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贵栋
在中国当代艺术星空中,刘春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以自创的"色墨画"照亮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边界。这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用画笔构建了一个既扎根于五千年中华文化沃土,又向世界艺术敞开怀抱的视觉王国。她的艺术探索不仅是一次形式语言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本质与自然之美的哲学思考。
艺术家名片
刘春,女,(色墨画)创始人,首届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获得者。双研究生学历,多才多艺,博学善拼,跨界发展,创造了独特的色墨画艺术,意蕴中西,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她的作品受到艺术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和喜爱。
融会贯通,淬炼出独树一帜的"色墨画"
刘春的艺术之路堪称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成长史诗。没有受过学院派系统训练的她,反而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惊人的自由与勇气。她的画构图大胆、色彩明快和对比强烈,明明是宣纸是国画,却综合运用了国画、油画、水彩多重技法和笔法。她像一位文化的炼金术士,将刘海粟的大胆创新、林风眠的中西融合、吴冠中的形式美感,与莫奈的光影变幻、梵高的情感张力、夏加尔的梦幻诗意熔于一炉,最终淬炼出独树一帜的"色墨画"风格。这种风格不是简单的技法叠加,而是建立在对东西方艺术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
在刘春的色墨世界中,山水不再是传统文人画的程式化表达,花卉鸟兽也不再是单纯的物象描绘。她用充满表现力的笔触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解构又重构了中国画的视觉语言。墨不再是唯一的主角,色彩也不再是西方的专利——在她的宣纸上,色与墨相互渗透、彼此成就,形成了既空灵又厚重的独特质感。这种语言创新背后,是艺术家对"本质之美"的不懈追求。正如评论家巴秋所言,刘春"打破了中西画的界限,直追艺术的极处",她的作品超越了物象与意象的对立,直抵艺术最核心的情感真实。
一花一叶中见天地,一鸟一兽中观人生
刘春对自然的描绘尤其耐人寻味。在她的笔下,四季更迭不仅是外在景观的变化,更是生命律动的诗意呈现。一花一叶中见天地,一鸟一兽中观人生,这种传统美学的精髓被她赋予了当代的表达。更为独特的是,刘春对自然的钟情绝非仅停留在审美层面。曾担任《拯救黄河》总导演的她,将生态保护的深切关怀融入艺术创作。那些跃然纸上的山水花鸟,实则是艺术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呼唤,是用艺术之美唤醒环保意识的文化实践。
苏东坡后裔、著名艺术家苏德忠先生看了刘春画后,挥毫写下“黄河文化孕育刘春的艺术灵感—东方梵高”。刘春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既有抽象也有具像,既有大气磅礴的自然人文气象,也有栩栩如生的工笔刻画,极富感染力与艺术思辩精神!
她用画笔歌颂党,唤醒人们保护大自然,爱护家园,爱护地球上所有生机,与大自然中所有草木和生物和谐相处,达到和谐美的意境!她向观展者讲起画来,常常是眼眶湿润。让我想起了现代诗人艾青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有参观者看了刘春的画说,这是我人生漫步的意外惊喜!刘春的作品有一种用大自然的美来唤醒人们热爱生活,爱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意境。这种将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创作姿态,使刘春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视觉愉悦,具备了深刻的人文厚度。
刘春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广泛认可。从全国政协文史馆的个展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从中国审计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到马德里毕加索博物馆的集邮珍藏,她的色墨画跨越地理疆界,成为不同文化背景观众共同欣赏的艺术语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她的作品被国际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个人艺术风格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创新路径的一种认可。在全球化语境下,刘春用实践证明:真正的艺术创新从来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传统的当代表达。
艺术家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对美的虔诚
作为跨界艺术家,刘春的人生轨迹同样充满启示。从影视制作到绘画创作,从环保行动到文化传播,她不断突破专业领域的边界,却在多元身份中保持着艺术本真的坚守。这种"博学善拼"的生命状态,恰如她的色墨画——在看似对立的元素间寻找平衡,在不同维度中追求统一。刘春的艺术人生告诉我们:创造力往往诞生于边界的交汇处,而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对美的虔诚。
站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坐标系中审视刘春的创作,我们会发现她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法的创新,更在于提供了一种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在色与墨的交融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国艺术家如何以开放而不失根基的姿态,回应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命题。她的作品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想象;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集体记忆的再现。
刘春的色墨画,画的是天地大美,诉的是人间至情。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这些看似对立的元素,在刘春的作品中却和谐共存。她的作品,打破了文化的界限,成为了一种跨文化的艺术表达。
正如她自己所说,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是"寻找美的本源"。在这条追寻之路上,刘春以独特的色墨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既熟悉又新奇、既传统又当代的视觉世界,这个世界没有文化的围墙,只有心灵的共鸣。
刘春色墨画作品特点与风格
刘春的作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和风格:
1. 融合中西:刘春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精髓,既保留了东方艺术的韵味与意境,又融入了西方艺术的色彩与表现力。这种融合使得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2. 表现主义:刘春的作品具有表现主义的特点,她力求通过画笔揭示事物的本质,追求自然的纯净与质朴之美。在她的画中,灵魂高于形式,每一笔、每一色都蕴含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3. 对比强烈:刘春的作品在色彩和墨色的运用上,常常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4. 主题深刻:刘春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和寓意。她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刘春的色墨画作品不仅打破了中西方绘画的界限,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艺术家和观众都对她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例如,在“春的意境——刘春绘画艺术作品展”上,刘春的作品就获得了国内外艺术家和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著名西班牙著名艺术家多明尼克·哥白亚亦对刘春的作品赞不绝口,他认为刘春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生动的色彩感受、挥洒自如的笔触以及深刻的内心冲击,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与现实认知紧密相连的艺术观念,展现了画家对审美的高度敏感性与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此外,刘春的作品还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她的艺术成就不仅为她赢得了荣誉和地位,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春女士近年来的艺术成就
2021年6月在全国政协文史馆举办刘春[色墨画]艺术作品展一一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2022年1月荣获中国书画春晚大赛冠军,特评为艺术贡献奖,同时被中国书画春晚组委会聘为书画艺术传播大使。
2022年9月参加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艺术展,代表国家审计署参展作品获得好评并被中国审计博物馆永久珍藏。
2023年1月17日应邀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欢庆二十大中国生态环境主题画展。
2023年2月,在向人民汇报.向两会献礼活动中,被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评选为“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2023年3月,与靳尚谊,范迪安等艺术名家共同出版《人民艺术家》大型珍藏画册;由CCTV严格评选,评为“CCTV艺术传承人”。
2023年4月被国际非物质文化艺术促进会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23年5月,在CCTV为爱助力活动中,捐赠作品,作品价值80万元,被评为“CCTV爱心大使”。
2023年5月30日,被丝绸之路城市联盟聘为“丝绸之路文化使者”。
2023年7月,由CCTV艺术名家栏目组严格评选为“CCTV特聘艺术顾问”。鉴于刘春老师独特的色墨画,由CCTV艺术名家栏目组颁发“色墨画创始人刘春工作室”牌匾和证书。
2023年9月受邀在中西两国建交50周年,在西班牙巴萨罗那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受到西班牙艺术界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栏目责任编辑:明贵栋)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