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华刚
2025年已经到来,2024年做复盘了吗?得出了什么结论?内部还有哪些改善机会?2025年外部环境会怎么样?会有什么新的机会?企业应该聚焦在哪些领域?本人阐述一些观点与朋友们分享。
2024年,到访过50多家企业,与3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高管深度陪跑与交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政策走向、市场环境、企业竞争态势等,谈谈我对2025年的一些看法。
2025年经营环境十大预测
要聊2025年经营聚焦,一定要有外部视角,2025年到底怎么样?我有十个宏观、中观、微观的研判。
研判一:全力拼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全力拼经济”,从过去的“稳增长”到“全力拼经济”,会议提出“根本保证”“五个统筹”,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整体来说,力度明显不一样,风向相对于2024年10月之前,明显变化,笔者认为最终必须走到消费刺激与社会保障改革,才会抓到关键点。
研判二: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中央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未来针对民营企业的各种利好政策会持续出台。
研判三:加强科技创新。中央提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强调“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这意味着创新和国企改革,仍会是接下来的政策重点。
研判四:促进消费。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各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会持续出台,预计2025年两会将会加大力度,这是当下非常重要的宏观政策。
研判五:弱复苏。这是当前经济学家的主流观点。虽然各种刺激政策持续出台,但因为全球经济低迷、外需不振、内需不足、居民收入下降、消费信心不足等,中国经济仍会处于弱复苏状态。
研判六:通胀与通缩交织。因为需求不足,很多行业会出现通缩现象,也就是价格下降,但同时因为供应链中断、人工成本上升等原因,部分行业会出现通胀现象,比如与吃饭相关的行业,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
研判七:市场分化。行业分化、市场分化、企业分化、产品分化、消费者分化会越来越明显。比如有的行业持续低迷,有的行业快速增长;同一个行业,有的企业大幅增长,有的企业大幅衰退;同一个企业,有的产品卖得很好,有的产品滞销;同一个产品,有的人愿意买高端,有的人只买低端。
研判八:内卷加剧。因为市场总量不增长甚至下滑,而企业数量、产品数量、产能却在持续增加,导致内卷越来越严重。比如很多行业都在打价格战、营销战、流量战、促销战、人海战、广告战。
研判九:同质化严重。无论是产品同质化、服务同质化、营销同质化还是管理同质化,都越来越严重。企业越来越难找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打动消费者。
研判十:竞争多维化。过去企业竞争主要是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渠道竞争、促销竞争,现在增加了品牌竞争、模式竞争、资本竞争、技术竞争、供应链竞争、人才竞争、流量竞争、数据竞争、算法竞争、平台竞争、生态竞争、文化竞争等。对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一方面的短板,都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落败。
破什么局?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在动荡的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动荡经营环境,企业如何找到出路?首要任务是“破局”,破思维固化的局,内卷的局,不增长的局,组织力弱的局,具体如下。
第一个局:内部组织能力提升难的局
很多企业不是没有市场机会,而是内部管理能力跟不上,导致增长停滞。主要问题是思维固化、机制僵化,流程复杂、效率低下、内耗严重等,核心是一号位固守过往市场顺风顺水的所谓的“成功经验”。
如何破局?任正非说:“打破心智,减少层级,减少人员,增强能力,是未来的管理重点。”当前企业内部急需激活组织,激发员工斗志,强化组织韧性,如何激活组织激发员工活力,提升组织韧性?美的7+3机制,应该是民营企业最佳组织韧性最佳解决方案。
第二个局:行业过度内卷的局
几乎每个行业都在内卷。内卷的本质是同质化竞争。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服务都差不多,营销手段都差不多,最后就只能拼价格、拼成本,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亏损。
如何破局?对于内卷,方洪波给出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应对之策,他说:竞争是最好的方法,积极参与内卷,勇于跳出内卷,捅破天花板,不要在地板上和大家卷。竞争的本质,一是靠卓越的运营能力,一是靠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著名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价值。”企业要么在产品上创新,要么在服务上创新,要么在模式上创新,要么在品牌上创新,总之要找到与众不同的地方,打破同质化竞争,才能走出内卷。
第三个局:营收不增长局
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营收不增长之困境。这些企业不从根因上分析,而是怪罪于外部市场下滑,竞争对手太强大,消费降级客观原因,如果基于客观原因去做营销策略,只会恶性循环,找不到上岸的方法。
