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财务收支审计风险问题已经引起医院广泛关注。为了解决此问题,医院制定健全的审计管理制度,对财务支付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加大对财务信息的监督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医院财务收支审计要求,分析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措施,以期提高医院整体业务审核力度,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为顺利开展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风险;防范
周燕敏
(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11)
引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医院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审计人员对财务支付审计功能进行有效分析,加强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调整,以促进医院长远稳定发展。但是,在实际审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实现资源的协调分配,增加了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风险。因此,医院必须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审计力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1医院财务收支审计要求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对医院财务收入和支出数据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准确地判断财务管理风险,而且能够推动医院健康稳定发展。[1]审计内容一般分为三类,分别为医院收入审计、支出审计和往来账款审计。近年来,我国审计体系日益成熟和完善,对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审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确保审计的覆盖面要宽广,要将资金、部门和利益相关的各方都纳入审计工作中。只有将覆盖面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进行综合评价和改善。所以,这种普遍情况需要如实反映医院各部门及相关业务的经费情况。其二,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医院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过程中,往往涉及各方面的财务收支情况,以此保障审计工作实施效果。例如,过去医院并未开展细致且系统的部门审计工作,而且还要将其纳入医院系统审计中,内容包含采购和费用审计等,从而保证审计精确性、标准性。医院在经营和发展中,财务报表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财务报表精准性和标准性。[2]一般来说,医院资金流动性较大,同时可能会发生复杂状况,所以医院在开展财务核算工作期间必须做到仔细检查,避免收支计算错误或者审计结果偏差的现象发生。
2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2.1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合规化
医院开展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核心作用之一是促进财务管理体系的合规化发展,避免发生财务问题。[3]医院运用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模式,可以对自身各项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排查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还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工作效率,让员工自发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2促进医院经济效益
医院提高财务收支审计水平,从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医院不同于一般类型的经济发展机构,其本身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职责,各项医疗财务活动都必须恪守国家相关规定,这就需要精细化、专业化的财务收支审计体系为支撑,只有基础性的财务审计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助推医院长远发展,进一步强化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准,避免资金浪费,提高投资转化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而更好地践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
3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存在的问题
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完善需要结合日常状况,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合理的经济管理。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科学调整,医院加强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有效管理,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审计,获得良好的审计结果。通过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审计系统,能够全面监控各项财务工作。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因此,医院应加强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调整,实现资源科学协调和合理配置,切实落实各项财务报销工作,以此促进医院稳步发展。
3.1财务收付审计风险预防观念薄弱
在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经济财务收支审计需要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提高整体业务审核力度,有效防范风险。同时,医院要加大业务审查力度,落实好各项风险预防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较薄弱,使得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首先,审计时间过短,审计经验匮乏,导致在实际审计中无法明确财务收支审计职责,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其次,财务人员的工作规范意识不强,容易出现错误操作,导致财务问题时有发生。最后,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财务审计实践经验,从而产生严重的收支审计滞后的问题。
3.2管理及监控范围窄
加强审计内容优化创新,结合财务收支实际情况,提高整体审计工作效率,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方法,提高整体审计效果,以此促进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正常推进。然而,部分医院管理人员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并不重视,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没有积极开展收支审计活动,导致管理及监控范围窄。在工作中,审计人员只习惯收付账目、核实等简单的工作内容。没有实现信息整合,进而无法对实际状况进行审核,存在财务管理隐患问题,无法发挥出良好的业务审评作用,无法实现对财务支付审计功能的有效分析,财务收支审计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3.3审计内容单一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由于财务收支审计内容太过单一,医院存在财务风险点,无法满足医院执行费用审计需求。尤其是财务收支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发挥出良好的财务账务控制作用,从而引发严重的运营风险,导致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出现风险问题。此外,在审计调研工作时,管理人员没有制定科学的调研方案,调研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对开展财务审计收支活动造成严重阻碍。
3.4医院财务收支审计与资金预算未结合
医院没有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整体竞争优势降低,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甚至,部分医院管理者谎报经营效益,添加不必要的项目成本,增加实际运用费用,这对医院整体效益造成影响。[5]首先,医院审计机构不完善,无法促进日常经济活动开展,缺乏运营独立性,没有落实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出现经济收支不平衡问题,无法发挥出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导致出现严重的审计风险和工作漏洞,从而影响医院整体经营效益。其次,医院审计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推进受阻。部分医院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没有深入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存在严重滞后性。医院各项经济活动难以有效推进,管理人员对财务收支状况了解不够全面,从而产生一些经济风险。同时,审计工作未进行精细化管理,导致整体成本增加。最后,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加大对财务审计工作的关注力度,无法顺利落实审计工作,无法约束自身行为,给医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优化措施
