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早布局 AI 技术的巨头企业, 百度在过往的十余年间打下了牢固的 AI 地 基。而且直到今天,百度依旧在底层大模型的建设上不断进行着迭代。
文 / 小芸
9 月 25 日,在 2024 百度云智大会上,为期 三个月的百度“文心杯”创业大赛 · 第二季落下 了帷幕,历经层层筛选, 一批优秀的 AI 应用崭露 头角。这些企业建立在 AI 基础设施的快速迭代中, 以百度为代表的大模型厂商们,则在其中扮演着 日益重要的角色。
大模型 AI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大模型技术的 升级迭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在带动行 业应用向前。以百度为首的大模型厂商们都明确 的一个共同目标是 :大模型作为底座, 正在将前沿技术落地到产业场景,创造真实价值。
产业链落地应用迫切需要迎来一场爆发。作 为创业者、开发者和客户的合作伙伴, 百度一直 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全球 AI 原生应用的繁荣,共创 大模型生态。其中,尽管业界尚未形成共识,但 百度却坚定地认为,智能体才是 AI 原生应用的核 心发展方向。
本季文心杯创业大赛致辞中,百度创始人李 彦宏如此形容智能体 :智能体相当于 PC 时代的 网站和自媒体时代的账号,它最明显的特点是门槛足够低,谁都能上手,天花板又足够高,可以 做出非常复杂、非常强大的应用。
于是,以智能体为矛,百度正在打造大模型、 终端与用户之间的全新桥梁,而“文心杯”创业 大赛中所评选出来的创新 AI 及其背后的创业公司 们,正在与百度一起,让智能体的飞轮转起来。
1. 智能体,AI 落地产业的一把钥匙
从 AI 大模型发展迅猛到“百模大战”激战, 如今大模型正从“拼参数”走向“卷应用”,各行 各业都在探索应用的新载体,这是必然的趋势。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成熟,应用落地才是衡量技术 价值的关键因素。而且应用才是技术商业化的重 要路径,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直接的回报。
相比底层大模型的投入高、技术要求高,应 用创业门槛更低,且市场更大。拥有基础 AI 模型 的公司无法通吃 AI 应用市场,也就是说,这个市 场迫切需要创业者的参与。
根据量子位智库预计,2024 年我国 AIGC 应 用市场规模达到 200 亿 ;2030 年,我国 AIGC 应 用将成为万亿规模市场,五年(2024—2028 年) 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30%。
在 AI 应用这个市场中,大模型厂商要做且应 做的事情是,帮助创业者打破大模型技术落地障碍,这也是百度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对于创业者而言,创业者使用第三方基础大 模型做自己的应用, 可以实现低成本创业。对于 百度这样的大模型厂商而言,越多创业者使用百 度的 AI 大模型制作 AI 应用软件, 则意味着可以 与百度一同打造 AI 应用生态。
从创业者和行业生态的立场出发,百度一直 都在尽可能地降低 AI 应用的创业门槛, 而 AI 智 能体是核心方向之一。
简单来说,AI 智能体是一种具有一定自主性 的软件或硬件实体, 具备感知、决策、行动等能力。 此前李彦宏接受采访时曾如此描述智能体低门槛 和强效果的双重特性 :“今天大多数 AI 原生应用, 你都能用智能体的方式做出来,而且它门槛足够 低,可能连编程都不用。”
一个可以印证智能体效果的数据是,今年 6 月,百度曾推出“高考智能体”,试图满足不同考 生的个性化需求, 帮助他们选择大学和专业。数 据显示, 高考后, 此智能体的日活跃用户峰值接 近 200 万。
由于门槛足够低,且效果足够好,目前在百 度开发智能体的商户已达 1.6 万家,覆盖教育、 法律和 B2B 等行业。如今,AI 应用的创业者们逐 渐意识到,智能体就是 AI 落地产业的一把“钥匙”。
在今年“文心杯”创业大赛中,就有超过 60% 的 参赛团队聚焦在智能体的应用上,超过 30% 参赛 团队没有专业程序员。
为了更好地帮助创业者们用好智能体这把“钥 匙”,当下的百度正在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进行 扶持,降低开发者的门槛,推动 AI 智能体生态的 完善。
2. 让 AI“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 百度云智大会上, “文心杯”创业大赛 第二季结果揭晓,近 1600 个参赛项目经历层层评 审选拔后,最终有 8 支团队进入复赛。
8 个获奖项目覆盖了电商、社交、文娱、教育、 医学、金融、设计等多个行业,虚拟角色社交互 动平台 Kotoko 就是其中之一。
