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创作随感

2025-01-24


我认为,所有作品的美妙在于观众对其的无限想象与解读,不同国度、文化背景的人,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评价,有些主题中的表述,可能需要时间与空间,我相信观者自有他们的判断。


文/张春雷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些年,我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摸索。一眨眼,在新加坡已生活了28年。中国有句老话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我觉得不惑了才会发现困惑。我的许多较成熟的作品,也出自这一时段,而如今我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想想所谓的“知天命”,我的理解是:知道生命的尽头及老天安排的使命,因为古时候人寿较短,人很少能活过百。而这半百的人,也应该能丈量出人生的基本规律。这里的“老天安排”也不是说“听天由命”,而是要有一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态度,努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去奢求结果。这些可能也是我到了这个年纪,作画处事的方式和透过画笔表达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在我看来, 视觉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应该是一种表达观点和想法的媒介。当我们欣赏作品时,往往能看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画面中反映的角色如同展示了生活中的印迹或芸芸众生,他们或许是我们身边的万物众生,又或许是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或所思考的问题等等。总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观者在画中找到共鸣,感受到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奇妙与多彩。



张春雷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戏梦穿越》。


我的大多数作品是带有正能量的,期望为全球疫情后的工作和生活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平时的积累与观察,我渴望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自然与事物的解读和认识。某些作品,我借用了卡通人物,借它们诉说碰到的担忧,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同时,通过展现人物(卡通)的勇敢与幽默、积极乐观的精神,激励我们永不言败,并乐于迎接新的挑战。疫情之后,我们应更加珍惜生活,学会乐观地面对困难,而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我艺术作品始终保持的。


我的一些作品,是在美好的回忆中诞生的。它们来自平凡的生活中,有时想起与儿子一起观看卡通片的时光,仿佛回到那段温馨而快乐的日子。这份情感和记忆,不仅仅是我个人珍藏的美好回忆,同时也要赠予有着同样记忆的父亲们。当孩子们长大了,不再需要你的“搀扶”,我们难免会有些失落。 因为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或上大学或忙工作或专注于自己的家庭,开始他们的奋斗。想想人类的历史,不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星火燎原的吗?孩子们在不同时间段留给我们的那些美好,值得我们珍藏在心底。也在此提醒那些正在带娃的朋友,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当您孩子张开双臂求抱时,当您出门会有宝宝紧扒你的大腿时,当您娃噘着小嘴亲吻你的脸颊时,请不要让美好的时光错过。因为一旦过去,时间不会倒转。后来,这些和孩子一起看过的卡通人物,成了我创作的元素。



张春雷作品《鱼尾狮旁的故事》。


有些作品构思也来自传承。传统文化有它特别的魅力,尤其当我将卡通人物元素融入传统艺术时,使之“碰撞”产生出一种特有的冲击力,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与思考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在现实与虚幻的空间中,我表达一些观念,让观者对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更多的关注,从而能更多地重视、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因为我觉得:一个没有传承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另一些作品是关于环境变化这一议题的。我们不能视若无睹地面对它,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关心环境变化,关注其对我们周遭的影响。通过作品的呈现,我想提醒人们珍爱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灿烂文明的美丽星球,因此,这些元素我也会常常穿插在作品中。



张春雷作品《手机时代》。


我的作品有自己的绘画技法,通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我把它称之为“马赛克印象”系列,即通过点、线、面,并结合多变的色调,把具象与抽象融入创作中,引导观者进入不同主题的情境之中,透过原创的表现手法,呈现每个不同的作品,同时也想表达一种理念,即对自然、对环境、对人、对事的认识。我们总是在一种不断地认识与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循环着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清晰迈入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模糊之中。如同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前进,这一刻照在墙上的阳光和下一时的角度都不同,所以我觉得事物总是在一个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我也联想到,这个世界上许多矛盾的起因,皆是因为缺乏了解。对于自然亦是如此,我们肆意砍伐森林,对海洋资源过度捕捞,对能源我们无节制地利用,核泄漏的污染等等,但是我们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稳妥方案。我想,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对于人与人之间,我们都需要有一个不断认识与再认识的过程,只有彼此了解了,世界才能真正和谐。这也恰好映衬了我的绘画技法。因此,我探索着用自己的视角,展现东方人眼中的东方美。



张春雷作品《老屋故事》。


其实我还想说很多,但总觉得这不应该是视觉艺术工作者“擅长”的工作,还是让作品自己述说吧! 我认为,所有作品的美妙在于观众对其的无限想象与解读,不同国度、文化背景的人,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评价,有些主题中的表述,可能需要时间与空间,我相信观者自有他们的判断。


这篇文字写得可能有点凌乱,好吧,这恰恰印证了这是一篇“随笔”,也希望大家斧正,鞭策我继续学习与提高。  


(栏目责任编辑:于雪晶)


艺术家名片



张春雷,男,新加坡华人艺术家,新加坡文化艺术协会会长(AACS)。1969年12月生于上海,早年师从中国著名国画家蒋风白。1992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美术学院,1996年前往新加坡工作及学习,2003年获澳大利亚南澳大学MBA硕士文凭。

绘画作品荣获第39届新加坡UOB绘画大赛最高奖;入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港澳台及海外)、当代亚洲艺术博览会(新加坡)等重要展览;多次举办“《印象+》张春雷作品展”(新加坡大华银行画廊),并被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新加坡大华银行、新加坡华裔馆等重要场馆收藏。



       编辑:刘   彬

责编:王世明

审核:刘   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