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寿乐:“科技赋能,文化出圈”

2024-07-24


文/《商业文化》记者   刘坤


在科技强国和增强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拥抱前沿技术与思维创新才能开创美好未来,在新的时代怎样才能重塑传统元素,实现科技、文化与商业的互融。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智慧城乡分会会长、中国关工委关爱青年工程副主任、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中国区执行主任班寿乐先生。班寿乐先生从科技、文化和商业的关系上和我们分享了三者的相互融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班寿乐说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的主要宗旨是为了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经济合作,实现“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业是体现新质生产力末端结果的一种表现,科技是推动商业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可以优化商业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也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班寿乐认为,文化的繁荣需要科技的支撑,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既能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品更具创新力、吸引力,又能催生新业态、新产业、新场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科技的助力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科技赋能、文化出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深刻改变着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说,我们的乡村振兴六大振兴战略中特别指出了乡村文化振兴。所有的文化振兴都离不开科技的振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发展的生产力。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前沿科技大会就是以文化交流融入科技,共同融合来带动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三大盛会之一: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颁发的奖项在商业领域是不亚于人们获得诺贝尔大奖。巴拿马世博会、一带一路、原来的孔子学院等各种形式的科技、经济和文化的输出,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文化走出去也融合了数字化、元宇宙等科技手段的渲染。

近几年举办的巴拿马世界春晚,就结合了商业的元素,把全国各地的商业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把商业企业的一些名优特新产品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化品牌,像“清远”这个品牌,作为咱们中国跟巴拿马国家建交的一个品牌项目,习主席曾亲自到广东清远做实地考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清远就通过巴拿马世界春晚,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世界。

商业、科技和文化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它们都追求创新、价值创造和持续发展。我们发现科技有时候只是一个表象,企业要获得持续性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是企业的一个符号,如果一个企业有了他的文化属性,这个企业就做成了品牌,企业文化和科技的创新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合力,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就会越来越大,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