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在营造城市老商圈氛围中突出商业街的文化功能,城市老商圈通过环境布局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加明确其空间定位。政府部门围绕城市老商圈的文化复兴设计方案,营造文化氛围和营销环境、综合文化理论以及实践经验,设计系统性的营销策略,进而贴合老商圈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为此,本文以老商业圈传统文化氛围营造为主要内容展开分析,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城市老商圈发展,既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在理论课题研究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推动老商圈文化复兴和设计营销方案落实,以促进城市老商圈的转型升级,实现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经济转型;升级
夏春瑶
(唐山市开平区发展和改革局 河北 唐山 063021)
引言
目前,城市老商圈商业街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为了推进城市老商圈转型升级,具有文化韵味的商业街,政府部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布局城市老商圈,突出当地的人文特色。随着时尚潮流的发展,现代潮流文化元素应用在商业街的发展中,具有特色的全新商业街层出不穷,抢走城市老商圈的大部分客户群体。因此,城市老商业街要与全新的商业街形成异质化产品,提升购物空间文化品位,这需要城市老商业街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进一步突出城市老商圈的文化价值,形成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老商业圈经营模式,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
1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概述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历史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文化与经济转型升级相互渗透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围绕城市老商圈娱乐设施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与周边新兴的商业街形成对比,以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突出老商业圈的文化复兴特色,从而使老商圈具有文化竞争实力,以文化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城市老商圈空间环境设计与传统文化特征相结合,营造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传统商业圈的氛围,以促进文化传承,带动老商圈的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有关城市老商圈的营销理论较为薄弱,大多集中于商业街、商业综合体和历史街区。而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的研究资料较少,因此,本文研究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相关策略,以推进老商圈经济转型升级。针对当前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存在的问题,如缺少文化氛围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从文化复兴氛围营造的角度展开分析,以改进传统文化在城市老商圈人为营造方面的策略,使整体设计风格特点与场所环境相互协调,进而吸引文化素养较高的消费群体。
2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的重要性
城市老商圈是由城市多条老商街集中形成的商圈,既包含传统元素,也包含现代元素。一方面,老商圈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城市老商圈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和文脉的空间载体。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攀升,在城市转型中政府部门关注城市整体经济增长趋势,而忽视了城市老商圈的文化复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部分城市管理者忽视了历史文化遗产,部分历史文化被转移到城郊之外,甚至被拆除,使得城市老商圈的老字号逐渐消失,甚至出现了老商圈面目全非的现象。[1]
随着全球各国和地区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城市老商圈的文化价值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为此,城市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明确老商圈文化价值、文化复兴的重要性,进一步将文化遗产活态利用,从而分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将城市老商圈放在传统现代的经济结构转型整体中予以分析,探讨现代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城市老商圈所发挥的文化价值。[2]
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的目标是将城市老商圈内部的社会、经济、人文全面激活与发展,促进其经济转型升级。整个老商圈发展的主体在于人,内部在于消费者与商户之间形成交往活动。整个商圈内部焕发活力且多元文化融合,在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生活的同时,增强城市文化的识别度和自豪感。城市商圈的商业价值在于建筑物,不动产以及内部商品的经济交换价值所带来的可观收益。因此,对于任何产生经济价值的商品,需要围绕购买力、稀缺性、需求和实用性,突出最大的优势。然而,目前城市老商圈的文化复兴以建筑风格为主,忽视老商圈的文化内涵复兴。从深层次的人文、社会、文化多维角度分析,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可以带动整个商圈经济的活力。
3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设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定律,围绕底层生理生存需求逐步向高层次的社会文化需求趋近,并结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城市老商圈的定位模式要逐步融合传统文化,使商业空间环境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使老商圈空间环境创新得以贴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才能符合城市老商圈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发展要求。城市老商圈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更突出商业街的文化功能。城市老商圈通过环境布局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加明确其空间定位。政府部门围绕城市老商圈的文化复兴设计方案,营造文化氛围和营销环境、综合文化理论以及实践经验,设计系统性的营销策略,进而符合城市老商圈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 [3]
4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与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围绕城市老商业圈的案例予以分析归纳总结发现,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与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是文化内涵薄弱、整体功能定位存在偏差与建筑布局陈旧。
4.1 文化内涵薄弱
不同城市所拥有的地域文化具有差异性。城市老商圈作为城市传统文化的体现,与当地地域文化相关联,而地域文化包含当地的风俗文化、历史文化等,从而营造出城市老商圈的文化氛围,具有地域特征。
在实践中,城市商业圈的整体生活街区风貌、市井风味小吃、休闲娱乐等传统文化氛围较浓厚,其整体发展仍然具有历史时代的印记,忽视了与现代潮流元素相融合。新生代,如00后群体逐渐步入社会,城市老商圈难以满足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不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城市老商圈往往只在节日来临之际,营造张灯结彩的节日氛围,以塑造城市老商圈的地方性特色,缺乏新时代的特征,从而导致消费者的参与程度低。
