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成武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春。”凌霜傲雪,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堪列“百花之首”的梅花,国人钟爱,已有数千年历史。古今骚人墨客,情深意切,咏梅佳作不绝于耳。历代丹青大师,浓墨重抹,精心绘作的梅画精品,尤令人赏心陶醉。陈于面前的《泰子梅画集》,上百幅梅作,其形情兼备的精奇构图,不拘一格的风姿神韵,深邃厚重的思想蕴含,却也令人耳目一新。细品之,其构思,其风格,其用笔、用墨,其钩、皴、擦、点、染的运用和处理,确有不同凡响的独到处。
重势,重气,重神。“泰子梅”给人之首感。梅品高洁,首推雄傲。不畏严寒,不惧风雪,铁骨铮铮,无私无畏。泰子深谙梅道,写梅以“势”、“气”为先。下笔自具风雷,力求势气雄浑。老干苍枝,浓涂华夏筋骨,千虬百曲,缩写神州坚贞。一枝一苔,一花一蕊,尽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勃勃生机。“梅系国魂”,“泰子梅”独特神韵所在。
求新,求变,求异。“泰子梅”又一特色。泰子尊师重道。他注重吸纳历代名家精华,感悟画梅真谛,又学古不摹古,师师不拘师,学习、借鉴不忘出新。不求形似,只求神韵。他的许多作品,都给人以新感。师师如此,写真亦然。写真不泥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富生机活力。
崇雅、崇韵、崇趣。“泰子梅”更富魅力所在。画贵传神。雅、韵、趣,“泰子梅”兼而具之。立意高而深,构图巧而雅。深注梅格品,深藏梅精神,且融“天趣”(“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蕴尽见真淳”是谓“天趣”)、“理趣”(理、趣和谐,水融于画)、“情趣”(“一枝一叶总关情”) 于一炉,盎然生辉。读“泰子梅”,确有诸多享受。上三者,吾赏“泰子梅”所感,是为序。
(本文是2000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泰子梅画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为其“画集”誉序。)
(栏目责任编辑:明贵栋)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