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轩
黄奇帆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数字经济的演讲和文章,对产业发展非常具有指导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逻辑
黄奇帆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观点在黄奇帆先生的多次演讲和著作中被提及,为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
在数字化经济的背景下,黄奇帆指出,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在于数据要素的激活和利用。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它将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
黄奇帆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这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这些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组织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迸发的产业集群,是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数字化:黄奇帆指出, 传统产业一旦被数字化赋能,一般至少会有1%-10%的产出提升,平均增长率在5%左右。以100万亿元的工业产值为计,若全面地赋能,就有可能增加5%的产出,即5万亿元。这种资源优化配置后产生的净增加值,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跨境产业互联网,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通过跨国外贸与跨境电商,迅速掌握国际市场趋势,生产出各类产品,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质量
产业数字金融:黄奇帆强调,产业数字金融是传统产业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的紧密结合,可以系统性解决产业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升金融服务的科技水平,并为实体经济带来数万亿规模的成本减负。
金融科技创新:产业数字金融被认为是金融科技经历互联网金融之后的全新发展阶段,聚焦于服务B端产业链,通过技术升级更好地控制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引领全球数字经济竞争
中美数字经济竞争:黄奇帆指出,中美两国围绕数字经济正在展开激烈竞争。我国正面临全球数字经济的激烈竞争与规则博弈,需要依托自贸试验区开展综合集成改革试验,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
算力竞争: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算力水平,对于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更加紧密,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创新持续深化:产业数字金融、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领域将持续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数字经济的实践路径
在实践中,黄奇帆提出了发展数字经济的路径,包括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市场体系、创新数字金融服务等。这些路径旨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
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逻辑和战略路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数字经济的革命性影响
黄奇帆关于“未来已来,数字经济的革命性影响”的观点,深刻揭示了数字经济在当前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将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质量、引领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等方面带来革命性影响。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