编制上。然而,随着预算一体化的推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思路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预算一体化要求将会计核算和预算编制紧密结合,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


6明确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在预算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当是为业务部门提供精准、及时的财务支持和服务,同时推动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和预算执行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加强财务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培养;二是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项预算的编制、审核和执行程序;三是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和审核,保证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效果;四是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7加强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措施


在预算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职能部门,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建立预算管理的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对预算执行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二是树立预算意识。通过加强预算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强化预算意识,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了解和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增强预算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制定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确保预算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并满足单位的实际需要,实现预算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四是完善预算编制流程。制定明确的预算编制流程,包括预算编制的时间节点、编制参与人员、数据采集和验证等步骤,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预算数据的虚报和失真。五是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制度。明确预算执行的程序和要求,建立预算执行台账,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预算资金按照预算方案和使用计划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浪费和滥用资金。六是强化预算监督和评价。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加强对整体预算管理效果的评价,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果的提升。七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八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建立与预算目标相契合的激励机制,鼓励单位内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对预算管理的工作充满动力和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推动财务管理的不断创新。九是加强培训和交流。加强对预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推动预算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交流和分享,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8探索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势


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更是一种机遇和优势。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二是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和资金管理,避免了预算和资金的滥用和浪费。三是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的运营效率,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控,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安全和稳定。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一体化管理是一种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于一体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防范财务风险。在实施预算一体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预算监督,以及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预算一体化管理的优势,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恒,王丽丽.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预算与会计,2018(12):33-36.

[2]杨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经济问题研究,2019(3):20-23.

[3]胡远寿,罗兴连.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财会,2012(9):4-13.

[4]姚兵,潘洪梅.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以预算为例[J].财会研究,2017(6):20-24.

[5]何腾龙.领航财务4.0数字化转型作答财税智能化时代命题——访安永财务会计咨询服务合伙人、大中华区数字化服务主管刘岳[J].中国总会计师,2021,(05):12-14.

[6]程莉娜,蒋婷婷,蒋珏.基于物联网环境下智能财务发展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2):89-9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