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业文化》记者 明贵栋
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夏畈镇的幕阜山东北角,有一处闪耀着数千年光辉的古代铜矿遗址——瑞昌铜岭铜矿遗址。这处遗址不仅是华夏青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今,随着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这片古老的土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推动九江瑞昌文化、文旅、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华夏青铜之源:瑞昌铜岭铜矿遗址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青铜文明史。遗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夏畈镇铜岭村,距离瑞昌市区约30公里。1988年春,瑞昌市铜岭村村民在铜岭矿山东侧修筑公路过程中,发现古矿井的支护木和古代采矿工具青铜斧,一个埋藏数千年的铜矿宝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专家们确认这是一处大型商周采铜遗址,始采于商代中期,发展于西周,盛采于春秋,延续至战国,连续开采了1000多年。
遗址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分为采矿区、冶炼区和生活区。采矿区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古代竖井103口、古巷道19条、露采坑7处、工棚5处和选矿处1处。冶炼区揭露面积1200平方米,发现炼炉2座、储水井18口。这些遗迹不仅展示了古代采矿冶炼技术的高超水平,更揭示了先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的出土文物丰富多样,包括用木、石、铜、竹、陶等制作的选矿工具与生活用具600多件。其中,商代木辘轳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提升运输机械,表明中国早在数千年前就将木制机械用于矿山生产。西周时期选矿场的发现,则是世界冶金考古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表明中国的选矿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商代矿冶考古的空白,还改写了中国青铜文明史。遗址所揭示的遗迹和文物,为研究青铜时代的采矿冶炼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展示了古代矿冶技术的高超水平。
青铜文化价值:传承与创新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不仅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在瑞昌铜岭,古人利用丰富的铜矿资源,通过精湛的采矿冶炼技术,铸造出了无数精美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遗址中,游客可以看到各种青铜器的残片和复制品,它们或庄重威严,或精致典雅,每一件都让人叹为观止。这些青铜器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此外,瑞昌铜岭铜矿遗址还揭示了青铜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青铜器在这里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古代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展现青铜文明,江西着力建设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和瑞昌市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2024年10月10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总投资约7000万元,被列入九江市文旅攻坚重点任务,2023年12月启动建设,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陈展面积3700平方米。该博物馆展陈分为《探源》《匠心》《薪火》三个部分,分别阐述铜岭铜矿遗址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全面展示遗址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先进技术;展示该遗址作为青铜原料来源,对传播华夏青铜文明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化、文旅、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更是推动九江瑞昌文化、文旅、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契机。近年来,瑞昌市围绕铜岭铜矿遗址,积极推动文化、文旅、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瑞昌市充分利用铜岭铜矿遗址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系列以青铜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青铜文化节、青铜文化研讨会等活动,瑞昌市成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和游客的关注,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文旅融合方面,瑞昌市依托铜岭铜矿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开发了一系列以青铜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博物馆、遗址公园,了解青铜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亲身体验古代采矿冶炼的过程和技术。同时,瑞昌市还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在城市建设发展方面,瑞昌市将铜岭铜矿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了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在遗址周边,瑞昌市建设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瑞昌市还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等措施,为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衡遗址保护与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瑞昌铜岭铜矿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平衡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瑞昌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遗址的保护和管理。
瑞昌市建立了完善的遗址保护机制和管理体系,明确了遗址保护的主体责任和具体措施。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遗址保护中的问题和隐患,确保了遗址的安全和完整。
瑞昌市注重遗址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在遗址周边,瑞昌市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了遗址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瑞昌市还加强了对遗址周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了遗址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瑞昌市还积极推动遗址的活化利用和文化传承。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发旅游项目等措施,瑞昌市成功将遗址打造成为了一个集文化、旅游、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这不仅提升了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作为华夏青铜之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一系列文化、文旅、城市建设项目的推进,这片古老的土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未来,瑞昌市将继续加强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推动文化、文旅、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