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的古代经商哲学

2025-03-18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四则运算的起源、内涵及其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围绕四则运算中各运算(加、减、乘、除)的命名方式以及其所承载的哲学意义,研究古代商人的价值观念体系。揭示数字与哲学思想在古人思维世界中的深度融合模式。同时分析古代数字哲学思想作为人类智慧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岁月洗礼后,对于现代商业社会而言,能够提供哪些具有启发性与借鉴价值的深刻启示?在现代社会数字化转型、商业伦理建设等方面,如何从古代智慧中汲取灵感,为现代商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加减乘除;和差积商;四则运算;经商哲学


冯漪1 张云起2

(1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120    2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引言

从古代文明的源头到现代社会的繁华,数字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商业工具,更是一种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哲学思想的表达形式。通过对四则运算进行全面、系统的解读,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不仅清晰地目睹了古代商人的卓越智慧与非凡创造力,也深刻地领悟到其对现代商业社会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本文运用哲学思维工具,深入分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体系与商业智慧源泉。从古人对各运算结果(和、差、积、商)的命名出发,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对商业活动、社会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揭示四则运算在古代商业决策、财富管理以及社会和谐构建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全面总结四则运算所蕴含的古代商业智慧对现代商业社会的启示。结合现代商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如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探讨如何将古代数字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融入现代商业理念与实践中。


1四则运算的哲学解读

四则运算作为当今社会妇孺皆知的规则,其加减乘除的结果是和差积商。它起源于中国商代十进制的发明和商业实践,但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古代商人为什么把加减乘除的结果命名为和差积商呢?其中一定蕴含着古代商人的哲学思考。

1.1加法的哲学:“和”与和谐

在四则运算这一数学智慧的殿堂中,加法的结果被赋予了“和”这一名称,其内涵远远超越了简单数字叠加的范畴,宛如一颗蕴含着深邃哲理的明珠,承载着古代商人对和谐关系的深切珍视与高度尊崇。从哲学的广袤视角深入剖析,“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与包容思想的精髓要义。

“和气生财”这一古老而智慧的格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古代商人的商业之道,在他们的心中深深扎根。加法,从表面上看,无疑象征着财富的逐步积累,然而,其灵魂深处的核心要旨却在于“和”的理念。无论是在商业伙伴之间的紧密合作,还是家庭内部的和睦相处,都如同坚实的基石,为财富的持续增长构筑了稳固的根基。例如,在商业合作的舞台上,当各方秉持着和谐共生的理念携手共进时,他们能够汇聚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就像多条溪流汇聚成奔腾的江河,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商业活动蓬勃发展,使财富得以源源不断地涌现。正如《论语》中所郑重提及的:“礼之用,和为贵。”[1]这一经典论述在商业环境中同样熠熠生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指导意义。它深刻地揭示了在商业交往中,加法的本质并非一方对另一方的无情掠夺,也不是单方面的利益追逐,而是各方力量的有机联合与协同共进,是在尊重彼此利益、遵循商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在波澜壮阔的实际商业活动画卷中,商人巧妙地运用合作这一有力武器,致力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如同灵动的棋子,在商业棋盘上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1.2减法的哲学:“差”与审慎

与加法所蕴含的积极向上意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减法的结果“差”往往如同一面高悬的警示旗帜,散发着令人警醒的色彩。在古代商业社会的舞台上,商人对“差”所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敏锐的警觉。这一结果所涵盖的范畴,绝非仅仅局限于财富数量上的简单减少,其触角还延伸至商业活动的规范性与伦理性等深层次领域。

“差”这一概念蕴含着多重含义,如错误、缺陷、不足等,这些负面的联想如同阴影般笼罩着商人的决策过程,时刻提醒着他们在作出决策时必须慎之又慎,如履薄冰。在商业活动的复杂棋局中,哪怕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误,都可能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财富的悄然流失,甚至可能引发如洪水猛兽般难以挽回的长远信任危机。例如,在激烈的商业谈判中,商人的每一个决策、每一句话语都如同天平上的砝码,稍有不慎便可能使天平倾斜,导致交易失败,使之前的诸多努力付诸东流。更严重的是,这种失败可能会在商业伙伴和客户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负面印象,如同乌云遮住了阳光,对商人的声誉和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

