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路径探索

2024-11-26

摘要: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行业,其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同时,地质勘查行业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行业,既受到国家资源配置的支持,也受到全球经济环境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在改革、绿色发展等政策的支持下,仍然处于稳步发展的态势。但同时,地勘行业竞争趋于激烈,国家级地勘单位因其地质资源、技术、设备等优势而处于优势地位,中小地勘单位经营管理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工作一直是经营管理的重点。在当前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管理中存在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绩效指标指导性不强等凸显问题,制约地勘单位经营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相关内容,重点阐述了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有效的管理策略,旨在为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提供思路,发挥地勘单位行业优势,持续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


关键词:地勘单位;绩效考核;考核指标


曾楚芝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 广东 惠州 51600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地质勘查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地勘单位也面临着广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勘单位也需要做好绩效考核等内控管理工作,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以绩效考核工作来推动业务工作的高效开展。


1地勘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呈现新局面,受到国家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及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地勘行业发展稳步提升,外部市场竞争激烈。在面对外部不利环境情况下,地勘单位需要从自身内控管理入手,完善好内控管理各个环节,其中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对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具体主要表现在:

第一,地勘单位加强绩效考核能够推进战略管理目标实现。通过绩效考核管理能做好任务分解,将地勘单位战略目标细化分解到责任部门,并通过绩效考核来反馈完成情况,督促各部门高效完成考核目标,实现单位整体战略目标。

第二,地勘单位加强绩效考核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绩效考核工作促使员工更加清晰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完成节点,按照下达的考核目标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并及时反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精准的管理策略。

第三,地勘单位加强绩效考核能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体系。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绩效考核能推进其他工作的完善和优化,如绩效考核能推进管理制度的完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化、人员进一步优化,实现人力资源的统筹优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2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绩效考核不重视,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地勘单位改革正在大力推进,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绩效考核体系优化,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激励作用,提升地勘单位的管理质效。从当前地勘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管理层对绩效考核不重视、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第一,地勘单位管理层的工作重心在项目管理上,对绩效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只需要由人力部门牵头完成即可,其他部门无须过多参与到绩效考核工作中。管理层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并没有结合单位的经营战略管理目标,制定的绩效指标也未细化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下属企业,绩效考核指标难以有效执行。[2]

第二,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部分地勘单位只是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构建绩效考核体系,但绩效体系并未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尚未分类别针对各类岗位建立考核体系,如不同部门同一岗位承担不同的工作内容,很难制定统一的量化考核标准,也很难量化到每个参与者,达不到绩效考核激励作用。

2.2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绩效指标缺乏动态性

绩效考核是地勘单位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的重要管理机制,有助于提升管理效能,实现奖优罚劣的良性循环。但是,地勘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考核指标动态性不足,考核指标不平衡等问题,对绩效考核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第一,地勘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设置并没有充分考虑经营战略管理目标以及下属各项目实际情况,统一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并未分类别、分板块细化考核指标,导致很多考核指标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强,如地勘单位对下属各项目执行及成效下达考核指标,未根据各项目所在区域、地方监管政策、开工时间、项目难度等因素来充分考虑,只是根据统一的考核维度下达目标,导致各项目的可比性不强。

第二,地勘单位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完成后,未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优化调整,缺乏动态跟踪管理的过程。一些地勘单位在前期制定的绩效考核目标下达后,缺乏完善的跟踪管理执行机制,尤其在外部政策环境变化情况下,很多绩效考核目标已经不符合经营管理需求。地勘单位并没有及时优化和更新,如部分项目受当地环保政策监管要求需要投入更多的环保安全支出,所以就需要在绩效考核目标里增加该项资金需求计划,才能更准确体现项目成效。[3]

2.3绩效指标指导性不强,绩效指标评价方式单一

绩效考核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改善组织的绩效,也可能使组织的绩效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地勘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绩效考核方法,制定较为完整、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绩效考核指标的指导性。但是从当前地勘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制定的绩效考核目标指导性不强,绩效指标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第一,是地勘单位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的指导性不足,很多指标并未根据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制定,只是按照领导层意愿下达或者根据上级任务直接分派考核目标,如地勘单位项目专项资金较多,但是并没有针对专项资金制定考核办法及目标,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专项资金档案资料管理、专项资金的审核流程等绩效目标不清晰,影响后续专项资金的管理。

第二,地勘单位绩效指标评价方式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目标下达和考核等方式上,考评方法较为单一,并未根据各项目管理情况制定分类别的考核方式,也未采用多维度指标考核方式来全面呈现项目管理水平,如地勘单位过于关注项目的管理成效和经济效益等指标,而对项目的管理过程、安全风险等指标关注较少,导致绩效考核评价维度不全面,影响整个项目的管理成效。

2.4绩效考核结果未运用,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当前,一些地勘单位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只注重前期的目标下达,而对绩效考核结果计算后的运用力度却不够,很多绩效考核结果并未直观地反馈到责任部门,未将这些结果呈现出来的问题作为推进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的依据。

