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永固,稳步前行 ——马延军的制片人之路

2024-07-04


        文/李俊芳

        日复一日的生产劳动中,他深感知识的匮乏,机器的轰鸣并没能湮灭他对理想的追求,这唤起了他求知的欲望,他怀揣舞台梦想,渴望在聚光灯下绽放光彩。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与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践行,是对其生命力之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核心在于文化自信。思想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不珍惜则无以立国。唯有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延续文化血脉,国家与民族方有未来。

        著名制片人马延军出生在火红的六十年代,虽有读书报国之志,无奈那个年代读书的资源相对欠缺而早早地踏入社会,投身工厂建设。日复一日的生产劳动中,他深感知识的匮乏,机器的轰鸣并没能湮灭他对理想的追求,而是唤起了他求知的欲望。他怀揣舞台梦想,渴望在聚光灯下绽放光彩。终于,他有机会进入到山东艺术学院学习编导,虽未获文凭,却成为他向梦想迈进的重要一步,马延军倍感珍惜。

        毕业后,马延军坚持专业学习与文化积累,每日笔耕不辍。


       

(马延军)


        他执着的坚守,终于等来了机会。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遇,马延军进入了电视剧《兵窑》剧组,在服装组担任服装助理,职务不论大小,干好自己喜爱的工作才是第一位的,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体会到表演的美丽。从此,他与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成为了他后来选择的终身职业。接下来,他又以剧组服装的身份连续参与拍摄了电视剧《派出所的故事》、《村主任李四平》、《水浒少年》等多部央视热播剧。

        在剧组的生活中,马延军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更意识到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升。他虚心向前辈请教,不断学习,逐渐涉足制片工作。

        1999年,他在《同学,你好》中担任制片主任,正式成为制片人。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在业务和专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2002年,正值电视剧蓬勃发展的最佳时期,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投拍的著名电视剧《大染坊》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炉的。为把这部剧拍好,作为制片组的成员,马延军反复研读剧本,准确把握剧中每一个场景的设计和剧中人物的精准定位,在全体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本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播出时节万人空巷,创下了当时收视最高、获奖最多、剧情最优、直到今天还能成为众多影迷津津乐道的榜样剧目。这次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立志要将每一部作品都打造为精品,在影视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人生价值。



(马延军)


        2004年,民族题材电视剧《茶马古道》剧组成立并准备拍摄,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民族题材电视剧的拍摄工作,为了把该剧拍好,他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同时,也从当时担任该剧总制片人张明智会长(中广联电影、电视剧制片委员会会长)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张会长认真敬业的态度,尤其是专业程度让马延军感到深深的崇拜,一个剧拍下来,他感觉自己进步神速,并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成果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在进入《闯关东》剧组后,他作为制片组工作人员,提前两个月抵达东北,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挑选并布置场景,为拍摄制作进行了周密的准备。他与剧组的美术、置景人员一同,在齐腰深的雪地中跋涉,一走就是一天。他们的足迹遍布从黑河到上海,从山东到雪乡,跨越一万多公里,走遍了大江南北,尽最大努力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部经久不衰的传世佳作。他个人也经历了剧组的服装、车管、剧务、现场、生活、执行、外联等多个环节的磨练与实践,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制片人。之后他又一鼓作气参与拍摄了《满天星》、《苏东坡》、《南下》、《北方有佳人》、《开国元勋朱德》、《郝万忠》、《小小飞虎队》等几十部热播影片,其中多部影片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和“白玉兰奖”。

        在制片的道路上,马延军不仅负责选景、置景等事务,还涵盖了剧组的各个方面。他的辛勤付出为观众呈现了众多优秀作品,并荣获多项大奖。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他选择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制片管理系深造,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读书、工作相得益彰,受益匪浅。这期间,他分别通过学习和培训,取得了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颁发的制片人证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颁发的演出经纪资格证。



        2012年,马延军加入金色艳阳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担任制片人一职。公司初创之际,即立志打造优质大剧。因此,从项目孵化到拍摄制作,马延军全程亲力亲为。他参与了《边陲迷雾》、《暗刃》、《风雨老字号》、《我们的秘密》、《城市租客》、《大话红娘》等多部不同题材、风格的精品大剧的制作,并在央视及各大卫视热播。

        2018年,农村扶贫题材剧《兰桐花开》在山东开机。面对剧本问题,剧组一度面临停机的困境。马延军在研究剧本、决定重写的同时,安抚演职人员,重新确定拍摄定位。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完成了拍摄任务。《兰桐花开》随后在中央电视台扶贫展播系列剧中首播,收视稳居第一,成为新媒体农村剧王长达两年。2020年,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联合举办的首届“时代旋律、家国情怀,融屏传媒年度优选”活动中,《兰桐花开》作为唯一一部农村剧上榜,被评为“新时代榜样”并颁发了证书和奖杯。中广联、亚广联为《兰桐花开》联合颁发了“最受观众青睐奖”、“最佳电视剧奖”,同年获得陕西省“电视剧金鹰奖”、河南省“电视剧优秀奖”等奖项。

        2021年,马延军制作的公安题材剧《青春无季》获得人民日报社、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制片委员会颁发的最佳影片奖殊荣,他本人也荣获“影响力制片人”奖。在电影《塞北的雪》中,他再次突破自我,为二十六年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句号。



        这些成绩是对马延军多年努力的肯定,也是他新征程的起点。目前,他正忙于筹备新作品,涉及高铁、工匠、环保等新时代主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持创作正能量、主旋律作品,以歌颂党、社会主义和人民为己任,为新生活呐喊助威。




        马延军的故事是坚持与努力的生动典范,他通过行动深刻诠释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在制片人的道路上,他初心永固,稳步前行。

马延军表示:“我为自己能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制片人感到骄傲!”



(栏目责任编辑:明贵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