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民营企业业财融合中的难点与对策

2024-08-21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积极开展业财融合工作,能够充分满足民营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各项需求。民营企业开展科学合理的业财融合不仅能够成功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各项目标,还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现阶段,部分民营企业在实际组织各个部门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时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业财融合的开展,进而影响民营企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营企业;业财融合;难点;对策


周秀兰

(上海艾客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3)


引言


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信息更新迭代日益加快,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出现快速推进业财融合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要求企业内部进行横向沟通协作,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业财融合是将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渗透,保障财务工作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民营企业管理层需高度重视业财融合,以制度为保障,以激励为方法,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高度融合,并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然而,目前民营企业在业财融合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阻碍,下文对此展开以下分析。


1业财融合概述


1.1业财融合的概念

业财融合需要将企业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融合,这是新时代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制定未来发展决策时重要的参与人员,也是落实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执行人员,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的核算方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民营企业全面发展的各项需求,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深入了解业务方面的内容,在此阶段合理地运用自身专业技能深入分析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并针对当前业务部门的各项考核工作提供一定的考核数据,使得财务工作的作用能够在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展业财融合需要将当前财务工作的重心逐渐向管理方向倾斜,并向业务工作进行延伸,以此将不再局限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逐渐拓展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充分融合企业发展目标,使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地运用,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促使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1.2民营企业加强业财融合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在划分部门时将会更加细致,此类分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但是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时,工作人员通常会对自身的利益进行过多的考虑,进而对企业的整体利益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大幅度地增加成本消耗,导致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在此情况下,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问题最为显著。业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在实际开展考核工作时主要关注的区域和实际考核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业务部门重视业务处理量,而财务管理部门主要重视当前经济收益情况。业财融合措施能够将财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实现思维的融合,使得财务人员能够更主动地深入了解当前业务部门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业务人员也可以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时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到各项业务的成本支出,使得双方能够在开展工作时达成一致的目标,能够对当前业务处理流程实施优化,进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支出的效果。


2当前民营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2.1业财融合体系不完善

业财融合主要牵涉的工作包括财务与业务两个方面,财务方面的工作对规范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业财融合对工作的规范性也有一定的要求,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业财融合的价值,需要由较为完善的业财融合体系作为支撑,但就目前民营企业业财融合的实际落实情况来看,业财融合体系在业财融合流程、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1]。基于此,业财融合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容易因部分工作环节规范性不足,使工作的实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业财融合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在业财融合流程中还存在一些非必要的环节,导致在工作中有一部分资源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监督管理机制方面,虽然民营企业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经验进行监督管理价值建设,但由于对自身经营管理状况考虑不足,实际上监督管理价值并未发挥出其作用,无法支持民营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方面工作有效整合。


2.2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滞后

业财融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要求较高,但是就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来看,很难达到业财融合的标准要求。具体而言,民营企业财务、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以部门为单位来进行建设和使用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想要完成对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需要由财务人员通过人工收集、上传的方式才能实现,在这种工作处理模式下,部分重要业务与财务数据信息很容易出现泄漏情况[2]。


另外,民营企业管理层对业财融合价值的认识相对有限,导致业财融合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并未得到来自企业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因此,业财融合缺少关键技术人员和技术支撑,一定程度上影响民营企业业财融合价值的充分发挥。就目前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水平来看,民营企业对业财融合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有限。


2.3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

新时期,业财融合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民营企业通过对业务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实现有效融合,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以此全面提升对各个部门的管理能力。但是,当前部分民营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时依然存在缺陷,无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第一,民营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时,由于没有及时调整当前的操作流程,进而导致当前业财融合工作无法成功开展,而企业管理人员对业财融合缺乏一定的认知,进而导致此类问题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最终导致民营企业开展的业财融合工作整体工作效率较差。


第二,伴随着民营企业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开展的业务逐渐增多,并且业务人员在对各项业务实施处理时需要操作的流程也越来越多,因此,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对当前业务处理过程实施优化,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在实际开展各项业务处理工作时存在较为严重的疏忽现象,进而导致当前各项工作始终缺乏一定的沟通合作基础。


第三,在实际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时,企业管理者缺乏对成本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前成本支出造成影响,再加上处理流程以及岗位设置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使得业财融合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2.4内部组织架构冗余

目前,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在内部组织架构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组织冗余问题突出,管理流程较为冗长,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较低,也未能实现融会贯通。企业组织架构层级较多,导致业财数据的传递更为复杂,传递时间增长,成本增多,影响数据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性也大幅减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冗杂的组织架构层级还可能导致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影响财务分析的准确性,降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科学性。


2.5缺乏业财融合专业人才

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家族式管理痕迹。企业并未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任人唯亲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现有的业财融合人员缺乏应有的岗位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业务人员虽然精通业务,但对财务领域的知识一窍不通,忽视了业务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而财务人员则主要负责会计核算工作,不了解企业的业务工作流程,对业务数据背后的价值挖掘不到位,无法为企业领导层的经营决策提供实质性帮助。


