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商业与创业的一点思考

2024-10-15


很多时候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有一些创业者是靠运气赚了一笔快钱,在不具备赚大钱的能力时,配置了赚大钱才会需要的团队和资源,最后凭运气赚的钱凭实力赔完了。


文/陈琦


我会在每个月将发表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关于商业、创业等动态文字整理出来,这些碎片化文字是我个人的原创观点和真实感悟,也是我对商业与创业的一点思考。


1、《疯传》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环境威力法则。这三个法则对打造爆款产品和个人IP都很有用。一是要找到我们身边的大佬(有品牌势能的人),让他们当作我们的“超级连接点”,向上破圈,向下聚力;二是尽可能设计一款独具辨识度的产品和服务,深挖产品之外的其他属性,形成传播力;三是只需要影响到特定的小圈子,日复一日地深耕、渗透下去,并且主动创造这个特定人群的社交货币。


2、研究数据表明,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用户成本的3~8 倍,一个老用户贡献的利润是新用户贡献利润的10倍以上。尤其在To B赛道,面临着增量市场萎缩,经济下行导致企业预算缩减,决策更加理性,信任成本普遍提升,所以老客户复购、转介绍就尤为重要。


3、几乎所有的潜在客户在合作之前都存在信任顾虑,只有排除信任顾虑才能最终成交,办法可以是品牌承诺、用户体验、第三方背书。要么打造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违约成本),要么设置低价入门体验级的产品服务(降低合作门槛),要么找到愿意给你做背书的第三方(降低信任成本),包括过往合作过的客户、业内的权威、身边的熟人。


4、一个朋友说他在做业务整合,说他整合了咨询、营销、培训的资源,直接面向企业收费,我说你的价值如果只是整合资源找客户注定失败。在你的产品体系里,一定瞄准最宽泛的痛点人群,聚焦某一项核心业务,更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重度参与感。漏斗型业务矩阵的前两层一定要自己能把控,智力、产品、内容、渠道、流量、技术、资金,你总得有一样,所谓资源整合是最没有门槛的,且不长久的。


5、几乎所有的业务模型都在遵循着“获客—留存—变现”的逻辑,呈现出倒金字塔,各自对应不同的产品体系。获客业务意味着受众要广,交易成本和成交价格要低,传递价值;留存业务意味着黏性强、需求旺、高频次,筛选用户;变现业务意味着高利润、标准化、规模化,商业闭环。


6、现阶段想要在公域流量池(抖音、快手)打造个人IP的成本无疑是最高的,最快速有效的路径恰恰是基于微信生态(视频号、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做私域流量。你不需要做到各个平台都有影响力,只需要输出有情绪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内容,打透朋友圈,用多年来沉淀的行业人脉辅助转发、连麦造势,影响到你最想触达的那部分高质量人群,让他们付费即可,因为付费是衡量IP是否成功的最核心要素。


7、从普遍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只有5年的生命周期,衰退是必然结果。作为公司创始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战略能力,就是在公司最繁荣的阶段,借助鼎盛的人、钱、资源创造出支撑未来5年的第二增长曲线。依此循环,打破周期宿命。


8、大消费领域的创业机会一直都有,只需要切入细分市场,发掘特定圈层、人群和场景,开拓品类机遇、实现产品创新,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正如大窑饮料把自己设计成啤酒款式,只投放餐饮门店;吉列生产的电子产品很多,但最大的销售渠道是在商超门口的透明柜里;光明开创常温酸奶的全新品类,主打的莫斯利安成为行业爆品;还有元气森林的0蔗糖气泡水、小木屋的菠萝啤……


9、过往在中国创业,是在向上的通道中挖掘机会,最大的机会是人口红利;如今创业已经从“增量市场”驱动转向“存量竞争”驱动,再到出海寻找新增量。这些从本质来看是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带来的政策红利,前期主要是引进来,后期主要是走出去,也意味着开放程度越高,全球化机会越大。


10、创业就应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做人谦逊智慧不张狂,做事要高调,不仅要让身边人知道,还要借助媒体让更多人知道。用“事”证明自己,这样你才能不断强化个人品牌,为创业成功沉淀资源和势能,降低别人对你的信任成本,这时候更要发挥媒体杠杆打破信息差,链接更高的圈层。


11、越是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创业者越要坚信“现金流比负债更重要”,现金流能解决眼前问题,负债是长期性非致命的。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厘清主次矛盾,在很多时候都能用现金流换时间,用时间换生存空间。


12、为什么创业型公司在融资时一定要有公关思维和认知高度?举个例子,优步在早期融资时与两家投资机构谈,一家给了估值50亿美金,另一家给了估值500亿美金。他们把优步分别理解为出租车公司和移动出行公司,认知高度决定了估值天花板,换一种商业语言表达,立刻想象空间就不一样了。


13、对于普通人来说,聚焦一个行业持续赚小钱,要比寻找不同行业风口赚大钱更靠谱、更长久。一是在一个领域深耕,随着时间推进,积累的势能越来越高,你的个人品牌和人脉资源会形成事业护城河,做事情也就更顺风顺水。追风口有着很强的赌性,频繁更换行业意味着需要不断从零开始,试错成本就越高,到头来你的人生不会有使命感,事业也不会有归宿感。二是赚钱细水长流和一夜暴富会让你对金钱有不同的理解。细水长流会让你精打细算、经营人生,获得感也更高;而一夜暴富的快感会消磨你的长期主义,而且会面临赚钱容易守财难的情况。


14、有一些创业者是靠运气赚了一笔快钱,于是他们不安于现状想把生意做大,在不具备赚大钱的能力时,配置了赚大钱才会需要的团队和资源,最后凭运气赚的钱凭实力赔完了。很多时候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赚了一笔快钱就要落袋为安,而不是瞎折腾。也真顺应了那句话:“人是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的,如果赚到了,基本上就是靠运气,即便靠运气赚到了,最终也要被自己的认知亏掉”。


15、在当下,轻创业(轻资产+低风险+小成本)应该成为日趋流行的创业模式。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借助社会商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构建共享型公司组织。比如,财务、法律、设计等职能部门完全可以低价外包,人事招聘交给Boss直聘,市场、品牌和商务统一整合为新媒体部门,相信运营成本至少可以节省30%以上,效率提升两倍以上,也更容易发展成“小而强”的状态。


16、作为一名创业者,焦虑是常态。不赚钱的时候焦虑现在,赚钱的时候焦虑未来,所以很多时候要具备终局思维,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通盘思考,尽量不要在个别事情上患得患失,深陷而无法自拔。你要确立自己的终极目标,这是不变的,至于过程的曲折注定会成为过去,并且想要实现终极目标就必须去不断解决各种艰难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毕竟创业(过程)很苦,但成功(结果)很酷。


17、如今社会存在着财富被洗劫的陷阱,比如项目创业、理财投资、过度消费、电信诈骗、重大疾病等,这些陷阱会让你努力工作得到的财富悄无声息的损失掉。所以在面临这些陷阱时要格外小心,毕竟与获得财富相比,守住财富同样很重要。不轻易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贪图眼前享乐,不要有赌博投机一夜暴富的心理,不要对身体健康抱有侥幸心理。永远要给自己设计好“第二方案”,做好风险隔离措施,不拿真金白银瞎折腾,最大程度降低财富被洗劫的概率。


作者简介:陈琦,知名财经作者,资深财经媒体人,猩锐传媒创始人兼CEO,凤凰卫视特邀嘉宾,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被智慧中国杂志社授予“2021年度中国产业研究发展突出贡献奖”,入选2023年金鸥奖U30榜单。


审核:刘    坤

责编:王世明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