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剪纸非遗价值

2024-11-21





黑色长卷清明上河图(陈林作品)


文/陈林(蔚县宏宇剪纸有限公司董事长)


剪纸的文化传承价值,是在继承先进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陈出新,不断使剪纸非遗得到继承,还能继续得到发展和丰富。


依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历史传承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民族精神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生活智慧价值、科学认识价值、哲学思维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经济开发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但对这些价值如何去判断和认定,下面将按照价值和价值观的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历史传承价值


剪纸的历史传承价值,首先要从历史价值去认识,剪纸历史价值就是历史留存下来的过往价值,是指对剪纸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或者本身就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意义,以及对研究、认识剪纸历史具有帮助。如1959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期的剪纸实物残片,其中5幅交尾对马、对猴、对蝶和几何形团花剪纸。又如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唐代忍冬形剪纸,现藏于印度新德里博物馆。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五代时期双鹿与塔剪纸,以及自唐代就把剪纸应用于印染花版、漏印模版、刺绣底样,宋代把剪纸用于装饰的陶瓷贴花、窗花、喜花、礼花、门笺等。这些都可以反映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与艺术发展水平,就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如果现在能够收藏到不同历史时期留存下来的剪纸,不仅具有文物价值,而且对历史某时期的研究工作具有意义的价值。


当代传承价值,应该是在尊崇剪纸历史价值的基础上,用以继承出新和传承创新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剪纸工艺与艺术发展水平,让消费者得到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和价值感的整体性传承,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消费的需要,从而推进非遗价值的真实性、整体性、延续性和持久性传承发展,体现其当代价值。


二、文化传承价值


剪纸的文化传承价值,是在继承先进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陈出新,不断使剪纸非遗得到继承,还能继续得到发展和丰富。剪纸传承可以通过适合“教育教学、研学体验、收藏研究、保存展览、文化交流或宣传推广、个人爱好或自我实现”等传承方式,来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与弘扬。而传承价值,应该是通过提升剪纸工艺与艺术创新发展,达到当代审美消费和生产性传承保护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并以文创产品和项目的开发,来促进剪纸市场消费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的根本与源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是其赖以生存、延续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它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当代传承的目的,是延续中华文明精神特质、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工匠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弘扬其当代价值。


三、民族精神价值


中国剪纸从考古发现的物证追溯,距今有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中华文明文化的持久性发展元素,并一直延续传承到了今天,成为中华民族最具普遍性、多民族性和持久性的活态文化典型。于2006年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盛世九鱼图(陈林作品)


剪纸的多民族传统,不仅反映在民俗使用功能和文化形态上的丰富多彩,也反映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艺术追求的共同精神情怀,尤其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情感表达与精神寄托、愿景期待与精神呵护,都想要有一种文化去承载和艺术来展现,剪纸正符合人类生产生活与精神相容一体的文化特征和艺术形式。


从剪纸的个性化艺术发展方向,到大众化艺术的发展空间,都有着人类生产生活与民族精神相融合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民俗文化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文化发展共识。无论是从文化内容、艺术语言、工艺方法、构图思维和色彩搭配,都是以视觉识别的艺术形式去满足人们对生活情感的表达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


从历史上的剪纸用途可以看出,它融合了人类群体生活方式、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情感、科学态度、风俗信仰等和谐文化心愿;也融入了人类文明的精神特质、价值观念、气质情感、思维习惯、生活风习、文化理念和文化意识的生存生活智慧,保持着中华民族早期文化思维和叙事方式的特征,满足了人类生活信仰和文化精神需求,极大体现了民族精神价值。



寿代牡丹四屏(陈林作品)


四、社会和谐价值


剪纸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明意识、民族情感、家国情怀的和谐文化象征。是一种渲染环境与融汇和谐文化的情感艺术,它无论是在社会处以经济强弱或时代变迁,也无论人们贫富贵贱、喜怒哀乐或文化层次与艺术欣赏水平的差异,都有它适度的艺术方式和工艺方法去满足人们的生活文化需求。