地勘单位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的主要原因是很多管理层只重视绩效考核的前端管理,忽视了绩效考核的后端管理,对绩效考核的结果难以高效反馈到责任部门,或者一些责任部门接收到了绩效考核结果,但是对绩效考核结果呈现出来的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在未来年度中相同问题还是继续存在。同时,地勘单位在整个绩效考核目标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绩效指标制定由领导直接下达,并未与下属考核主体充分地沟通交流,导致很多指标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工作开展,甚至对下属项目的工作开展形成阻碍,在绩效考核结果计算完成后也缺乏必要的反馈和沟通,直接将结果和薪酬挂钩,一些不可控的特殊性因素也未采取被考核主体的意见。[4]


3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的路径


3.1加强对绩效考核重视,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地勘单位绩效考核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考评体系激励员工,提高其工作表现和职业能力,进而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所以,地勘单位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第一,地勘单位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改变过去重业务发展、轻绩效考核的管理思维,根据地勘单位战略管理目标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目标。绩效考核以项目管理为基础,以下发的绩效考核目标指导生产经营活动规范运行,从“生产、管理、经营”三个指标入手,不断优化考核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各个环节工作高效开展。[5]

第二,地勘单位需要健全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各项考核制度,运用奖罚的手段,制定相对科学的考核方式方法,设置有效的考核内容指标,以奖励为主激励,以处罚为辅督促,指导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相对全面的考核机制,督促引导“人财物、技术、质量、安全”各专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如地勘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重点关注项目经济效益、安全管理、质量等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下达各项目组,要求项目组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目标推进项目建设。

3.2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及时优化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完全统一和绝对完美的绩效考核体系,地勘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而深入的调查,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该系统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所以,地勘单位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6]

在绩效考核指标设置方面要确保科学合理,设置量化指标,通过建立模型等试图用定量的方法评价地质项目产生的效益,如地勘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要能充分体现项目立项决策是否科学、过程管理是否规范、项目产出是否高效、项目成果应用是否产生预期效果等,从而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系统评价,判断项目预期绩效优劣,作为项目绩效优劣排序重要依据,为立项决策提供参考,约束和引导项目组进行自我管理,进而改善项目绩效。同时,地勘单位要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及外部环境变化,根据单位经营战略管理目标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尤其对上级新出台的政策中有关地勘行业的规定,要将政策融入绩效考核目标中,确保绩效考核目标的指导性和及时性。

3.3发挥绩效指标指导作用,完善绩效评价方式

绩效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还是需要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绩效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绩效考核层面,也要从战略的高度正视绩效管理的存在。地勘单位需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导作用,通过以多因素系统评价法为基础,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的特点,以简便、易操作为原则,建立评价模型考评地质调查绩效,建立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如地勘单位建立绩效目标评价体系用于事前评价、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用于事中、事后评价,在绩效目标指标体系中要明确管理责任,在事中、事后评价中要有明确的目标结果呈现。同时,地勘单位需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方式,绩效评价要检验考核指标的实现程度,并将其作为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标准,如地勘单位结合地质调查工作特点,构建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不同指标的考核流程形式不同,二级指标的内容需要项目组填写,评估组审核,三级指标是评判性指标,根据专家评估形成分值,每个项目的分值之和可以作为项目绩效优劣排序的依据。[7]

3.4充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加强绩效沟通交流

地勘单位有着特殊的业务范围,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时需要加强绩效沟通交流,尤其对绩效考核结果要充分运用。地勘单位要建立考核闭环工作链条,紧盯“考前、考中、考后”三个环节,坚持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强化考核结果综合运用,坚持考用结合。针对绩效考核的分析结果以及反馈的问题,地勘单位需要对应到责任部门,结合薪酬管理体现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并督促各责任部门以绩效目标为基准,完善工作流程和内控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尤其对绩效考核工作中反馈出来的重大安全问题、项目管理成效、上级监管问题等方面要进一步关注。同时,地勘单位在绩效考核工作中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在绩效目标制定前期需要和各责任主体充分交流和沟通,确保指标的合理性和指导性;在绩效目标管理中期也需要及时跟进目标完成情况,督促责任部门完成目标;在绩效目标管理后期需要针对绩效评价结果与责任主体沟通,确保指标的结果运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地勘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工作,通过对工作业绩、管理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地勘单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所以,地勘单位需要结合行业特性,从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出发,管理层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科研能力,为地质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洪佳君.新时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J].中国产经, 2024(10):89-91.

[2]李娜.探索事业单位利用绩效考核优化薪酬管理体系的路径[J].人力资源, 2024(10):146-148.

[3]刘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过程中的管理创新研究[J].商讯,2024(10): 143-146.

[4]刘小华.绩效考核在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乡镇企业导报, 2024(08):240-242.

[5]范莹.平衡计分卡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产经,2024(08):158-160.

[6]刘怡.绩效导向下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研究——以A公立医院为例[J]. 经济师,2024(06):248-249.

[7]李利锋.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以山西省C公路局为例[J].会计之友,2024(12):46-55.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