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东林
2024年的下半年主要文旅产业趋势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高质量发展、个性化旅游、数字化应用四大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政策引领、经济支撑、社会赋能、科技赋能和流量赋能五大驱动力共同推动下,我国文旅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政策引领:从国家层面再到地方政府,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重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此来鼓励文旅发展。
经济支撑: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三产业增长688238亿元,增长7.1%。
社会赋能:2023年城乡居民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据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而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消费需求呈多样化,为文旅消费奠定了消费潜力。
科技赋能:AI、大数据以及其他科技产品的创新发力,推动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
流量赋能:各地方文旅政府纷纷开设了相关的新媒体账号,利用新媒体对当地景区进行宣传,提升了当地景点的传播声量。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端午节假期的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而在这出行热的风潮里,2024年的下半年主要文旅产业趋势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高质量发展、个性化旅游、数字化应用四大发展趋势。
一、多元化发展
1、新业态的崛起:
新需求决定着新业态。
在政策引领、经济支撑、社会赋能、科技赋能和流量赋能五大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文旅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涌现了新业态。
露营、研学游、乡村旅游、夜间旅游、生态旅行、周边游等新兴赛道不断崛起,满足旅游市场松弛感、慢生活的消费需求。
2、旅游人群多样化:
旅游主力人群不断迭代更新,“亲子家庭”、“特种兵”、“她出游”、“银发游客”等已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势力。
不同群体对旅游的需求和偏好各异,促使文旅产品更加多样化。
3、文旅融合创新:
随着文化自信的上升,非遗民俗为文旅再添新动能。文旅项目注重挖掘本土非遗文化,将其纳入文旅体验环节,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体验感。
二、高质量发展
1、精细化运营:
文旅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和存量改造提升阶段,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和客群细分与精准化营销。
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助力文旅地产深入分析游客偏好和行为模式,实现市场目标的精准定位。
2、科技赋能:
沉浸式文旅通过文旅融合、虚实结合等方式,让游客获得全新的体验。
科技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文旅模式或将成为发展新趋势,备受新时代消费者青睐。
如武昌城市虚拟代言人“武畅儿”,基于荆楚文化将赛博朋克元素与古风相结合的虚拟形象,展示出武昌和谐包容的文化底蕴。
作为宋文化、东坡文化和年轻人沟通的桥梁“数字人苏小妹”,则把国风元素与年轻人所喜爱的元素相结合。
旅游消费也从走马观花式的“赶景点”向“商、养、学、闲、情、奇”深度游览、互动式休闲转变。
3、产业联动:
2023年11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强调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交通、商业、工业、航天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文旅+”成为多产业发展“增效器”,如“演出+旅游”、“游戏+文旅”等跨界融合模式不断涌现,为文旅地产打造新场景、新消费、新动能。
(晚上的丽江古城)
三、个性化旅游
1、定制化旅游:
个性化、定制化旅游持续崛起,打卡游、酒店宅度假(及周边游)、自驾游、味蕾游、国风民俗游、亲子游等成为热点。
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追求更加符合个人兴趣和需求的旅游体验。
在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运营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底层逻辑,通过精准定位、科技赋能、生态保护、文化IP打造、服务品质提升以及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藏布达拉宫)
四、数字化应用
1、数字化工具:
用户倾向通过使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旅行便捷度,优化旅游体验。航班服务、旅行工具和酒店服务行业APP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数字化工具在文旅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数智技术:
数智技术加持的沉浸式体验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下沉市场的游客。
同时,AIGC等技术的应用也助力当地文旅IP打造,增加触达用户机会。当下,文旅地产行业正步入一个高质量发展与深度变革的新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作为运营商,深入理解并把握消费者消费变化的底层逻辑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在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运营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底层逻辑,通过精准定位、科技赋能、生态保护、文化IP打造、服务品质提升以及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安徽红村)
☆ 定位差异化发展
明确目标客群及其需求。通过差异化发展策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包括独特的主题设计、丰富的文化体验、高品质的服务质量等。
☆ 强化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旅地产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利用VR/AR等技术增强游客体验,打破传统旅游的物理限制。
☆ 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积极响应这一趋势,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型建设。通过采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措施、推广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 赋能文化IP打造与品牌建设
文化是文旅项目的灵魂。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历史遗迹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IP。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推出文创产品、每周/每月定期举办活动等社区运营的方式,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 提升服务品质与顾客体验
服务品质和顾客体验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运营商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关注游客的每一个细节需求。通过培训员工、优化服务流程、引入智能化服务设施等方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与风险防控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测机制、风险评估体系和应急预案等措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同时,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沟通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栏目责任编辑:刘彬)
审核:刘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