剪纸从用于巫术、宗教或民俗窗花、喜花、门笺的使用性分析,剪纸有着东方人类早期护符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所相互连接的生态文化和艺术发展元素。从剪纸艺术语言的发展形态分析,剪纸有着人类生存信仰与文明发展的文化共识,具有民族或地域性的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也有着人类始初生存心灵的生活方式,蕴藏着人类生存文化的简朴、直白、本能、粗犷和刚毅的工艺性格,也蕴藏着人类生存文化的直接、自然、纯真和朴实的艺术情感。在以语言勾通和文明共识的文化生态发展关系上,剪纸有着通俗易懂、和谐自然及情感丰富的人性化语言,也有着人类文明共识与进步文化的自然发展规律。在文化上保留着远古文明信仰原型和古老生命主题符号的象征,在艺术上保留着人类生活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初心及情感,在工艺上保留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心境及情怀。


剪纸在历史上呈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与个人文化修养融合的喜庆艺术,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信仰与个人精神生活需求的祥和艺术,从以表达喜庆、吉祥、祈福、惜福、纳财、贺寿、升腾、平安的祝福文化内容,以象征爱情、情感、友谊的社交文化内容,都应该能体现出社会和谐价值。


五、生活智慧价值


剪纸自唐代应用于印染花版、漏印模版、刺绣底样,到宋代用于装饰的陶瓷贴花、窗花、喜花、礼花、门笺、顶棚花、炕围花等,被人们普遍作为生产生活中的一种艺术,用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美化,烘托节日节事活动气氛与意图,以及丰富生活情感与精神生活。


如春节贴窗花、婚庆贴喜花、礼品贴礼花、庆贺生子在“喜蛋”上贴的剪纸等,这些妆点出来的喜庆贺彩场景,无比会让人们感受到振奋、祥和与喜悦。又如在我国各地用于服饰、鞋帽、枕头上刺绣的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等,曾出现过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形式或地域文化艺术风格。从诸多传统剪纸图形表示不同民族文化信仰和生命主题符号象征去看,剪纸是以其独特而普遍的观念性艺术语言去满足人们生活信仰和精神情感的需要,隐喻着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本源生命哲学内涵,并始终处于人类文化与生活的发展之中,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是人类生存心灵对视觉图形的叙事方式,也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休闲娱乐、调解心态、缓解压力、消解浮躁、调整思维、疏通情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增强耐心和调节情绪的一种工艺美术,以及亲近人们的情感、连接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的意志、改善人们的心智的祥和艺术,应该存在着一种生活智慧价值。


六、科学认识价值


剪纸是人类早期创造的一种工具与方法的工艺思维,也是人类早期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科学认识,随着所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用途所创造出的一种工艺手段。后逐步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出现,以及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形成了大众文化认同和大众参与的民间工艺美术。


剪纸有着使用范围广泛、文化融合性强和工艺应用频繁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生产生活、文化信仰和民风习俗相处关联,对民族工艺和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极大体现了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智慧和科学发展思维。


从剪纸方法可以看出,方法是人们依据于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客观规律的主观运用。有效而成功的方法之确立,就不仅要依据客体的状况和可能,还必须依据主体对自身需要的认识,以及自身能力的认识。方法不仅包含着关于客体的各种知识,还包含着对主体和客体之间价值关系及与之相应的主体活动目的的认识,包含着对主体实现目的的具体途径和相应工具的认识。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这就说明剪纸非遗存在着科学认识价值。


七、哲学思维价值


剪纸无论是用剪子剪,还是用刻刀刻,其工艺方法与构图方法都包含着哲学思维。如用剪子剪的剪纸,是以逻辑思维和几何原理,运用视觉传达和心象造型观念的写意手法,对物象进行以形象和抽象的艺术构图,其工艺哲理和艺术形式都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力,有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空间发展,也有助于调整人们的记忆思维和智慧能力的增强与扩大。如用刻刀刻的剪纸,是一种以刀代笔的直入刻法,具有精雕细琢、造型精美的工艺特点,有着剪刻、染色等诸多工艺方法与构图存在着“虚与实、明与暗、深与浅、浓与淡、冷与暖、粗与细、长与短、疏与密、聚与散、上与下、刚与柔”的阴阳运动变化规律,也存在着点线面构图的阴刻、阳刻或阴阳结合刻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阴阳互根与制化的运动变化规律。


这一依赖于“清觉静致、神情融触、贯彻悟通、意畅愿达、合和共生、取舍审美”的天人合一、阴阳相济、法于阴阳的非遗工艺特点,何许会对当代人们体验科学认识、生活智慧与审美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帮助。



紫气东来山居图(陈林作品)