3民营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的有效应对举措


3.1完善业财融合体系

民营企业对业财融合体系的完善,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业财融合流程和监督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来开展体系完善工作。


在业财融合流程方面,民营企业需要针对各个工作环节的具体价值进行分析,剔除非必要环节,保证业财融合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再按照业财融合工作的需求,分析完成后工作流程是否完善,及时做好对必要工作环节的补充[3]。企业管理层可以与业务、财务部门的中高层工作人员共同讨论并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借助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做好对工作流程科学性、合理性的保障。


在监督管理机制方面,民营企业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全方面做好对业财融合相关工作活动的有效监督,并加强责任划分,将责任分配到具体的部门、工作人员,保证在工作活动落实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减少出现问题、风险的概率。同时,一旦出现问题与风险,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追责,并做好对问题根源的追溯,避免对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3.2加强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

民营企业要做好业财融合的有效落实,必须有完善的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作为支撑,要保障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实践的方式,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断提升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助力实现业财融合价值的充分发挥[4]。在加强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与专业互联网公司的合作,由专业互联网公司来进行系统建设。民营企业必须准确表达自身的需求,做好对系统关键工作的明确,使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能够与民营企业业财融合工作流程实现相互适应。民营企业在检查完成并明确系统完全符合企业需求时,才能完成系统交付。通过与专业互联网公司的沟通交流,针对建设完成的信息化系统做好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规范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保证操作的严密性,合理分配管理权限,避免在信息化系统使用过程中人为原因影响信息的安全性。


3.3协调部门之间的合作

第一,财务人员应当依据当前发展的实际状况主动和业务人员展开深入交流,及时发现当前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科学有效的优化措施进行改善。此外,财务管理工作也应当合理地融入当前业务工作中,只有将各项工作进行充分的融合,才可以成功实现当前管理工作的目标。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民营企业应当积极开展业财融合,以此全面提升对各个部门的管理能力,进而实现全面的发展。


第二,为了充分保证业财融合工作的全面落实,民营企业需要提升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前经济收益,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观念,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提升对成本支出的管控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全面强化各个部门的交流,以此充分满足业财融合的各项需求。


第三,财务人员还应当积极了解业务部门的业务知识,而业务人员也应当对财务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只有双方都有一定认知的情况下,才可以顺利开展业财融合,并及时解决当前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建设科学规范的沟通平台,以此全面提升业财融合的质量,对于民营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5]。


3.4优化内部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作为民营企业的命脉,企业要提高业财融合的效率,就必须对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民营企业优化调整内部组织架构,结合实际功能完善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三个机构,并保证充分发挥各机构的职能。


首先,民营企业需完善核算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发挥战略财务和共享财务的职能编制财务报表、出具财务报告,并披露企业的经营数据。


其次,民营企业完善营销财务部门,由其负责企业营销价值链的管理,协助销售部门的工作并分析促销活动的可行性,分析企业在现阶段市场费用中的投入及产出,为销售部门营销计划的制定、营销合同的签订提供数据参考。


最后,民营企业需完善财务部门的供应链,以协助企业上下游供应商更好地实现精细化生产,提高成本管理质量,挖掘财务信息数据背后的价值。


3.5加强业财融合人才队伍建设

业财融合人员是业财融合工作取得良好发展的关键,业财融合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融合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民营企业要加强业财融合的人员培训,在人才选拔、绩效考核及晋升环节提出针对性的要求,以打造一支专业、胜任力高的业财融合人才队伍。


第一,民营企业以业财融合为指导,积极招聘管理会计人才,并多方面考察应聘人员的专业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企业可从业务部门挖掘业务能力强又有财务意识且愿意学习的人员负责业财融合的相关工作。


第二,民营企业对现有业财融合人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向财务人员讲解企业业务工作的流程和基础知识,培养财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企业可通过实践锻炼使财务人员深入一线业务岗位进行交流学习,深入了解业务人员的工作并总结其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问题,协助业务人员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工作。


第三,民营企业制定培训考核机制,以反映业财融合人员培训及学习的效果,不断提升人员的业财融合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业财融合已经逐渐成为民营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民营企业在开展此项工作时会遇到较多的问题,企业应当深入分析此类问题,并积极运用各项有效的改善措施,确保业财融合能够顺利开展,以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芝.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质量与市场,2022(11):19-21.

[2]曹霞.浅析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质量与市场,2022(09):106-108.

[3]汪凯波.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中国市场,2022(12):93-95.

[4]赵逢迪.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投资与创业,2022,33(06):124-126+130.

[5]刘培培.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质量与市场,2022(06):13-15.



审核:刘    坤

责编:王世明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