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上市,不仅是其科技力和商业力突出的证明,更是高阶智驾迈向“普及化” 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面对市场的重大机遇,与地平线等优秀的产业公司合作便 成为品牌们的不二之选。
文 / 阅夜
高阶智驾将不再只是高端车型的标配!国家 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 30 万元以上新能 源车高阶智驾配备率已近 100%。如今, 高阶智驾 软硬件正装载上更多价格段的车型,智驾平权或 将提前到来。
10 月 24 日,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股票代 码 :9660.HK)正式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募资总额达 54 亿港元,成为港股今年最大的科技 IPO。根据灼识咨询,自 2021 年起,按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地平线是首家且每年均为最大的 提供前装量产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 决方案的中国公司。
看来,此时地平线上市,不仅是其科技力和 商业力突出的证明,更是高阶智驾迈向“普及化” 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1. 做行业的技术基石
为什么说地平线的发展与高阶智驾行业密不可分?首先需要被指出的就是这家企业作为行业 技术基石的作用。
2015 年创立之初,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 凯就曾表示 :“我们要抓住的不是一两个机会,而 是一个趋势, 我们要做的是机器人时代的英特尔。”
彼时,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大批的资 本已经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在交通方面的应用,从 而造就行业生长出不少明星企业。当时,余凯的 这句壮语显然无法激起太大的水花。然而,地平 线似乎从未忘记这句誓言, 一步一个脚印地用行 动证明了自身的战略正确和技术实力。
在当时,行业都对造芯片避之不及,而地平 线却选择了这条门槛更高的商业之路——深度学 习算法 + 用于终端设备的智能芯片,也正是这一 战略,让他们得以脱颖而出。
2019 年 8 月,地平线宣布量产中国首款车载 智能计算方案“征程 2”,实现了芯片可以成规模 地以前装方式登上量产车的突破 ;2020 年,首发 搭载“征程 2”的长安 Uni-T 上市,并成为月销 过万的爆款车型。
2020 年 9 月,地平线正式推出行业首款支持 8MP前视ADAS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3”;次年, 这款芯片正式实现了量产装车,理想汽车 2021 款 理想 ONE 成为它的首款搭载车型。
2021 年 7 月,地平线发布中国首款百 TOPS 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 5”,一经出世就在理想 L 系列、比亚迪汉荣耀版等热门车型上量产。就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还进一步宣 布,已经成为地平线最新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 程 6”的首批量产意向合作伙伴。随着今年 4 月 地平线 6 款征程系列计算方案和高阶城区智驾解 决方案 SuperDrive 的推出, 比亚迪和上汽集团、 大众汽车集团、理想汽车、广汽集团、深蓝汽车、 北汽集团、奇瑞汽车、星途汽车、岚图汽车等一 起成为首批量产车企。
从这些明星车企和 Tier1 厂商的拥趸,就不 难看出地平线的产品创新迭代,对我国智能驾驶 行业的发展有着怎样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打开智驾量产时代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地平线已凭借其突出的 技术能力,跃升为首家且每年均为最大的提供前 装量产 ADAS 和 AD 解决方案的中国公司。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 年地平线凭借征程系列计算方案,以 28.65% 的 份额位居市场第一,覆盖低、中、高阶全场景智 驾量产需求 ;同时,地平线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前 视一体机计算方案市场(L2 ADAS)以 33% 的份 额领跑,超越 Mobileye 跃居榜首。
以去年全年数据来看,地平线也是唯 一 与英伟达“平分秋色”的企业。2023 年,在 NOA 计算方案市场,二者合计占比进一步扩大 至 84.48% ;地平线全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 35.49%,是唯二呈现市场增幅的供应商。
可以说,地平线在高阶智驾走向大规模量产 的阶段,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它以 Tier2 的身份为众多车企和 Tier1 厂商提供了强力支持。 9 年间,它旗下的征程系列出货量已超过 500 万片, 赋能超过了 110 款量产上市车型 ;同时,其解决 方案已经被超过 30 家车企采用,合作定点车型超 过 230 款。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与中国、日本、欧洲 等国家及地区的顶尖 Tier-1 也已达成量产合作, 成为国际 Tier-1 布局中国的首选战略合作伙伴。
