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产业助农的最大意义, 是探索出了二三产业反哺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之路,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也同样是在履行“先富 带后富”的庄严承诺。
文 / 小新
由农耕文明发展而来,我们对于乡土总是有 一种朴素的情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这样 阐述中国人的乡土性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 是乡土性的”“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 如今,粘在土地上的中国农民、中国农业步入新 的发展阶段。
现代社会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基调,新时代背 景下如何让二三产业更好反哺第一产业?如何让 农民更多分享到发展成果?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近期,央视农业农村频道纪录片节目《共富经》播出了一期广西茉莉花专题。讲述农夫山泉如何 带动当地花农增收致富。值得注意的是, 这不是 央视第一次报道农夫山泉助农。7 月份《经济半小 时》报道农夫山泉赣南、新疆助农,8 月份央视《对 话》栏目专访钟睒睒,也把焦点放在了助农上。
两个月时间内,农夫山泉农业建设被官方媒 体密集关注颇具深意。
1. 小小茉莉花,也能生长出大产业
广西横州是个风景秀丽、历史人文气息浓郁的城市,宋代词人秦少游、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都 曾历游此地。如今,横州作为世界茉莉花都,有 着世界上最大的茉莉花、茉莉花茶生产基地。
2023 年 7 月,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一行前 往横州考察,发现当地的茉莉鲜花收购价格只有 20 元 / 斤,而大多数时候都卖不到这个价格,有 时候还卖不到 10 元一斤。
茉莉花卖不上价,有深刻的产业原因。
原来横州茉莉花产量很大, 但农民处在产业 链的最底层,缺乏议价能力,再加上市场端需求 稳定,就形成当地的茉莉花产业虽然规模大,但 很难产生附加值的现象。
“以前花价低,在家的年轻人是不去摘的,收 入太低,几十斤花去(卖)是 7 毛钱一斤,30 斤 花就(卖)得 21 元钱。”《共富经》节目里,横州 校椅镇石井村村委妇联主席雷水平对记者表示。
当地的茉莉花产业发展之初,花农大都依靠 传统经验种植,产量很低,再加上缺乏销售渠道、 本地的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等原因,花农很难只靠 种花来养活一家人。
如今,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的话总共是有 40 斤的茉莉花,总收入 的话差不多 1500 元左右,每个月大概下来的话是 有个 2 万多元、3 万元钱左右(的收入)。”央视节 目里,当地的花农表示。
“今年花价突破了 40 多元钱一斤。”花农农小 英对央视记者说, “很多人房子都建起来了,家里 小汽车也买了,茉莉花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益。”
无糖茶饮料市场的快速增长,促使茉莉鲜花 需求大增,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等产品的带 动,无糖茶饮市场的增长带动了下游产业对茉莉 鲜花的需求。数据显示, 2022 年—2023 年农夫山 泉茶饮料增长率达到 83.8%。
于是,农夫山泉决定在横州建立茉莉花茶干 茶生产加工基地,参与茉莉鲜花收购和干茶自主 拼配加工,并且与当地企业合作, 深入收购优质 茉莉花,以及窨花等产业上游。
农夫山泉到来的短短两个月,横州茉莉鲜花 市场价格就首次达到了 40 元 / 斤的历史最高值, 是 2023 年 7 月鲜花价格的两倍。按照一位花农平 均一天能采摘 30 斤茉莉鲜花测算,当下每位农户 一天的收入就能够超过 1000 元。
“我当了十七年农民, 最了解农民担心什么?” 钟睒睒说。农民出身的钟老最担心的“谷贱伤农”。 如今,产业带动之下,茉莉花农收入有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
龙头企业深入到茉莉花产业,带动的不仅是 花农收入增长,更是一次价格牵引下的“茉莉花 产业升级”。
广西横州茉莉花产量占全国的 80%、全世界 的 60%。根据横州官方数据,横州目前形成了世 界上最大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产基地。农夫山 泉以价格为引导, 培育起产值达 162.9 亿元的“大 产业”。
“农民富中国强”。
在央视播出的《对话》节目中,钟睒睒点出 产业助农的深刻价值。
农夫山泉产业助农的价值,不仅在于助力横 州当地农民增收、产业发展, 也在于带动更多地区、 更多农民找到一条致富之路。
不仅是横州助农,今年 7 月央媒报道,在赣南 和新疆,农夫山泉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脐橙和苹果。
在赣州,当地的脐橙不适合榨汁, 为了履行 和农民的协议,农夫山泉攻克柠檬苦素的问题 ; 为了解决由于病害问题引发的产量缩水,农夫山 泉又与黄龙病作斗争。
2023 年,赣南脐橙遭遇霜冻, 一些采购商趁 机压价,农夫山泉逆势而行,额外增加采购量 1.3 万多吨,解决了 300 多家农户困难。