4.1树立科学的财务收支审计观念
医院审计部门要注重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审计内容优化和创新。首先,提高整体业务审核力度,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加大业务审查力度,落实好各项风险预防工作,强调审计工作融合,避免出现严重的审计风险。其次,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审计的认识,树立现代化审计观念,对财务支付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加大各部门对财务信息的监督力度,保证整体审计效果,实现财务收支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促进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4.2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医院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需要审计基本账目,构建完善的审计模式,严格把控财务收支风险问题,提高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审计结果进行网络化管理,落实好各项经济收支工作,结合财务收支情况,顺利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以获得准确的审计结果。此外,医院结合财务收支审计需求,明确划分岗位,划分好员工职责,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构建完善的审计系统,对各项财务工作能够全面监控,以获得良好的审计结果。[6]为了有效预防审计风险,医院应对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优化审计部门权威性,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整体审计工作效率,进而顺利开展财务收支审计风险控制工作。
4.3严格监督控制账目成本
在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医院需要对账目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专门设计财务部门对预收医疗费用细账进行统一管理。加强财务收支对账目成本监督与审计,确保医院整体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审计问题,降低监督控制账目成本。
4.4完善审计机制
在新时期下,医院需要开展多样化财务收支审计活动,创新管理措施,顺利开展各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落实好各项审计活动,有效控制经营活动。因此,医院要提高管理人员审计工作,明确划分岗位职责,完善监督制度,有效划分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修复工作漏洞,落实好各项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风险。[7]在完善审计机制过程中,医院要做好财务核算工作,结合当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对于预算会计来说,医院需要充分考虑新制度革新特征和重难点等,有效实施医院会计核算专业操作,不断丰富会计核算方式和方法,注重医院病程新制度优化与完善,进一步明确、规范医院预算会计科目中的会计核算内容。另外,做好医院相关软件升级,在新会计制度要求下,针对医院内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实施转型与升级,结合医院实际经营和发展需求,建立关键软件系统。首先,医院需要结合新制度内容,解决和优化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适应新制度的内容,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其次,医院需要积极借鉴同行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科研技术,研发适合自身需求的电算化系统,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现阶段,医院要设立会计核算技术部门,主要负责医院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软件升级维护工作,形成财务、预算会计部门和外部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财务管理机制创新,降低人力成本。从某种程度来讲,医院审计机制工作内容必须丰富,它是医院收支审计工作优化的必要条件,需要基于多点工作展开分析,全面思考更多的工作内容,确保审计流程标准化优化到位。
4.5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
对于财务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医院要以收支审计为依托,不断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做好制度建设、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的控制,不断加大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力度。[8]医院要成立具备独立运营的内部审查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是医院实施各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先决条件,能够有效规避隐患发展与财务风险。内部审计机构由医院主管领导直接负责,并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权限范围,以此促进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另外,医院还需要加强审计制度的科学性与引导性,将规范化制度制定统一标准,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出现收支混乱的情况,真正做到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4.6加强审计人员培训
为切实保障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落实质量和成效,医院做好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是基本前提。医院应强化审计和财务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提升其业务操作能力和工作质量,进而达到良好的审计效果。首先,构建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给予一定的处罚,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其次,医院要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促使其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强化能力。最后,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科学设计课程培训内容,并有机融入信息化知识,确保审计人员在深入掌握基础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能够了解数字管理系统操作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促进医院财务收支审计质效的持续提升。[9]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时,要制定完善的审计制度,满足医疗体制优化改革要求,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在通常情况下,医院需要结合财务收支审计要点,满足现代社会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需求,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提升医院整体经营效益。对此,医院需要加大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关注力度,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不断优化审计工作,落实好各项审计活动,如此才能对运营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医院要实时完善监督制度,有效划分存在的风险问题,明确员工职责,促进财务收支审计风险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栏目责任编辑:刘坤)
参考文献:
[1]吴冬花.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风险与防范措施解析[J].福建质量管理,2020(04):81.
[2]林丽君.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风险和防控[J].财经界,2023(04):165-167.
[3]杨瑞华.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风险与防范措施[J].长江丛刊,2022(06):80-82.
[4]谢相会.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2):400.
[5]吴雪琴.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及路径探析[J].财会学习,2022(34):113-115.
[6]周红芳.探讨新形势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风险及其防控[J].科学与财富,2022(13):193-195.
[7]叶莲.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业务重点与难点问题探讨——以×医院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22(4):147-149.
[8]许晨.审计视角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2(13):116-118.
[9]罗冬梅.医院财务收支内部控制管理实践——以××医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2(10):118-120.
审核:刘坤
责编:王世明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