从哲学的深邃层面来看,“差”也如同一记响亮的警钟,强调了对秩序的敬重与遵循。在商业的广袤天地中,任何偏离公平、公正原则的行为,都如同在和谐乐章中奏响的不和谐音符,必然会导致“差”的出现,进而如一场猛烈的风暴,破坏市场的公平性。正如《管子》中所深刻阐述的:“度之不足,事之差也。”[2]这句话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市场交易中的本质问题。它明确地指出,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任何违背公平原则、缺乏规范度量的行为,都如同在摇摇欲坠的大厦上拆除关键的基石,必然会引发不良后果,使商业活动陷入混乱与无序的泥沼。

1.3乘法的哲学:“积”与倍增

乘法的结果“积”,宛如一颗蕴含着无限潜力的种子,在古代商业的肥沃土壤中,代表了一种具有强大扩展性与增值性的力量。在古代商人的眼中,乘法象征着通过持之以恒的合作与不懈努力,如同辛勤耕耘的农夫等待丰收时节,实现财富如滚雪球般的倍增。商人对“积财”理念的执着追求,即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累积,构筑起财富增长的坚固大厦,犹如蚂蚁搬家,积少成多。

“积”在商业的广袤世界里,绝非仅仅意味着物质财富数量上的单一增长,它更像是一座蕴含着无尽智慧的宝库,是一种全方位的智慧体现。例如,商人通过规模化经营的战略决策,如同将军率领千军万马征战沙场,实现生产与销售的规模效应,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同时,他们还善于运用重复投资的智慧,如同精明的投资者在不同时机播种希望的种子,将前期积累的财富再次投入有潜力的项目中,实现利润的持续倍增。这种倍增效应所涵盖的范畴,不仅局限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还如同一张广阔的大网,囊括了人脉关系的拓展、知识的沉淀与更新以及经验的积累与传承等多个维度。

从哲学的高远视角审视,“积”如同一座巍峨的灯塔,强调了长期主义与耐心等待的重要价值。中国古代哲学中所大力提倡的“积少成多”理念,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智慧长河,贯穿于商业活动的始终。正如《荀子》中所雄辩地论述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这一充满哲理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响在现代商业从业者的心头。它深刻地启示着我们,企业的蓬勃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赛跑,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与持之以恒的持续投入。只有在时间的长河中耐心积累,如同滴水穿石般坚持不懈,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壮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身,最终成就辉煌的商业帝国。

1.4除法的哲学:“商”与分散

除法的结果被命名为“商”,这一命名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直接源自波澜壮阔的商业实践。在古代商业智慧的宝库中,商人深刻领悟了“分散”与“共享”的深邃智慧,巧妙地运用除法这一数学工具,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风险的有效分散,如同经验丰富的舵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巧妙驾驶船只,避开暗礁险滩。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商业活动舞台上,“商”的理念如同一盏明灯,主要体现在分工与合作的巧妙结合上。

从哲学的深邃维度来解读,“商”如同一座桥梁,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在古代商业社会中,商人通过坦诚协商的方式来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这种协商精神正是商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深邃智慧:“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4]这一经典论述中的“不争”理念,与“商”中所体现的分散利益的智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启示着商人在商业活动中,不应过度追逐个人私利而忽视他人利益,而应秉持着一种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高尚情怀,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各方之间的和谐合作,共同推动商业活动的繁荣发展,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1.5零的哲学:从无到有的辩证

零,在四则运算的神秘世界里占据着特殊而独特的地位,它宛如一个神秘的双面使者,既是数字的寂静起点,又如同数字旅程的归宿终点。零的引入,不仅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里程碑,更是在哲学的广袤星空中点亮了一盏深邃的思想明灯,体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深刻哲学思想。

