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三枝
黄三枝:又名黄怀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扬州八怪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扬州八怪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现居北京。
黄三枝
观今日中国画:南方人大多画的细腻,北方人画的粗壮,南方墨玩的好,北方墨色粗犷,大都缺乏雄强气象。有的人画的不错,因为没画错,有气息无气象。所谓大家气象,纵观美术史大师不分南北,其作品皆高出这个范畴(很多人买画基本以职务和地位论价),艺术到了高度就没有体制内外之分,英雄不问出处。八大、石涛、弘仁、髡残四僧是什出生?都是出家人,很多人不明白画的好这个逻辑。
观音菩萨
再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有高原没有高峰,这是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40多年,两代人没有出现一个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这样的大师!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三十多岁他们的作品已有大师气象!悲鸿先生的马不画眼睛非常传神,前无古人。傅抱石、潘天寿独具风格。为何?是浮躁吗?我实在找不出什么原因。时人除了综合修养欠缺之外,关健的关健是笔力弱,很多人的作品不精神皆因笔力弱,缺少骨力。欣赏二王、张旭、米芾的印刷品力透纸背,令人拍案叫绝,这是笔力。黄宾虹先生说:笔力的強弱决定艺术成就的高低。所谓气韵生动,便是骨法用笔。石鲁为何是大家?因为笔力遒劲雄強,今人何人可比?现在所有名家笔力皆弱,画尚可观,书法差所以不耐看,原因在此⋯⋯。
观今日很多画家不知不觉走了下坡路,这是当下的现状,也是缺少高峰的现象。一个艺术家不要满足现有的成绩,眼睛要向下看,换一种思维,当你向下看的时候,说明你已经站在高处了。在美术界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六十岁以后越画越差的画家很多很多。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的衰退,认知的下降,虚名的透支,以为自己是大师的误判,失去了中年的激情,自然下降(六十岁以后越画越好的都是大家,历史上越画越好的也很少很少),现在八十岁以上的画家很多,为什么他们不是黄宾虹、潘天寿、齐白石?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方面能与大师相比较、抗衡,除了综合修养欠缺之外,最重要,直击要害的是吃的书法亏,他们也知道书画同源同法。正如:人人心中有,但人人手上无,都知道但做不到。老年不如中年,中年不如青年,最重要的不能知行合一。当下很少有人看的明白透彻,悲哉!凡人皆在自欺、欺人、被欺三个阶段循环,很多画家喜欢听假话、虚话、恭维话。
冷香清艳
前日一个画家在朋友圈将画发反了,具然还有很多人为他点赞,这些人都是闭着眼点赞。急躁、浮躁、暴躁是我们当前的大敌,其实我们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很多画家浪费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应酬各种无关紧要的小事。与朋友交流中得知,有的画家仅在手机上浪费的时间每天都有五六个小时之多。没有在自己的专业上苦下功夫,浪得虚名。老子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一般人看别人容易,看自己很难。凡是高人都能看清自己,明白未来。能跳出千万人的思维,与古人圣贤接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高处,方可一览众山小。经济调整,正是艺术生态向好的征兆,有理想有抱负人要学会孤独,享受孤独,沉下去十年八载,去迎接自己的艺术星空。时代呼唤大师,时代需要精品力作,小情小调所谓趣味耍几笔的小游戏已经过时,有人玩几笔简单的笔墨,周围人说:有趣味。请问到老了还有几笔可玩,看看八大山人早年的阅历和作品即可略知一斑,七十岁以后的八大笔墨简约不简单,凝聚了一生的才情、见识、修为、深度、广度及厚度,其线条老辣而自由、绵里藏针,内美而广大,百读不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再看当今相互抄袭没有笔墨深度的画作,审美疲劳,以为是文人画的时代已经过去,那是八十年代的事了,中国画在文革中断,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是初学者,画的都很简单,起个名字叫:新文人画。艺术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类的审美向更高更新的空间去寻求,因此艺术家首先是思想家,开拓者。要知己知彼,看透艺术深层次的发展方向,做为一个艺术家要有担当和责任!
五吉图
黄宾虹又说:我不怕到处展览活动的人,就怕坐冷板凳的人。艺术家都是个人行为,因此我谢绝了很多活动,应该谢绝很多杂事,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坚持至少写五个小时以上的书法,以巩固线条的质量和力度,以读书思考为要,定位自己!想想:现在很多七八十岁的老画家,无论书法和绘画都不能和潘天寿四十岁的作品相比较,这不仅是浮躁的结果,更重要的还有天分所致。看看周围:干什么工作的人不出意外都能和画家一样活到八十多岁,我们不要成为老画家,一定要成为未来的好画家。
版纳深处68X136
喜迎丰收
富贵平安如意34X68
高歌
旗开得胜
自胜者强
福在其乐融融中 33X33
吉祥 34X46
当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是宇宙法则。一切在变,世界在变,环境在变,年龄在变。在如此变化中,有很多画家的认知没有改变,固化了,这是个人的可悲。潘天寿先生说:守常达变。要坚守经典,在传承中创造。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坚守自己的艺术方向,在时代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要外化内不化,不要被外界的因素分化干扰,在认知的维度上要叠加,增强高峰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超越意识。遥想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凡是对美术史有贡献的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仅纵向比较,更多横向借鉴,看到上下左右,借古开今,方能看清自己,时刻增强自信精神,自信就是成功的一半,放弃傲慢自大。慎独,坐忘,以客观的态度去审视自己的局限和能力,以独特的方式去发愤图强,力争上游,令后人高山仰止!
(栏目责任编辑:明贵栋)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