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文旅: 古韵与繁花共舞的春日诗篇

2025-04-03


2025年3月的南宁,青秀山下的樱花如云似雪,邕江畔的孔庙朱门轻启,游人穿着汉服漫步于千年古建间,手机镜头定格下的每一帧画面都流淌着诗意的古韵。这座以“绿城”著称的城市,正以“古韵新生·花间拾遗”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春日繁花巧妙融合,打造出一条穿越时空的文旅新线路。数据显示,2025年南宁迎春赏花季启动仅半个月,相关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45%,其中南宁孔庙及周边景点日均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的一匹“黑马”。


孔庙新生:千年文脉的活化表达

“推开朱红色的大门,仿佛踏入了一场千年的对话。”在南宁孔庙的棂星门前,游客李女士身着汉服,手持团扇,与同伴拍摄古风写真。这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建筑群,不仅是南方重要的儒学圣地,更因2025年迎春赏花季的创意策划,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潮打卡地”。

建筑之美与仪式之韵。南宁孔庙以三进三出的院落布局,完整保留了状元桥、大成殿、崇圣祠等核心建筑。大成殿内高3.8米的孔子帝王坐像威严庄重,四周墙壁上50幅红陶壁画《孔子圣迹图》以明万历年间原版为蓝本烧制,再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场景。2025年,景区新增“晨钟暮鼓”仪式体验,游客可身着汉服参与传统祭礼,亲手敲响仿古编钟,感受“礼乐教化”的文化浸润。



古风摄影与研学热潮。景区推出“汉服租赁+专业摄影”套餐服务,提供唐宋明三朝服饰及妆造,并在状元桥、泮池等点位设置古风布景。据统计,春节期间约60%的游客选择汉服体验,社交媒体上“南宁孔庙穿越照”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次。同时,依托崇圣祠内展示的线装古籍与儒家经典,南宁二中、三中等校将研学课堂搬进孔庙,开展“少年开笔礼”“经典诵读”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花间拾遗:一条线路的时空交响。“这条线路既能看到千年古建,又能赏遍春日繁花,简直是历史与自然的双重盛宴!”来自广州的游客王先生手持《南宁赏花手账》,沿着“古韵新生·花间拾遗”线路开启旅程。这条由南宁市文旅局精心设计的春日专线,串联起孔庙、石门公园、金花茶公园、三街两巷四大节点,形成“一庙一城,两园一街”的文旅矩阵。

石门公园:樱花雨中的诗画意境。距离孔庙仅2公里的石门公园,3000株樱花正值盛放期。景区打造“樱花诗会”主题活动,邀请本土诗人现场创作,将诗词悬挂于花枝之间;夜间更推出“樱光幻影”灯光秀,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场景。游客穿梭于粉色花海,既可拍摄“落英缤纷”的唯美照片,也能在茶寮中品鉴以樱花入馔的限定茶点。



金花茶公园:非遗与自然的跨界融合。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花茶基因库,公园内80余个品种的茶花竞相绽放。2025年,园区创新推出“茶花非遗工坊”,游客可体验壮族绣球制作、南宁剪纸等技艺,并将作品与茶花组合成文创礼盒。更令人瞩目的是“茶花宴”的推出——以金花茶入菜,开发出茶花糯米鸡、山茶油焖笋等12道特色菜肴,让舌尖也沾染春意。

三街两巷:烟火气里的文化密码。夜幕降临时,线路终点邕州古城三街两巷灯火通明。青砖灰瓦的骑楼街上,老友粉、酸嘢、粉饺等南宁小吃香气四溢,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壮族天琴、宾阳炮龙。2025年新增的“沉浸式剧本游”项目,以明代南宁商贸历史为背景,游客通过解谜任务探访老字号店铺,最终在城隍庙前观看实景演出《邕城往事》,完成一场跨越600年的时空对话。


邕江夜韵:古今交汇的城市画卷

“白天的孔庙是历史的回响,夜晚的邕江则是现代的华章。”从三街两巷步行15分钟,便可抵达充满欧式风情的亭子码头。白色钟楼与邕江碧波相映成趣,成为年轻人口中的“南宁小外滩”。

游船夜宴与光影艺术。2025年升级的“邕江夜游”项目,推出“船宴”定制服务:游船甲板上摆放八仙桌,提供柠檬鸭、横县鱼生等桂系名菜,伴以南音表演《春江花月夜》。航线途经畅游阁时,建筑外立面化身巨型幕布,上演《丝路帆影》3D灯光秀,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商船往来盛景。数据显示,夜游项目预订量同比激增120%,周末航班需提前三天预约。

码头市集与潮玩经济。码头沿岸的“江畔星光市集”汇聚200余家摊位,既有壮锦胸针、铜鼓书签等非遗文创,也有AI绘画、元宇宙穿戴设备等科技潮玩。最受欢迎的当属“簪花围体验站”——蟳埔女传承人现场教学,十分钟即可为游客打造“顶上一座花园”的经典造型,日均接待超500人次。


美食夜宴:舌尖上的文化叙事

“在南宁,夜市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当赏花线路的游客散去,建政路、平西夜市等美食街区方才迎来高光时刻。2025年南宁夜经济规模突破800亿元,文旅消费中夜间占比达65%。

老字号与网红经济的碰撞。在建政路夜市,30年历史的“古记卷筒粉”摊前排起长队,第三代传人黄师傅创新推出“茉莉花卷筒粉”,将南宁市花融入米浆;百米外的“酸嘢研究所”则以实验室风格走红,游客可自选26种水果搭配9种秘制酸酱,并领取“酸度等级证书”。这种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让建政路在抖音“全国最具烟火气夜市”评选中跻身前三。



美食线路的文化赋能。南宁市文旅局联合美团推出“跟着诗词吃南宁”数字地图,扫描摊档二维码即可收听苏轼《食荔枝》等古诗朗诵,了解美食背后的历史典故。在平西夜市,每晚7点的“美食快闪剧场”以街头戏剧形式演绎《徐霞客南宁食记》,演员身着明服与游客互动,将螺蛳粉的由来、柠檬鸭的传说化作生动故事。


全域联动:文旅创新的南宁范式

南宁文旅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文化IP+场景营造+科技赋能”的三维创新。

政策护航与产业协同。2025年,南宁成立文旅体商联动发展指挥部,设立2亿元文旅创新基金,对夜游项目、非遗活化等给予最高50%补贴。青秀区与携程合作开发“AR寻宝”系统,游客通过手机扫描古建筑,即可触发虚拟历史人物讲解;江南区则联合时尚品牌推出“壮纹潮服”,将铜鼓纹样融入卫衣设计,年销售额破亿元。

县域特色的差异化突围。在“古韵新生”主线路外,马山县弄拉景区推出“悬崖图书馆”,游客可边赏喀斯特地貌边阅读《徐霞客游记》;横州市以西津湖桃花为媒,打造“水上汉婚”体验项目。这种“一县一主题”的策略,让南宁文旅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共荣。



从孔庙的晨钟到夜市的炊烟,从樱花的绚烂到邕江的潋滟,南宁正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笔,书写着一座千年古城的当代叙事。当青秀山的三角梅再次攀上红墙,当三街两巷的灯笼点亮归途,这座“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城市,以其独有的包容与活力,邀世界共赴一场春天之约。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