在新疆,农夫山泉多年来和当地农户签订收 购契约,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收购苹果。“农夫 山泉是有良心、对农民有感情的企业。来自新疆 伊犁的苹果种植户这样评价。
振兴新乡村, 本质是要振兴产业, 以二三产 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农 夫山泉创造出了助农的“农夫模式”,以价格作为 牵引引入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为农业的现代化探 索出了一条新模式,这其实也是完善国家农业农 村发展战略中重要一环。
由此, 也就不难分析背后的原因 :第一产业 要升级要发展,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增值是振兴农村的必由之路。
2. “硬核”助农的意义,不仅仅是乡土的 传承新时代,农业生产有了新发展。
如今,横州当地的茉莉花种植面积超过 13 万 亩,年产茉莉鲜花超过 10 万吨,鲜花产值达到 35 亿元,茉莉花茶加工产值 99 亿元,深加工产 值4.5 亿元。以农夫山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的到来, 又将给当地的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茉莉花不光直接带动当地产业,还间接带动 旅游、交通、物流、食宿等第三产业链路。
农夫山泉“硬核”助农,带动的不仅是农民 致富, 更是带动了一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一点 意义重大。
实际上,投身助农的企业并不是只有农夫山 泉一家, 可为什么农夫山泉能做得这么成功?核 心原因可能在于,农夫山泉探索出了一条需求驱 动的市场化产业升级之路。
农业产业要可持续地升级, 一定是用经济手 段做牵引,用产业投入拉动地区农业经济正循环。 农夫山泉从消费市场切入,进而带动产业需求, 使得农业的产业化程度更高了,这本身就是一条 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更有意义的一点是,这条成功的路径是可以 被复制的。
一方面,农夫山泉的“硬核”助农,最大价值在于产生示范效应。
农夫山泉在广西横州交出的这份产业助农成绩 单,本身就具有示范效应,能够带动更多的民营企 业参与到联农带农、帮助农民致富的事业中来。
民营企业的意义,不仅是创造经济价值的单 位,也在于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组织。由此来看, 助农兴农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
另一方面,农夫山泉的经验表明,企业助农 这件事,其实是双赢的。
对于企业来说,巩固了上游产业的供应,有 了高质量的原材料输入,终端的产品品质也就更 有保障。所以,这样的产业助农中,企业、农户 是双赢的。只有达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 企业、农户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助农才有意义, 才能持久。
现实意义之外,企业助农的本质是一种传承。
助农的最大意义在于乡土文化的传承, 在于 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对土地的热忱。“我本身就是 农民,所以我对农民是有特殊感情的。”钟睒睒在 央视《对话》节目里说。
上一代的企业家,很多出身于农民扎根于农 村,对于土地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正是这样的情感, 使得助农这件事儿有了更多的“使命感”。这种“使 命感”,其实也是对于乡土精神的一种传承。
“农业的盈利有边际效应, 一个公司要看整体,并非每样都要赚钱, 一定要有战略性的亏损培育 项目。”钟睒睒说。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勤劳勇敢、勤俭节约 的乡土精神也是刻在每一位中国人骨子里的乡土 精神。当下时代,这种精神更应该被传承。
产业助农, 不仅是一种乡土的传承, 在如今 也有更多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中 国社会从以农业为支撑的经济结构, 转变为经济 规模庞大的现代社会。这个过程中,农业、农村 付出了巨大的沉没成本。
如今, 二三产业飞速发展, 究竟该如何反哺 第一产业?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 农夫山泉产业助农的最大意义,是探索出了二三 产业反哺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条可持 续发展之路不仅是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也同样 是在履行“先富带后富”的庄严承诺。
这么多年,我们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有目共睹, 我们不缺优秀的公司,但需要更多真正有担当的 企业,这是每一位中国企业家的使命所在。
如今,农夫山泉在这条承担使命的道路上已 经走了很远, 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向这 条共同富裕之路。
“只要方向对, 前面这一段路不怕长。”钟睒 睒说。
审核:刘 坤
责编:王世明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