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盾征信-信用园区建设研究报告

文/王晨 绿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
2024-09-28

诚信.jpeg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在此背景下,产业园区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很多地区面前的一道答题。


1信用园区建设背景

据统计,我国高新区总数达到169家,GDP占国内总产值的12%,全年税收收入占全国的10.1%,高新区企业占全国企业的38.2%

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用园区建设也成为了各地政府重点推动的工作之一。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园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园区迈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信用园区建设中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要进一步发挥好产业园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就应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园区的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产业园区将信用纳入其发展规划中,指导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2.信用园区建设的意义

产业园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研发等多种要素的高密度集中地,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我国社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信用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有哪些呢?

2.1‌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和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明确信用信息采集、整理、评价、奖惩等机制,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推动企业诚信经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从而提升园区的整体信用水平和形象‌。

2.2‌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信用体系建设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构建长效机制和探索园区综合“立体”监管模式,打造多元化“信用+”场景应用,以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推动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2.3‌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园区的信用建设对于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信用体系的建设能够优化园区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入驻,从而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2.4‌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在园区内加强信用园区建设,可以通过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加大信企业用支持等方式,帮助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5‌引领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在信用经济的大背景下,园区的信用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引领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3.信用园区建设的不足

概括而言,信用在园区建设中具有提升园区整体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但是,我国信用园区建设仍存一些问题和不足

3.1统筹不足,缺乏顶层设计

由于园区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指导,导致各地区的信用园区建设处于散乱状态。园区信用建设既有其独特性,不能照搬当前的信用建设顶层设计

3.2信用建设体系缺乏导向性和分类指导

国家层面缺乏对园区信用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分析等方面的方向性指导,没有统一的信用分类评价标准,导致各地自行其是,标准不一

3.3信用专业人才稀缺

具备信用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分析等专业性人才十分稀缺,园区信用建设的现状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开展此项工作,这也是信用园区建设方面存在的一种实际情况和窘境

3.4资金不足征信难

信用市场没有形成,园区信用数据来源单一,数据市场价值不大信用机构主动参与信用园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又由于信用园区建设资金不足,导致投入到园区信用建设的财力有限,信用园区建设任务道阻且长

3.5社会参与的空间严重不足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社会参与的空间有限,严重挫伤了社会参与积极性,也必然影响到社会参与园区信用建设的积极性


4.信用园区建设建议

探讨打造新型信用园区发展模式,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实力,全面优化园区的营商环境,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信用机构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推动形成信用园区建设的合力

4.1加强顶层设计

信用园区环境的营造需要通过立法来推动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设计出既适合全国园区共性特征、又适合当地园区差异性特征的园区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服务体系。

4.2建设统一标准

园区信用标准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是摆在信用园区建设面前的一项课题,需要下大力气梳理信用园区建设的各个环节,在总结现有园区信用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有规可循的共性部分,彻底梳理信用园区建设的思路,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园区信用建设标准。

4.3技术与人才储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同样,大数据信用服务和监管,也为园区信用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基于大数据的信用+园区”“信用+监管的应用,可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人才的培养、储备、引进、借助外脑和技术力量的外部支撑,也是园区信用建设的重要一环。

4.4市场化之路探索

信用园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除了有关部门积极申请经费外,可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尝试“以政策换服务”模式,走出一条园区信用建设的市场化服务之路。

4.5社会力量参与

园区信用创新要规模效应,各园区之间应该进行信息共享,建设统一的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更要全面理解信用管理,不仅要注意外部企业征信服务机构的功能,也要注重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的完善。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社会、信用机构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了合力推动信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5.结论

在当前信用经济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园区的信用体系建设,将会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力。信用园区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凝聚社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建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