综上所述,城市老商圈承载着传统的风俗文化、历史文化,但缺乏时代特征,未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根据大众的消费群体的购物喜好而制定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方案,从而忽视了地方性与时代性,导致城市老商圈缺乏地域特色,不具备地域文化内涵,缺乏文化氛围,进而影响老商圈的经济效益。[4]
4.2城市老商圈的功能定位不精准
城市老商圈的商业文化氛围基调、功能业态存在差异性,前期策划不到位,尚未与城市老商圈的经济转型升级联系,没有根据当地消费群体层次、年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予以设计营销方案,尤其是老商圈的店铺功能定位存在偏差,不利于吸引大量的年轻群体,大部分消费者以购物为主,在餐饮、休闲娱乐方面所占比重少。
因此,从城市老商圈营销角度分析,城市管理者需要结合文化复兴突出休闲娱乐与餐饮所展现的区域性优势和浓厚的风俗习惯,综合考虑使得商业街的功能定位更准确。
4.3 城市老商圈建筑布局陈旧,影响其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老商圈的整体建筑布局陈旧影响商圈内部经济转型升级,结合空间整体布局营造文化氛围,常规的商业街布局千篇一律,文化气息较少,部分以复刻的方式展现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场景,既缺乏时代特征,也没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因此,城市老商圈的美陈设计布局要及时调整优化,围绕节日特征与时代特征设计美陈方案,并赋予城市老商圈新的文化内涵。[5]
5 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与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
5.1深度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的定位角度来看,突出传统文化的应用设计具有更加浓厚的文化特色。现代设计与美术设计融合,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互联系,这让商业圈文化氛围具有明确的文化定位与前瞻性,符合城市形象和地方特色。在考量同行竞争的前提下,主题风格独具特色。城市文脉作为老商圈文艺复兴的延续,突出城市形象,营造文化主题,梳理文化脉络,营造文化氛围,以此展示城市整体文化底蕴。在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的过程中,老商圈经济转型升级,个性化的文化特色促进老商圈吸引消费者,增加新鲜感,展现城市魅力,提高老商圈的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6]
因此,城市管理团队设计与时代相符的城市老商圈文化美陈方案,使城市老商圈的整体布局特色展示出新文化、新风尚,在新旧结合的前提下开拓新思路,老商圈的文化定位、复兴营造将更贴切,更符合时代发展规律。
5.2多角度思考,明确功能定位
基于文化复兴角度来看,老商圈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因此,老商圈要在引入新兴品牌店的同时,要对这些商店招牌、布局进行文化创意设计,这样才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当前,部分地区通过聚集创意人才、发展各类文化产业的方式实现经济转型。例如,广州北京路珠海广场定位为世界级商文旅目的地,引入了很多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打造了夜娱新业态,激发老商圈的经济活力。
基于经济转型角度来看,老商圈试图通过多维度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具体包括:一是商务化转型,提升商圈的综合服务能力。例如,城市老商圈引入了智力密集型数字产业,打造员工友好型商务区;二是数字化转型,试图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如杭州西湖区文三数字生活街利用数字技术大力发展区域数字经济,不仅激发了消费需求,还丰富了商圈功能;三是多业态组合型,打造商业生态圈,激发商业活力,如惠州新/老商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零售渠道,连接多元化业态,老商圈还要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加快业态升级步伐,如湖滨商圈利用智慧手段分析消费者需求、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更新定位。
总之,城市老商圈在功能定位时,既要考虑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要坚持数字化转型、多业态创新等,这样才能增强城市老商圈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5.3 环境布局主题情境,具有情感渲染特色
基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城市老商圈的文化复兴。在实践中,城市老商圈的整体设计中加强了对人体感官的刺激,从空间、气味、声音、光线等要素,通过触觉、视觉效果,感知环境布局带来的主题文化氛围,进而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通过引导一系列影响因素,消费者的情绪反应与环境产生共鸣,从而将传统文化所传递的信息融入老商圈的整体环境布局中,代入感更强。例如,借助色彩结合,城市老商圈给人的感官刺激更符合时代特征,以此传递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主题情景,环境视觉效果具有连续性,如街巷两侧。[7]
城市老商圈形成统一的空间布局,从整体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律感,整体风格统一。并在特殊位置增加细节的趣味性,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城市老商圈的空间布局、整体轮廓、色彩层次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感具有层次性。综合考虑空间比例布局,将文化情境主题融入其中。在地面设计中,商业区域内部的地面铺装,如绿植、建筑小品、桌椅凳具等,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范围。对于底界面,如台阶、地面、坡道,侧界面的设计更为突出。在店铺门面综合设计方面,形成连续性的整体规划,如店铺色彩、风格、尺寸等,使商业区域形成连续的整体,商圈整体屋顶、楼板顶层的设计要尽量避免空间过于密集,避免压抑感。因此,消费者群体在室内外感受空间的体验感更好。[8]
顶界面的空间布局要围绕活动主题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城市老商圈传统文化特色的选取与整体室内、室外的布局、材料相统一,使建筑风格符合时下流行趋势。在休闲娱乐场所较多的商业圈,选择独具特色的材料营造和谐的商业街风貌,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具有时代特征。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分析城市老商圈文化复兴与经济转型升级策略,以促进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针对城市老商圈的传统文化氛围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消费者心理需求,深入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与时代文化象征主题相对应。城市老商圈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琳珉, 朱承.老商圈寻到新活力[N]. 浙江日报, 2024-02-18 (002).
[2] 张天元.老商圈的“新”引力[N]. 北京商报,2024-01-25(003).
[3] 涂瀚文.让年轻人爱上老商圈老百货转型“重生”[N]. 中国商报, 2024-04-03 (005).
[4] 刘炜炜, 袁畅, 游璇钰, 刘豪伟.商圈注入潮基因“圈”出城市新活力[N]. 惠州日报,2024-01-15(006).
[5] 凌雪敏, 陈敏锐.江门新老商圈如何“出圈”?[N]. 江门日报, 2023-12-08(A04).
[6] 王旭光.老商圈展现新面貌老社区焕发新活力[N]. 国际商报,2023-08-10(005).
[7] 陆沿任, 李银换.老商圈如何焕发新魅力?[N]. 江门日报,2023-08-10(005).
[8]黄孝东,邹倩萍,陈玉慧.老商街的现代转型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新价值——以太原市柳巷商圈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33(06):67-72.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