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中小企业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资管理和会计信息化模块,但是在融合过程中还存在着战略意识薄弱、预算编制简洁、成本控制效果差、投融资管理水平不足、会计信息模块建设简单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战略制定与执行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优化、积极引入现代成本管理工具、加强投融资风险管理及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业财融合;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
黄 喆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 546199)
引言
2016年,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其中强调管理会计应全面渗透到各相关领域、层级和环节,依托业务流程,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促进财务与业务的有效融合。因此,“业财融合”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业财融合的首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各类决策与控制机制防控风险,融合的内容是流程上的融合。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在我国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和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基于此,本文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分析中小企业的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对促进中小企业财务转型、助力其高质量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1业财融合对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
1.1提高战略决策能力与质量
通过业财融合,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不仅关注财务数据,还深入业务运营,通过融合与分析业务与财务数据,识别并利用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方法提供了业务运营和财务工作的数据支持,助力企业制定和调整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实时监督手段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与调整,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1.2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业财融合,企业能显著提升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增强各部门对财务状况的认知,促进业财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这不仅提供了全面的市场变化及其财务影响的视图,还助力企业进行更精准地预测和决策。中小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各部门的表现,掌握成本与利润的动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确保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这种整合既增强了财务透明度,又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2业财融合在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
管理会计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记录与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以支持前景预测、战略规划、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从而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目前,业财融合下的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于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投融资管理等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中小企业在这些模块的应用上仍面临一些挑战。
2.1业财融合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薄弱
业财融合下企业的战略管理应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与分解、战略执行控制、战略评价以及战略调整等子模块。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中小企业CFO或者财务人员积极加入公司战略制定里,要充分利用战略管理会计工具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与自身竞争优劣势[2]。然而,在业财融合要求下实施战略管理的中小企业寥寥无几。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战略意识薄弱,许多仍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业财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管理层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尤其是业务与财务部门间存在信息壁垒,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导致战略调整缓慢、适应能力差。此外,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无法及时掌握战略实施情况与评估结果,影响战略调整效率。
2.2业财融合下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内容简洁
新预算法要求中小企业扩大预算管理范围,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3]。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业财一体化平台,有助于全面掌握经营活动,提高预算执行效率[4]。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尚不广泛,少数引入该理念的企业尚未实现落地。预算编制过程中,许多企业仅涵盖收入、成本和费用,加之数据质量差和控制机制不完善,导致执行过程中误差较大,预算执行与控制效果不佳。业财融合在中小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仍面临融合理念、预算编制与分解、执行与控制、分析调整等方面的融合不足问题。
2.3业财融合下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效果差
目前,业财融合下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还存在业务和财务认识不一致、业财融合组织体系不健全、业务和财务融合度不够等问题[5]。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业务与财务衔接不畅,导致成本数据收集和记录的可靠性不足,从而影响成本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同时,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经验欠缺,使得对成本构成及变动的理解不深,难以系统化运用成本分析方法和工具,降低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此外,作业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在中小企业中应用尚不广泛,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系统化和数据驱动的成本管理较为罕见。即便部分企业已引入现代成本管理工具,但应用深度有限,主要局限于成本控制层面。
2.4业财融合下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水平不足
合理的投融资决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业财融合框架下,企业通过财务部门的前期参与,评估投融资项目的可行性、风险及经济回报,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渠道,以有效防控潜在风险[6]。当前,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仍偏重于财务数据,缺乏全面的市场分析和业务风险评估。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决策流程,企业多依赖经验和直觉作出选择,可能导致投融资决策失误。
蒙牛集团自2009年起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融入业财融合,实现了企业营运能力提升与投融资风险降低,并拓宽了融资渠道,提升了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然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财融合初期的投融资管理可能加剧经营杠杆系数上升、资产利用不足、短期偿债能力减弱及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等问题。这是由于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规模、投融资渠道与方式,常面临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难以支付对应费用并承担后果。
2.5业财融合下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块建设简单
