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文化使命 书写艺术情怀 ——记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先生

2025-04-02


文/王茜



孔维克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始终将初心使命融入本职工作,致力于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文艺力量。他的履职经历丰富多元,提案涵盖文化艺术、乡村振兴、民生、经济等多个领域,彰显出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王沪宁主席、蒋作君副主席分别作了工作报告。蒋作君副主席的报告中提到,去年共提出6019件提案,经审查立案5091件,99.9%的提案已办复。提案数量与质量并重,聚焦国家发展与社会民生,提案办理机制完善,推动提案成果转化。这既展示了政协提案工作的高效与实效,也凸显了政协委员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案的高办复率和高质量,为政协工作的成熟与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未来提案工作的高质量规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李强总理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24年的发展成绩,并通过10张海报展示了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为2025年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提出,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旨在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

李强总理还提到,2025年将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分析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谋划重大战略任务、政策举措和工程项目,以更好地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报告明确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方向,涵盖经济增长、就业、民生、生态环境、能源安全等多个领域,体现了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报告提振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奔向美好未来的信心。同时,报告全面总结了全国政协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特别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此外,报告还明确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特别是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协商民主、加强提案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这些内容充分展现了全国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孔维克和全体委员一样,对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精心准备了多个提案。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方面,他敏锐指出乡村空心化、乡村文化断裂是当前乡村建设与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建议传承、发扬乡贤文化,提升其在基层建设与治理中的作用,以维护乡村社会稳定、重构乡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保护、传承古代乡贤文化资源;二是鼓励新乡贤参与乡村建设;三是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在文旅融合领域,他积极建议将山东设为全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齐鲁样板”。他认为,山东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悠久,具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山东应借此机遇,打造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增强“好客山东”品牌的核心吸引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加大优秀传统文化阐发力度;深化对外交流宣传,强化国际传播渠道和阵地建设。



“沐”100cmxl00cm1985年(国际青年年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


回顾过往履职经历,孔维克表示,每一次参会都是深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两会期间,他认真聆听各项报告,积极参与讨论,与其他委员共同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在政协会议的小组讨论中,他曾以《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碗装中国粮》为题发言,表达了对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关注。

多年来,孔维克一直围绕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符合现代文化发展的传播形态、打造齐鲁文化品牌建言献策。在文化领域,他不仅提出相关提案,还率先力行。作为山东画院院长,他带领团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系统性理论研究、全方位创作推动、多层次展示交流。例如,他创作的《北上》展现了八大民主党派主要人物乘船由香港北上到解放区的历史题材,还有接受国家画院约稿创作的《唐宋八大家》画作,都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艺术表达。



《公车上书》(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308cm×600cm2009年


两会闭幕后,孔维克将两会精神带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生活中。在山东画院,他进一步推动惠民工程、文化扶贫等工作,积极策划主题创作展,鼓励文艺创作者从大视角出发,提升专业本领,聚焦主旋律,为时代留下更多优秀作品。在生活中,他也积极宣传两会的政策和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




《齐鲁曙光》合作210cm×96cm

(2011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在未来的履职道路上,孔维克表示将继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倾听民众声音和诉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他也将继续在文化艺术领域深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优秀的文化艺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