如何破局?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的本质是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需要深入研究市场和消费者,找到他们的痛点、痒点和兴奋点,然后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营销创新,尤其是通过深度聚焦,卓越运营,才能打破营收不增长的困局。中国大多数企业克服营销不增长的另外一个途径:重塑营销团队的信心和战斗力,打造营销铁军,这可能比产品与营销创新来得更快。
第四个局:经营质量提升难的局
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营收在增长,但利润却在下滑,如果营收在下滑,那经营质量大体上会越来越差。核心的问题是:这些企业大多数没有以外部视角检讨内部经营问题,对内部多年以来的问题缺乏勇气、决心和创新手段解决,比如效率低下、部门内耗、对问题视而不见等等。
如何破局?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和员工创造性。”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激发员工创造力?万能钥匙在责权利能匹配上,如何实现责权利能匹配?一是要打破家文化和家长制,转变为职业文化;二是不要围绕老板转,而要围绕用户(客户)转,并实施责权利匹配,把权力、资源、利益匹配到一线;三是提升团队能力,关键点是通过责权利匹配倒逼,而不是简单的培训。人的成长和认知的打破不是靠外力,而是内心觉醒,如何让员工内心觉醒?用直击灵魂的、人人都追求的基本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如责权利匹配,公平,公正,透明,自由。
第五个局:组织和团队活力不足的局
2024年,很多企业Q1结束后,员工就躺平了,原因是Q1就没有完成任务,接下来三个季度都是摆烂,组织和团队对每个月不能完成任务,无力感、无助感加重,就像心电图,一条直线。
如何破局?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说:“优秀的企业不是靠优秀的人才,而是靠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的制度(机制)。”企业需要基于责权利能匹配原则,优化组织架构,让组织更灵活、更高效;完善激励机制,让员工更有动力、更有归属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尽可能与所有员工追求的公平公正开放自由相一致,让员工自驱。并通过优胜劣汰机制,实现留优流劣,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密度与厚度。
迭代什么?
破局的最好方法是迭代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两个功能——营销与创新,而在当前环境下,企业只有一迭代点——创新。我认为2025年,可以强化战略、营销、组织、经营、机制五个迭代,我们分别介绍。
迭代创新点一:战略升级
在战略上,企业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基于内卷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卓越运营是战略创新的基本点,如何卓越运营?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组织、营运来实现包括,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生态系统,强化资源协同;内部强化组织运营的一体化的能力,核心是价值链产研销采一体化,实现高效协同。
如何做战略升级?战略升级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打破旧的战略模式,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的战略行为。如果把企业的战略柔性比作“求医问药”的话,那么战略创新则是企业的“断臂求生”,是对原有战略规划、发展模式、价值创造模式的颠覆,制定新的战略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每一次成功的战略创新,都是对原有市场竞争格局的毁灭,意味着企业寻找到了新的、更加适应当时市场条件的价值创造模式,因此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成长性的提高。2012年,美的方洪波实施的三大战略主轴: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就是一种断臂求生式的战略迭代。
迭代创新点二:营销创新
这里的营销,是指广义的营销,包括产品、价值、渠道和客户沟通。2025年,营销创新的基本点可以总结为1个中心点3大抓手,一个中心点是关注需求与体验,要点是比竞争对手超出客户预期提供解决方案;3个抓手是:一是产品创新,重点是极致化体验;二是渠道创新,渠道的本质是客户触点多元化背景之下,如何让你的产品(场景)找到消费者,线上虚拟场景与线下实体场景同等重要,线下渠道的破局点是无孔(空白市场)不入;三是引流(获客)与转化,引流(获客)的要点是你的消费者在哪里?你就去哪里;转化的要点请参考上面提到一个中心——比竞争对手更能超越消费者(客户)预期。
迭代创新点三:组织创新
当前不少企业的组织(团队)非常弱,甚至是一个草台班子,一个个预制人,如何改变草台班子?有三个创新关键点:一个是建立与战略匹配的经营体制,包括结构、管控模式、流程体系;第二个是机制,也就责权利能匹配机制,美的叫7+3机制,第三个是团队与人才,第四个是基于常识化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创新打破常规,结构产生新能量。只有结构性的破坏才能产生结构化的大能量,无论是美的事业部体制,还是京瓷的阿米巴,无时无刻地体现出了组织创新的重要,笔者认为,之所以要进行组织创新,核心点在于组织有三大作用,一是匹配战略,实现企业经营结果;二是组织是经营人才密度和厚度的关键,正所谓筑巢引凤,先筑巢后引凤;三是组织还决定了服务客户的效率、速度与质量,关乎客户满意度和体验。
迭代创新点四:机制创新
笔者认为,除了营销创新,机制创新是2025年最重要的工作了,2024年下滑的企业大多数原因不是战略出了问题,也不是人才本身出了问题,是因为没有好的体制机制,使人的效用和价值不能发挥,甚至很多公司的机制本身就导致员工躺平,从而出现好人变坏人,坏人变恶人。恶人在组织中就像老鼠屎,会坏掉一锅汤。
如何构建好的机制呢?操作要领是责权利能匹配,美的7+3机制值得大家借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7+3管理机制的相关文章。
激活什么?
