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俊:做白芽奇兰茶文化的传播者

2024-06-14

        白芽奇兰作为平和县的瑰宝,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的茶文化,更是连接着这片土地与无数茶客情感的纽带。曾国俊希望能将白芽奇兰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文/《商业文化》记者 王世明


       

        在很多朋友眼里,现年44岁的曾国俊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书画爱好者,又是著名的书画收藏家、经纪人,而今又跨界转行由书画艺舟转向家乡茶海,当起了茶商,致力于白芽奇兰茶的科学种植与市场开发,成为白芽奇兰茶文化的传播者。

        但采访中,曾国俊并不认可记者的“跨界”之说。在他看来,茶和书画是相通的,“茶以书画助兴,书画以茶释怀,一个是国粹,一个是国饮,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和传播书画艺术一样,传播茶文化,也是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只有高中学历的茶商曾国俊侃侃而谈,俨如一位知识渊博的文化学者,自内而外渗透出一种高雅的气质与风度。


青年艺舟激荡,中年茶海扬帆

        曾国俊自幼对书画艺术情有独钟。在他成长的岁月里,书画成为他最好的伙伴,陪伴他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时光。采访中,他对记者说:“直到现在,书画依然是我的灵魂,是我重要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它们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多彩。”

        高中毕业后,曾国俊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投身于他热爱的书画经纪行业。他凭借敏锐的眼光和诚挚的态度,与众多著名书画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书画经纪是我从事的第一份文化工作,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不单单是经济收入,更多是艺术的熏陶和墨香的迷醉。”为此,曾国俊在家乡建立了书画艺术收藏馆,定期邀请全国书画名家来馆创作,举办书画展览,为平和县“书画之乡”建设尽了一份力。

        曾国俊的家乡平和县,不仅是语言大师林语堂的故乡,更是享誉中外的白芽奇兰茶的产地。在平和县,白芽奇兰茶的种植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这里的茶农们世世代代传承着种茶、制茶的传统技艺,他们用心灵和双手,将一片片茶叶培育成为茶中的极品。每一片白芽奇兰茶叶,都蕴含着茶农们的辛勤付出和对家乡的热爱。每当春风吹过,茶园里便弥漫着清新的茶香。茶农们身着传统的服饰,手持竹篮,在茶园中穿梭,采摘着新鲜的茶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茶叶是他们生活的希望和骄傲。

奇兰茶香飘古今,茶蕴文化香万里。和许多平和人一样,曾国俊从小就爱喝家乡的白芽奇兰茶。他告诉记者,在平和县,人们总是把白芽奇兰茶和林语堂先生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的文字如同白芽奇兰茶叶一般清新、淡雅,充满了墨兰的香气。他的文字中,总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那句“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的经典句子,不仅道出了中国人对茶的热爱,更展现了林语堂先生对故乡平和的深情厚意。所以,每每听到或看到林语堂先生那些关于茶的经典句子,曾国俊就仿佛闻到了白芽奇兰清新淡雅的墨兰香气。

        2020年,凭借对家乡资源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白芽奇兰茶的热爱,曾国俊成立了平和县仙露芳茶业,投身茶海,与平和县白叶塘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永安合作,联手致力于白芽奇兰茶叶的种植与开发,开启了事业的新征程。



福建省平和县仙露芳茶业总经理曾国俊


传承家乡文化,打造名优品牌

        在平和县,举杯喝白芽奇兰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平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和的茶文化更是特色浓郁。曾国俊说,做茶就是做文化,而文化要有根,优秀的品质就是这文化的“根”和“魂”。

        白芽奇兰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这缕墨兰香气穿越了400多年的时光,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后期,具有独特的山韵、花香和清甜滋味,制作工艺包括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等五个工序。其悠久的历史品牌和独特的文化品位,让曾国俊深感使命神圣。他明白,只有抓住了这“根”和“魂”,才能让白芽奇兰茶的芬芳传得更远。

也正是这份使命感,让新茶商曾国俊压力不小。作为福建省平和县仙露芳茶业的总经理,他深知白芽奇兰茶叶的独特魅力和市场潜力,而且其早已名扬中外,但茶叶市场名品云集,各大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产品,消费者口味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做大做强家乡的白芽奇兰茶产业,让白芽奇兰茶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必须从源头上树立精品意识,用优质产品打造一流品牌。

        要做茶商,首先要做一个好茶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曾国俊不断学习茶叶的种植、加工和品鉴技术,他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将白芽奇兰发扬光大。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和伙伴们全面掌握了优质白芽奇兰茶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生产的白芽奇兰茶叶品质卓越,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白芽奇兰茶树的选种上,曾国俊亲力亲为,带领员工深入茶园和农户,挑选最优质的白芽奇兰茶树品种,精选最适宜的环境种植,并做好溯源,严格管控茶叶的生长过程,从土壤的选择、肥料的施用到采摘的时间,都经过精心策划和严格把关。同时,他们还引入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科学防治病虫害,以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在白芽奇兰茶深度开发上,曾国俊秉持着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与对传统的尊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坚持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够保持最佳的品质和口感。

        曾国俊十分注重白芽奇兰茶品牌的推广和文化传承,他领导的仙露芳茶业积极参与各种茶文化活动和展览,向消费者介绍白芽奇兰茶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同时,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全国推广白芽奇兰茶,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种美味的饮品。

        “白芽奇兰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曾国俊说。



荣誉见证成长,梦想照亮未来

        曾国俊成功了!在福建漳州平和县,在这片养育了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的土地上,茶商曾国俊孕育出了自己的茶品——仙露芳牌白芽奇兰茶。

        市场是检验品牌优劣的唯一标准,仙露芳茶业出品的白芽奇兰茶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赢得了无数茶友的喜爱,更以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2021年6月,仙露芳茶业选送的白芽奇兰茶在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等单位组织的“张天福杯”暨第十八届“闽茶杯”(春季)乌龙茶评审中荣获金奖;2023年12月,仙露芳茶业被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评为“优秀会员单位”,选送的白芽奇兰茶在“张天福杯”暨第二十届“闽茶杯”(秋季)乌龙茶评审中荣获一等奖。这些荣誉,无疑是对曾国俊和仙露芳茶业多年来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不仅彰显了白芽奇兰茶的卓越品质,也进一步提升了仙露芳茶业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荣誉面前,曾国俊并未停下脚步。相反,他的目光更为深远,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蓝图。他说,白芽奇兰作为平和县的瑰宝,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的茶文化,更是连接着这片土地与无数茶客情感的纽带。因此,他希望能将白芽奇兰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曾国俊着手制定一系列的推广计划。他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将白芽奇兰的故事、种植技艺、品鉴方法等内容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他还计划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开发出一系列与白芽奇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茶具、茶点、茶器等,进一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

        为了实现规模效益,曾国俊和杨永安还计划进一步扩大白芽奇兰茶的种植面积,优化种植技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同时,他们也将继续深化产品的研发,探索更多元化的茶叶产品,在白芽奇兰茶的种植、开发、销售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

       “我们不但要做白芽奇兰茶文化的传播者,更要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确保白芽奇兰茶的品质长久不衰。”曾国俊表示,将全面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倡导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好这片养育了白芽奇兰的绿水青山,让这份独特的茶香飘得更远、更久。

        “记得小时候,每当春天来临,家乡的山坡上就会弥漫起一片片的茶香,那是白芽奇兰茶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散发出迷人的芬芳。那时我就想,将来也要做个茶农,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白芽奇兰的独特韵味。现在这个理想终于实现了。”望着眼前这片绿油油的茶海,曾国俊会心地笑了。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