在业财融合框架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业财融合深度不足、技术平台落后、数据共享与利用率低、财务流程不规范、财务原则与业务灵活性冲突以及信息泄露等问题。从信息系统集成性角度看,中小企业往往依赖手工操作或简单办公软件,导致集成性和自动化水平较低。数据质量方面,许多中小企业未能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缺乏标准化的采集与处理流程,致使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无法流通,影响决策科学性。在信息安全层面,技术投入不足可能导致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漏洞,易遭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3业财融合下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业财融合”在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及所出现的问题,现就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3.1中小企业对业财融合及管理会计的重视不足
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业财融合”及管理会计理念理解不深,关注度不足。首先,管理层往往认为企业规模较小,业财融合虽提升信息化水平,但管理会计仅是扩展业务反馈,与传统财务会计差异不大。其次,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观念保守,对新型管理工具和方法接受度低,加之财务与业务人员经验有限,导致对业财融合及管理会计存在抵触,认为其增加了工作量,从而影响推进与协作。
3.2管理会计制度体系等不完善
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需财务与业务部门协同,实施过程复杂,涉及运营模式和管理流程的调整。然而,中小企业受限于资源和资金,其管理会计体系往往不规范,缺乏明确的战略方向和业务规划,导致业财融合和管理会计应用难以有效落地。即便部分企业有意完善管理会计制度,也因动力不足,工作多集中于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战略管理等单一模块。
3.3业财融合及管理会计类人才储备不足
业财融合的应用使中小企业财务处理方式已不局限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更需管理会计的协同。当前,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多偏向于传统核算型人才,对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需求不足。即使部分财务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因实践经验缺乏,未能有效运用管理会计和业财融合知识,导致企业在数据分析、经营决策、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存在漏洞。由于专门管理会计人才的招聘与培训成本高,管理会计及业财融合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仍显薄弱。
3.4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信息化模块建设不完善
受限于规模与资金,中小企业在业财融合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块建设不完善。管理会计依赖高质量的财务与业务数据,但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相对单一,应用模块有限,少数企业仅在OA等办公系统上进行优化。由于各信息系统未实现有效对接,数据与信息无法顺畅传递,导致部门间信息不准确、不有效,进而增加内部沟通成本,造成资源浪费,难以为企业提供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控。
3.5企业对有关的政策及法规的了解不及时
由于与业财融合、管理会计的政策和法规更新较为频繁,企业可能难以跟上这些变化,且政策的发布渠道多样,企业可能难以获取所有相关信息。特别是,由于中小企业在财务和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较少,这导致企业理解和应用复杂政策和法规的能力有限。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寻求外部专业咨询支持,同时行业协会等组织对政策法规的培训支持不到位,这也影响了企业对最新政策的了解。
4业财融合下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
4.1加强战略制定与执行控制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者需全面认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推进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的认知工作。
首先,通过OA、QQ、微信等平台传达学习文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全员对业财融合和管理会计的认识。其次,管理层应紧密结合战略管理与财务管理,确保战略规划与财务预算相互支持、协调,避免战略与财务脱节。最后,需建立系统化战略管理流程,定期审查评估战略实施效果,确保战略适应企业发展。
4.2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优化
针对中小企业在业财融合下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简洁的问题,首先需明确预算编制目标,如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管理,以指导各部门预算方向。其次,应创建标准化预算编制流程,包括提出、审核、调整及批准,提升编制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第三,根据人员能力简化预算编制模板,设立或修改易于填写和理解的模板,减少重复数据输入,尽量采用自动化工具和数据连接,确保信息准确。
4.3积极引入现代成本管理工具
在业财融合下,中小企业应积极引入现代成本管理工具,如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企业需明确各部门的成本责任,增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确保每个人对成本管理承担明确责任。此外,企业应强化成本数据分析,识别成本结构中的关键问题及优化空间。以商品销售为例,由于规章制度不同,开票时间和发货速度可能差异,不利于收入和成本确认。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财务部门可实时监控业务流程,缩短开票与商品交付时间差,并及时处理销售数据,降低涉税风险。
4.4加强投融资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需明确投融资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的投融资战略。同时,应加强项目评估与决策,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全面考虑潜在风险。在投融资管理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定期报告机制,向利益相关者反馈项目执行情况,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4.5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依赖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应通过信息化提升市场竞争力。首先,明确业财融合中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和目标,评估现有财务管理与信息化水平,识别系统优缺点及问题。其次,根据需求选择适配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确保配置有效,数据准确完整。第三,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高效集成,促进数据流动与共享。最后,通过设置防火墙、访问权限等措施降低数据泄露风险,并制定严格的风险防控措施,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结语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需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效益。实践表明,业财融合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优化运营、消除“信息孤岛”、降低经营风险。然而,目前中小企业在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的应用上仍面临全面预算管理、成本优化和信息化管理等挑战,主要原因在于重视不足和人才储备匮乏。为此,中小企业应加强业财融合和管理会计意识,鼓励财务人员充实理论并深化实践,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推动业财融合的有效实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数字经济下广西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构建与研究”(2021KY0846)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0年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减税降费政策对广西中小微企业的影响研究”(GXKS2020QN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桂英.业财融合视角下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5):144-147.
[2]孙连平.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推进业财融合在传统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以中型民营印刷企业ABC公司为例[J].财务管理研究,2021(07):137-142.
[3]吴雨婧,韦佳明.业财融合背景下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4(01):162-164.
[4]孙彤焱,彭博.红塔集团以业财融合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J].财务与会计,2019(07):23-25.
[5]乌仁图雅.浅谈收入成本配比视角下的企业业财融合应用[J].财讯,2023(18):93-95.
[6]朱莉.业财融合下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探究[J].市场周刊,2023,36(02):106-109.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