不能等着死,那就想着办法活,如何活下来是2025年的基本目标,通过破局创新迭代,来激活一切关键要素,这些关键要素包括激活组织、客户和消费者。
第一,激活组织(员工)
要让员工充满活力,就要通过责权利能匹配打破僵化的体制和机制,让一切要素基于搞定经营目标而自由的流动起来,就像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一切向前看,让一部人富起来(分灶吃饭),一部分人(淘汰吃大锅饭的人)穷下去。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组织变革,优化组织架构,科学权力配置、开放激励体系,让躺平的人紧张起来,直面客户,成为真正的经营者,紧张不起来的就让他流失掉,以免影响其他奔跑中的员工。
第二,激活客户(渠道)
这些年客户(渠道)为什么没有活力了?我们前面讲过,消极的市场氛围会相互感染,面对经济衰退、增长乏力、竞争内卷,客户更容易被直接冲击,如果上游厂家不能有更好的产品,更高效的服务,更放心的品质,会直接导致客户丧失信心;另一方面,由于过往顺风顺水,赚钱容易,现在毛利低了,获客难了,也进一步导致一些心态老化的客户直接躺平。
如何激活?老树吐新芽是一种方法,当老树对钱不再敏感了,就得进行渠道与客户迭代,如何迭代。两个方法,一是优胜劣汰,使客户年轻化,年轻人对钱更敏感;另一个是增加渠道宽度、深度及渠道多样度,增加市场机会,走薄利多销路线,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竞争法则。
第三,激活消费者和市场
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要激活消费者和市场,2025年可以从三个方向去开展工作。
一是提升产品情感价值,这是90后、00后消费者更典型特征,情感价值的另一个代名词叫悦己消费,如何做到悦己消费?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给出了榜样,比如知识付费、宠物经济、老年经济、网购无条件退货商业模式等等。
二是全渠道融合,完成真正O2O,这既是悦己消费的必然,也是2C2B型企业营销转型的客观要求。因此,企业要用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如打造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等,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购物体验。同时,利用新技术如VR、AR等,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进一步提升购买体验感。
三是精准营销和品牌激活,这一代中国消费者生活在物质极度丰富时代,如果企业只从产品本身的价值来做文章,不可能成为未来的赢家,只有建立在深度市场洞察和精准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做战略聚焦,强化客户黏性,提升品牌溢价,才能构建竞争优势,成为最后的赢家。
面对2025,所有企业都将面对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经营环境,未来产业走向何方并不明朗,企业要想活下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破局、创新、激活,正如方洪波认为,捅破竞争内卷的天花板是必然选择。也只有破局打破增长的桎梏,创新找到新的增长点,激活释放员工的活力,才能在2025年实现逆势增长,赢得未来。
(作者简介:罗华刚,上海极之致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董事长。美国贝瀚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前美的电器管委会成员,企业顾问、高管教练,美的穿越周期“高质量增长管理体系”提出者、实践者,企业管理机制设计专家、组织力建设专家、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与实践者。)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