八、审美艺术价值


剪纸是随着历史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及以人们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与我国各种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处紧密,从艺术审美规律上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精气神韵,即精髓、气势、神采的生动、自然流畅的美感,“神似”大于“形似”的审美观念就是其体现。二是理想浪漫,它大大扩展了艺术的自由空间,突破了自然的束缚,将分散于各处的美好事物集于一身,如瑞兽麒麟就是多种动物的组合,剪纸“福禄寿喜财”就是多种文化元素的组合,理想浪漫是剪纸构图所具有的最普遍的特征。三是虚无空灵,虚无空灵是道家思想在剪纸构图中的最完美体现,画面注重含蓄自然,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四是委婉含蓄,剪纸构图的美常常尽在不言中或者说不言而喻,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偏爱含蓄、不喜直露的习惯。在剪纸构图中,谐音、象征、暗喻是常用的手法,如用鸳鸯戏荷象征“夫妻恩爱”等。


这一用以“隐喻、心象、即兴、吉祥、时空、寓意和象征”的文化元素构图,所体现的“畅神、移情”的艺术特征,或镂空构图工艺的空灵美感,及以陶冶情操、带来精神享受、美化装饰环境、增加文化品味和“情感愉悦”的艺术功能,应该能提供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的审美视野,及以感受和领悟到其中的审美艺术价值。


九、经济开发价值


剪纸是一种工艺性文化非遗,有着工艺与文化融合的艺术特性,也有着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的发展性质,或工艺与艺术融合生产的发展关系。从文化经济发展关系去看,剪纸非遗有着文化产品经济、文化服务经济和文化标签经济的发展前景。从非遗保护、传承及发展关系看,既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投资关系,又有着剪纸艺术创作、生产、传播和展示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投资、消费、出口的经济发展关系,应该具有经济开发价值。



梅兰竹菊四屏(陈林作品)



五牛图(陈林作品)


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只有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力度,培育优势文化品牌,给非遗生产性传承企业和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条件,创造更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和产品市场生态环境,方能够去密切剪纸艺术与造物结合,营造浓厚艺术氛围,保持文化发展的多维视野,提炼新时代文化发展内涵,发掘时代特点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发展特征。将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和经济优势,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充分实现经济开发价值,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陈林


作者简介及主要艺术成就:


陈林,字能然,号叙彤,男,汉族,1957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县,退役军人。中专学历,服装设计和民间传统工艺(剪纸)专业。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2016中国优秀文创IP人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张家口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副会长,剪纸侯品牌创始人。


六岁随大伯学习剪纸、纸扎,40岁拜师周兆明学习蔚县剪纸。1997年从事剪纸设计开发,创作了《三国戏曲脸谱》、《中华龙》、《中国民间剪纸集萃》、《五十六个民族》、《十二生肖》等卡书系列作品和《清明上河图》、《中华百子图》、《富春山居图》、《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百骏图》、《十大名花》、《福禄寿禧财》等画轴系列作品,使剪纸从窗花走向文化或艺术品市场。2006年编写创作了《张家口十八怪》歌谣与剪纸创作,2010年创新出了《单彩复式剪纸的制作工艺及装裱工艺》和研发出了《不褪色剪纸颜料》,2015年研发出了《剪纸装饰幕墙》和《剪纸灯片灯罩》,2018年研发出了《悬浮光影剪纸装饰品》和起草制订Q/YXHY001-2018剪纸标准,2021研发出了《一种剪纸艺术装饰的钟表》,累计创作剪纸作品500多幅,获国家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7项。


剪纸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和被评定为珍贵艺术品,并被国际奥委会原主席萨马兰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等各国政要分别收藏。所为剪纸非遗的继承出新和传承创新的工作业绩,先后受得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全国人大常委原副委员长韩启德,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庆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河北省委原副书记、省长钮茂生、张庆伟、许勤等多位领导的高度赞誉和重视。


所获荣誉


· 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

· 中国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

· 2016中国优秀文创IP人物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

· 张家口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

· 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理事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副会长

· 获国家专利局7项剪纸工艺及装饰等实用新型

和发明专利

学术专长

1、剪纸非遗保护传承及生态发展研究,剪纸工艺理论研究,剪纸融合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剪纸的实用性产品研究,剪纸的艺术化发展研究,剪纸与市场研究。

2、剪纸构图方式、方法与工艺,剪纸不褪色颜料及染色工艺,剪纸的阴阳运动变化及雕刻技法。

3、剪纸标准化生产及管理,剪纸装饰装潢产品的制作工艺与方法,剪纸包装设计与制作。


(栏目责任编辑:明贵栋)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