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牵手”华为,打造全新汽车品牌

2024-12-20


文/商轩


多年来,广汽集团与华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已经覆盖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到云端,从研发到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2024年11月30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智能汽车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双方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广汽集团将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集团将以新品牌为载体,与华为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为用户带来领先的智能化体验。


广汽集团造车27年,在整车制造、车型平台、动力电池技术、品质控制等方面具备深厚底蕴。华为聚焦ICT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智能化方面具备先驱优势。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加速,双方发挥各自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优势,强强联合,在智能汽车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符合双方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华为智能化+广汽智造”的深度合作新模式,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创造新的成就。


多年来,广汽集团与华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已经覆盖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到云端,从研发到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双方将通过本次的进一步深化合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广东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合作模式与“四界”相同


广汽集团称,将以新品牌为载体,与华为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为用户带来领先的智能化体验。公告还提及,多年来,广汽集团与华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已经覆盖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到云端,从研发到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广汽将该起合作称为“华为智能化+广汽智造”的深度合作新模式,覆盖研发、营销、服务。从这一表述来看,与华为目前与另外四家车企的合作方式无异。


华为在汽车领域已与多家车企达成深度合作,并成功组建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鸿蒙智行。在鸿蒙智行这一生态联盟诞生前,这一合作模式被称为“智选车业务”。当下,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四大品牌已在市场崭露头角。问界系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推出;智界是华为与奇瑞的合作结晶;享界是华为与北汽合作成果;尊界则来自华为与江淮的合作。


目前华为手中握着多个与智能车相关含“界”的商标。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方网站,华为近期申请成功了包括“仙界”“天界”“君界”“峥界”等商标,国际分类为12,涵盖电动运载工具、汽车及相关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此前广汽集团曾放弃了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机会。


2022年7月9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实施。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广汽GEP 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


广汽集团与华为同为广东省的龙头企业,双方深度合作在外界看来是水到渠成。但大半年后,合作生变。


2023年3月27日晚,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而华为则将以供应商身份参与。


在数日后的财报说明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汽与华为双方原计划联合开发一个全新品牌,但广汽已推出埃安、Hyper等品牌,目前看来,没有再造一个新品牌的必要。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则表示,在合作方面,要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保持品牌特性为出发点,首先,双方合作一旦谈定就会丧失一定的灵活性,自己开发更容易掌握灵活性,在研发速度上更有优势;第二,每个品牌调性不同、对先进性的追求不同,广汽方面更多地要考虑在盈利领域的先进性,某些个性化的先进性可以暂时放弃;第三,出于综合成本竞争力考虑,这就是“套餐”和“单点”的区别,单点可以选择市场上最先进的或是最便宜的,现在转为供应商模式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到极致。


问界成为了新势力中的领头羊


但就在2023年下半年,随着问界M7的横空出世,问界迎来销量爆发,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新势力中的领头羊。鸿蒙智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问界M9交付1.6万辆,发布10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6万辆;问界M7系列交付1.58万辆,2024年问界新M7交付已超17万辆。


与此同时,问界的生产企业赛力斯股价一路高升,并成功于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盈亏平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攀升至40.38亿元。


相比之下,受日系合资车衰退的影响,广汽集团开始出现亏损。最新财报显示,广汽集团第三季度营收282.33亿元,同比下降21.73%;净亏损13.96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则为15.45亿元。1-9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为133.5万辆,同比下降25.59%。


显然,“四界”在车圈中的风头,让越来越多车企不得不审视自己是否需要华为的“灵魂”。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