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业文化》 记者 明贵栋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时令已临近冬至,我国各地的冰雪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北到南,从高山到城市,冰雪运动已经成为冬季旅游的新热点,冰雪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各地充分利用冷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和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林:建设成冰雪旅游“首选地”、冰雪经济“新高地”
在吉林省,各大滑雪场也迎来了新的雪季。11月23日,吉林省2024-2025新雪季开板暨第30届吉林雾凇冰雪节开幕式在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举行。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表示,吉林省锚定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目标,正在打造以冰雪运动为牵引、冰雪旅游为支撑,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新的雪季,吉林以“粉雪、静风、雾凇、温泉”的独特优势、“长白天下雪”的品牌矩阵,以“开门迎客、礼遇八方”的姿态,热情迎接国内外游客。希望各方与吉林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把吉林建设成冰雪旅游“首选地”、冰雪经济“新高地”。
吉林市北大湖度假区作为吉林省的重要滑雪胜地,今年的预售情况异常火爆,预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为了更好地服务新雪季的客群,雪场增加了雪道开放数量,提升了接待能力。同时,度假区内的配套商户总数增至48家,涵盖了雪具售卖、滑雪培训、餐饮服务等多个门类,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此外,度假区还推出了雪具快递站等便利化措施,解决了滑雪爱好者将雪具从家中运送到滑雪场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2024-2025雪季,长春市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和活动。以“北国春城 娱雪天地”为主题,长春着力打造“长春冰雪好玩儿”的品牌形象。从全域化、差异化的布局出发,规划了“一主、两新、四场、十园、多点”的全域冰雪产品格局,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冰雪体验选择。
青海: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沉浸式体验
近日,在青海海北州的岗什卡雪峰,2024—2025青海冬春季旅游系列活动拉开了帷幕。岗什卡雪峰作为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天堂。当地通过举办滑雪、徒步等冰雪运动,以及冰雕展示、赛马骑行等文化体验活动,将自然景观与文化深度结合,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沉浸式体验。据统计,自今年6月以来,岗什卡雪峰登山冲顶游客已超过1.3万人次,景区还直接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参与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了冰雪旅游“冷资源”向“热经济”的转变。
除了吉林和青海,我国其他地区也在积极利用冷资源发展冰雪经济。新疆热雪节的盛大启幕,涵盖了百余项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作为承办过北京冬奥会冰上项目的场馆,近年来也陆续举办了多项重要赛事,门票销售情况火爆。即将在2025年2月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也将为冰雪产业注入新的动能。
整合地方雪场资源,释放冰雪消费潜力
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充分释放冰雪消费潜力,推动冰雪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意见》针对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和健全冰雪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务实举措。
在丰富冰雪消费产品方面,《意见》提出要引导条件成熟的地方创新冰雪消费模式,整合地方雪场资源,推出形式丰富、内容可选的联票、季卡等。同时,支持各地发挥冰雪赛事活动溢出效应,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等商旅文体健融合的促消费活动。这些举措将有效提升冰雪产品的供给质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元消费需求。
在优化冰雪消费环境方面,《意见》提出要降低消费门槛,保障消费者权益。建立冰雪产品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优化冰雪消费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加强冰雪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这些措施将提振有效冰雪消费需求,对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行为、居民消费结构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在健全冰雪标准体系方面,《意见》提出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冰雪标准化建设,提高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装备器材、旅游服务等方面标准化水平。强化冰雪标准实施应用,推进标准检测认证,推进标准国际化建设。这些举措将为提升冰雪消费质量提供坚实保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冰雪经济的火热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在岗什卡雪峰,游客可以尽情体验滑雪、徒步等冰雪运动,还可以深入祁连山下,参与到非遗展演中,感受独特的地域风情。在北大湖度假区,游客可以享受到便捷的雪具快递服务,轻松出发滑雪。在新疆热雪节,游客可以参与百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冰雪带来的欢乐。
打造冰雪文化与装备协同发展产业格局
冰雪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随着冰雪运动的有效推广,滑雪头盔、手套、滑雪裤、滑雪帽等冰雪运动装备走俏市场。各地积极引导服装等相关产业向冰雪装备生产转型,相关景区通过吸引品牌入驻,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收获了经济效益。在吉林省辽源市,能平均增温8℃以上的自热滑雪袜成为畅销单品;来自广东的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选择北上到辽源建厂,生产专业滑雪鞋。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展望未来,随着冰雪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延展“冰雪+”产业链。推动冰雪运动、冰雪休闲活动与文化体验、旅游、研学、音乐等深度融合,提供优质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同时,聚焦解决冰雪经济发展季节性、场地性、便利性等方面短板,持续释放冰雪消费潜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手段创新,加大不同年龄群体的冰雪产品设计,延长冰雪消费供应周期,扩大冰雪消费地域范围,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元消费需求。
冰雪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正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地纷纷利用冷资源发展冰雪经济,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和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冰雪经济的发展,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未来,随着冰雪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将实现冰雪消费的“热发展”,让冰雪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