在商业活动的舞台上,零具有鲜明的双重意义。一方面,它如同黑暗中的阴影,代表了失败与归零的残酷现实。当商人在商业冒险中遭遇挫折,如船只在狂风暴雨中失去方向,可能会面临财富的归零,一切努力似乎都化为泡影。然而,另一方面,零又宛如黎明前的曙光,象征着重生与新起点的无限可能。正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个商人即使经历了失败的重创,也不应绝望,因为这恰恰为全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孕育着新的希望与机遇。

从哲学的深邃视角来看,零完美地体现了“无中生有”这一充满辩证智慧的思想。正如《道德经》中所深刻阐述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零就像是宇宙诞生之初的那片混沌,看似一无所有,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它提醒着商人,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应被眼前的困境所蒙蔽双眼,而应如敏锐的探险家,用智慧的眼光去洞察潜在的可能性,勇于将看似“无”的困境转化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在废墟之上重建商业的辉煌大厦。

1.6四则运算的整体哲学意义

四则运算,绝非仅仅是冰冷的商业计算工具,它们宛如四位智慧的导师,共同构成了一种深邃的文化与哲学表达体系。通过“加”所倡导的联合力量、“减”所发出的审慎警示、“乘”所展现的扩展雄心与“除”所蕴含的共享智慧,古代商人精心构建了一个以合作、秩序、积累和分散为核心支柱的商业伦理体系。这一体系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对现代商业社会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借鉴意义。它启示着现代商人,在商业活动中应重视合作的力量,如同大雁团结协作,共同飞向远方;遵循商业秩序,如同星辰遵循轨道运行;坚持长期积累,如同蜜蜂辛勤采蜜,积少成多;善于分散风险,如同狡兔三窟,确保商业活动的稳健与可持续发展。四则运算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古代商业智慧与现代商业理念紧密相连,为现代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与智慧指引。


2四则运算对现代商业的启示

2.1加法的启示:合作与资源整合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的现代商业环境中,加法所蕴含的“和”的哲学意义如同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为企业的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其核心要义深刻体现在以“和气生财”的理念,进行资源整合与合作共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若仅凭一己之力在商海之中单打独斗,犹如孤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难以站稳脚跟。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企业必须如同紧密团结的雁群一般,通过联合行动汇聚各方的优势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从而创造出更为巨大的价值,最终达成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

2.2减法的启示:聚焦与优化

在商业竞争如白热化战场般日益激烈的当下,减法的哲学恰似一把锐利无比的手术刀,为企业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路径。企业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若要快速前行,必须果断卸下不必要的重负,轻装上阵。通过减法思维,企业能够精准敏锐地识别并坚决摒弃那些烦琐冗长、低效无用的冗余流程,如同精心修剪枝叶般将企业的运营体系精简优化,从而使企业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高度聚焦于核心业务,如同将炽热的阳光聚焦于一点,产生强大无比的能量。

2.3乘法的启示:规模化与创新驱动研究

乘法所体现的倍增效应在现代商业这片广袤无垠的舞台上宛如一颗具有神奇魔力的种子,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表现为规模化发展与创新驱动的双轮驱动模式。在科技飞速发展、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科技创新的强劲翅膀,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如同滚雪球般实现几何倍增的增长态势。

2.4除法的启示:共享经济与风险分散

除法所强调的分散与共享哲学,在现代商业的创新浪潮中如同一股清泉,催生了共享经济模式的蓬勃兴起,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格局。摩拜单车无疑是共享经济模式的典范之作。在风险分散方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通过资产配置的多元化战略展现出卓越的智慧。

2.5零的启示:从失败到创新的循环过程

零的哲学在现代商业的舞台上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企业从失败走向创新的曲折道路,生动展现为“失败—反思—创新”的动态循环过程。华为在早期研发手机芯片的历程,充分体现了如何将失败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在“零”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数字的智慧犹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矿山,其价值不仅体现在过去的岁月中,更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参考。在当今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如汹涌浪潮般不断冲击和改变着商业格局。然而,古代数字哲学中的核心理念却如同一座灯塔,在时代的变迁中依然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10.

[2]管仲.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6.

[3]荀子.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5.

[4]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22.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