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在裁员,比亚迪却在进军全球!

2024-10-22


文/明贵栋


在全球不少汽车企业纷纷裁员的“寒潮”中,比亚迪却出现了一股“暖流”。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众多企业纷纷采取裁员措施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比亚迪却展现出不同寻常的勇气和决心,不仅未减员反而加速扩张,全力进军全球市场。目前,比亚迪已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和巴西等国家投资建厂,全球生产基地网络日益完善。


自2021年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以来,比亚迪迅速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同时,比亚迪还积极推进海外建厂计划,以本土化生产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市场响应速度。这一逆势而上的举动,不仅彰显了比亚迪的雄厚实力,更体现了其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裁员寒潮中,比亚迪员工数却增长至90万


在全球不少汽车企业纷纷裁员的“寒潮”中,比亚迪却出现了一股“暖流”。日前,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天,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90万,是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还要多40多万人。”他特别指出,在比亚迪的90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总数已经达到了近11万人,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而且在过去两年,比亚迪招聘了近5万名优秀应届大学生,持续助力大学生就业。


我国人口众多,能解决就业的企业都是好企业。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比亚迪却没有停下壮大的脚步。在日前比亚迪启动的2025届全球校园招聘中,岗位类别丰富,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电气、软件、通信、化学、光学、声学等众多专业,部分职位不限专业。


比亚迪不仅解决了90万位员工的收入问题,更是承载了90万个的家庭的未来和梦想。这份责任与担当,始终伴随着比亚迪的发展与壮大。


或许有人会认为,比亚迪的人才队伍之所以能够逆势扩张,主要是因为企业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但事实上,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从来都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倘若没有“十年磨一剑”,不断加强、加大在研发方面投入的毅力与坚持,比亚迪又怎么可能在汽车行业转型的关键时刻脱颖而出,越跑越快?不过,对于比亚迪来说,成为“超级大厂”也意味着一些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例如人员的考核机制、晋升渠道等问题,特别是在提升“人效”方面,都还需要加强重视、妥善解决。


四年内员工总数涨幅超200%


根据公开资料,与2021年底的29万人相比,比亚迪现在的员工总人数,在四年时间里实现了高达200%的增幅。如今,比亚迪不仅成为了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甚至比第二名要多出40多万人,而且也是国内民营企业人数最多的公司,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厂”。


应当强调的是,比亚迪人员数量的增加并非“盲目扩张”。对比2022年和2023年的人员结构就可以看出,比亚迪的人员结构在持续优化,生产人员占比有所减少,研发和销售人员占比持续提升。其中,比亚迪2023年研发人员突破10万人,仅次于华为的11.4万,研发人员的占比也从2022年的27.3%增长到2023年的29.3%。其中,硕士由7827人增至23706人,同比增长202.87%;博士由590人增至1587人,同比增长168.98%。



正如李云飞所言,比亚迪在积极扩充员工队伍的同时,也为助力大学生就业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比亚迪校招总人数为1.13万人,其中硕博占比67%以上,校招的研发人员占所有校招人数的78%。在2024年校招毕业生中,博士占比10%,相较于2023年校招博士占比的3%,实现了大幅增长。比亚迪高管透露,公司充分尊重每位员工的成长意愿,每位应届生都配备导师,帮助应届生成功转变人生角色。为发现、锻炼、造就技能人才实,比亚迪实施师徒制,以此加快自主培养和发展技能人才的步伐。此外还充分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鼓励员工以发展为目的的轮岗,不断挑战自我,使得每位员工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元


在李云飞公布的数据中,有一个数字颇为引人注目,那就是比亚迪的技术研发人员总数已经达到了近11万人,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这充分印证了在今年6月年度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所强调的:“在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核心就是研发人员。”在王传福看来,比亚迪的优势不在于财报有多少资产、利润,而在于财报上没有体现的10万名工程师“天团”,这才是比亚迪未来发展和持续增长的基础。


同样的,比亚迪的研发团队也始终在不断完善与优化过程中。一方面,比亚迪在努力补足智能化方面的研发短板,走合作+自研两条路。王传福此前透露,公司目前智驾团队已经超过了4000人,其中算法和硬件工程师超1000人,软件工程师超3000人。另一方面,比亚迪研发人员的高学历占比也在逐年提高中。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比亚迪10.28万的研发人员中,硕士2.37万,同比增长202.87%;博士高达1587人,同比增长168.98%,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从2022年的2%提升到2023年的4.5%。


打造更加庞大和优质的研发团队,必然需要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已经涨到了201.77亿元,同比增长42%,比净利润高约66亿元。也就是说,比亚迪上半年平均每天的投入有超1亿元用于研发。截止目前,比亚迪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已接近1500亿元。


数据显示,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8万项,授权专利超3万项。具体到产品方面,比亚迪目前拥有“云辇底盘”、“易三方”、“易四方”、“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刀片电池”、“e平台3.0”、“璇玑架构”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可以说,比亚迪已经构建起了强大的技术“护城河”,这也将成为其应对更激烈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比亚迪推行‘比学赶帮胜’的竞争文化,强调内部竞争和持续学习,以此保证企业人才有不断的内生力,打造良好、强韧的人才生态链和人才高地。”比亚迪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大对人才建设的投入,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才保障,实现业绩“狂飙”


也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为比亚迪实现扬帆出海保驾护航。


比亚迪2022年实现整车销售186.8万辆,2023年跃升到302万辆,今年8月份更是达到了37万辆,同比增长35.3%。与销量同步提升还有企业业绩。公司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6%,净利润同比增长24.44%;尤为难得是,在产品定价不断下沉的情况下,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33%进一步上升,达到20%,表明比亚迪降本增效成绩喜人,产品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员工人数和财务数据的全方位增长,是比亚迪全产业链下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最佳诠释,是比亚迪产能和规模扩张的最好注脚,直观展现了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如此庞大的产业链体系,依靠的正是90万名员工的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保障,在全球市场低迷疲软的情况下逆势飞扬,实现了业绩“狂飙”。


比亚迪的全球化进程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壮大,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世界树立了典范。在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百年变革之际,比亚迪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执行力,引领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未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比亚迪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相信比亚迪将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