Kotoko 成立于 2023 年, 主打 AI 社交, 建 立在AI-Native 社交游戏(类 AI 版模拟人生)之上, 在这里用户可创作个性化 AI 角色。Kotoko 创始 人、CEO 乔海鑫表示,Kotoko 提供的是虚拟社 交的体验,AI 技术是背后的底层能力。
乔海鑫和团队在探索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在 社交的关键环节中,如何开启一段关系的破冰、 一场对话、一次活动,都能具象化成为一个智能体。 也就是说,在 Kotoko 的产品底层逻辑中,智能 体是角色构建、环境构建,以及角色互动的载体。 最终, 一个个智能体之间的连接,搭建了游戏的核心玩法。
Kotoko 底层建设的智能体与百度所搭建的 智能体开发生态相契合。乔海鑫告诉媒体,未来 Kotoko 和百度就会在智能体上展开合作。
诸如 Kotoko 一样的创业公司,当下都在百 度的智能体生态中探索。为了帮助创业者,百度 一直在完善智能体的技术和商业基建。
2018 年底,百度就开展了大模型技术研发, 2019 年 3 月正式发布文心大模型 1.0,今年 6 月 百度发布了文心大模型 4.0 Turbo。为通向产业应 用场景,百度为企业进行智能体等 AI 应用研发持 续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 裁沈抖在 2024 百度云智大会上提到,当下大模型 以及配套的算力管理平台、模型和应用开发平台 正在成为新一代的基础设施。
其中,文心智能体平台正是百度为创业者所 打造的智能体应用“创造工具”。在智能体开发逻 辑上,百度智能体平台将开发门槛降至最低,基 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丰富的 AI 应用场景支 持和高效的开发工具降低开发门槛, 已经能够实 现“一句话开发智能体”。
据 QuestMobile 最新报告,百度文心智能 体平台已成为具备商业化能力的智能体创作平台, 也是功能最全面的平台,支持知识库、工作流、 语音、不同模型、插件、互联网搜索、数字形象及商业化等能力。
所以, 在这次比赛中, 不仅是 Kotoko 等获得 奖项的项目能够得到百度的支持,在更多初创项 目中,百度的生态化能力已经成为创业者们的底 层助力。
当底层助力被泛化,智能体也就去掉了门槛, AI 则能真正地开启从“神秘”走向“现实”的通路。
3. 从技术到生态,再到商业化
早从 2013 年开始,百度就开始布局 AI 相关 的技术,作为中国最早布局 AI 技术的巨头企业, 百度在过往的十余年间打下了牢固的 AI 地基。乔 海鑫告诉媒体,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技术实力已经 不容置疑,而且直到今天,百度依旧在底层大模 型的建设上不断进行着迭代。
但这并非百度的全部, 如今百度正在深入各 行各业,赋能智能体的全生命周期。依托于百度 搜索的力量,百度正在将开发者所打造的智能体 分发到用户的需求点上。
百度 Q2 财报显示,2024 年 6 月, 百度 APP 的月活跃用户达到 7.03 亿。依托于海量用户的百 度搜索,分发触达用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于是, 在此基础上,百度为创业者们构建了以搜索为代 表的天然智能体分发池。据了解,文心智能体平 台不仅支持智能体在文小言 APP、贴吧、小度等 百度域内的多端多场景分发,也支持智能体通过 API、SDK 等模板化接入形式,打通独立 APP、 微信小程序和站点等百度域外场景。多个数据证明了百度智能体分发的广泛度。 今年 8 月,百度智能体的日均分发量已经突破了 千万,其中文小言 APP 作为重要的分发场域,月 活跃用户已超千万。这是百度独有的能力和特点。 在商业化层面,它能够通过搜索的变革力量,让 更多的智能体被用户看见。
同时,对于百度而言,随着智能体生态的进 一步丰富,智能体将具备更好的协作能力,智能 体投入到场景协作中,它们有望进一步实现“进 化”,而这也是搜索变革的关键力量。
在乔海鑫看来,百度生态体系下的创业企业 可以在商业化、技术等领域获得足够多的支持, 正带领创业者们进入一个新的生态中。
从 AI 大模型热开始, 百度一直在为下一个 AI 时代铺路。
一方面主动引领技术突破,另一方面也主动 通过“文心杯”创业大赛寻找更多的“志同道合 者”,从技术、产品、发展战略、资本合作等方面 给予他们长期支持,为更多的创业企业找到“超车” 机会。
更明显的特征还在于,相比第一季,第二季 “文心杯”创业大赛的创业者数量剧增,创业者参 与创业的方向也越发多元,团队也呈现出“年轻 化”“精英化”的特征,大量的优秀创业者在此聚集。
也许这正是百度在“All in AI”时代的关键里 程碑 :在代际性的技术机遇下,随着大模型原生 应用生态的建设,它将开辟一个智能体红利爆发 的新时代。
审核:刘 坤
责编:王世明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