为什么地平线可以完胜 Mobileye ?这要归 因于它已将自己打造成了“中国智驾产业的最大 公约数”。
看来,地平线应被称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宁德 时代。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力,宁德 时代就为行业造电池 ;底层硬件(芯片)和自动 驾驶软件是智能驾驶产业的要塞,地平线就专攻 这块要地。虽然二者都选择了前期研发投入高、 技术门槛高的方向,但往往就是他们这样的企业, 能在根本上推动产业大跨步向前发展,并伴随产 业成长收获巨大的上升空间。
深入分析会发现,二者在多方面也都有着相 似之处,首当其冲,就是优秀的本土服务能力。 正如行业人士分析,虽然英伟达可以提供成熟 的 CUDA 生态、相对完善的技术文档和工具链支 持,但地平线更擅长在物理距离上贴近客户,当 Tier1 和车企遇到工程问题时,他们可以派驻一 大批技术人员连轴转地驻场工作,单这一点就是Mobileye 等企业难以实现的。
其次,作为优质产业服务商,地平线和宁德 时代一样具备非常灵活的商业模式和出色的软硬 件实力。例如,他们非常擅长凭借 OEM 客户的 提名已定点车型上量来扩大解决方案的部署,以 此来稳定在手订单 ;截至 9 月 30 日,其已获得 290 款车型定点,并累计有 152 款车型达成 SOP。 今年,地平线发布的软硬结合全场景智能驾驶解 决方案,无疑也是给车企提供了一个高阶智驾量 产的最强打法。
3. 上市 :一个全新的起点
翻看智驾明星地平线的履历可以看到,它令 人瞩目的还不止于量产成果, 过去几年, 地平线 的收入也实现了持续增长。
数 据 显 示,2021 年、2022 年、2023 年、 2024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人民币 4.67 亿元、 9.06 亿元、15.52 亿元、9.35 亿元, 其 2021 年到 2023 年 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82.3%。2024 年上半年的收入达到 9.35 亿元,超过 2022 年的 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151.6%。
与此同时,地平线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 水平,毛利由 2021 年的人民币 3.31 亿元增至 2022 年 的 6.28 亿元, 并进一步增至 2023 年 的 10.94 亿元, 分别拥有 70.9%、69.3% 及 70.5% 的毛利率。2024 年上半年毛利达到 7.39 亿元, 同 比增长 225.99%, 超过 2022 年全年的毛利, 毛利 率也提高到 79.0%。
可以说,多方面的表现都足以印证这家智驾 科技公司的能力。但如果从高阶智能驾驶的发展 趋势看,上市并不是地平线的终点,而是全新的 起点,它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数据显示, 2023 年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 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已达 619 亿元,预计将以 49.2% 的复合年增长率在 2030 年增长至 10171 亿 元 ;其中,中国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 决方案市场规模达 245 亿元,预计将继续以 49.4% 的复合年增长率在 2030 年进一步增至 4070 亿元。 根据销量计算,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 高级辅助驾驶、高阶自动驾驶市场。
而在此光明趋势下,地平线不仅有着资金、 技术、服务等诸多不可替代的先发优势,更是手 握着重拳产品。
在 9 月 底 的 2024 世 界 新 能 源 汽 车 大 会 上,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就展示了其 Horizon SuperDrive ™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简称 HSD)在全国范围内 12 座城市进行系统泛化能力 的挑战测试成果。
从展示的 HSD 泛化路演视频中可以看出,无 论是在重庆的急弯狭坡、西安的窄道古街,还是 大同的连续环岛、苏州的青石板路、广州的人车 混行,HSD 系统都显示出了极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它可以快速通过复杂的路口,也可以丝滑 地避让车辆和行人,这样的表现再次聚焦了行业 的目光。
要知道城市高阶智驾, 一直是难以攻克的行 业难题,但是 HSD 却捅破了这道天花板,助力地 平线一举拿下了城区智驾市场的门票。
在 2025 年这一关键竞争年之前,地平线拿出 了征程 6 系列和 HSD 两大“杀器”,就是它在高 阶智驾下半场竞赢的最大底气。具体而言,以征 程 6 旗舰版搭配 HSD 打造出软硬协同、极致高效 的高阶智驾样板间,不仅可以让地平线成为好用 的城区 NOA 产品加速量产普及的推动者,更能让 其灵活开放全栈技术能力,助力产业研发与交付 效率提高,迈向高阶智驾终局。
在全球智驾市场的井喷时代,每一个车企都 希望能够在产品技术侧实现卓越的表现,但苦于 不具备充足的资金、时间、团队,像特斯拉和华 为一样去自研全栈智驾。面对市场的重大机遇, 与地平线等优秀的产业公司合作便成为品牌们的 不二之选。
特别是,随着“软硬结合”城区高阶智驾方案 步入量产,这一产品体验也将成为消费者的重要考 量,或将促使地平线在高阶智驾普及化背景下,更 进一步成为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企业。
审核:刘 坤
责编:王世明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