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当第137届广交会的霓虹点亮珠江两岸,当消博会的科技浪潮席卷南海之滨,这个春天,中国经济的脉搏正以澎湃之势跃动。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一场以创新为底色、以开放为路径的现代化叙事,在春日的暖阳下徐徐展开。
双循环动脉里的春潮奔涌
广交会展馆内,3万家企业构筑的“中国智造”矩阵,既是对外贸易的壮阔图景,更是中国供应链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缩影。从精密制造的工业母机到智能家居的温情脉动,从跨境电商的数字桥梁到“内外贸一体化”的政策春风,这场“出口转内销”的集体行动,实则是中国经济韧性的双重注解:既能以“中国速度”连接世界,又能以“中国纵深”消化风浪。正如跨境电商专家所言:“当太平洋彼岸筑起关税壁垒,太平洋此岸的消费市场已悄然长成一片新大陆。”中国经济正以春潮奔涌之势,在变局中开辟新局,在创新中孕育未来。
消博会上的消费科技展区,恰是这种内生动力的生动注脚。人形机器人指尖流转千年黎锦纹样,外骨骼设备让普通人化身“钢铁侠”,智能按摩椅解码深度睡眠的密码……这些“未来已来”的场景,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刻变革: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从“功能消费”到“体验消费”,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消费升级,正在重塑商业文明的坐标。
新质生产力破土而出
在武汉低空经济试验区,百架无人机编织的空中网络,勾勒出城市立体交通的未来轮廓;广东人工智能发布会上,30个应用场景如星火燎原,昭示着机器人与大模型深度融合的产业革命;北京科泰克突破氢能航空技术壁垒的壮举,更将中国创新推向“从地面到天空”的维度跃迁。这些散落大江南北的创新火种,实则是新质生产力的破土宣言——当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氢能科技从概念走向场景,中国经济正在完成从“要素驱动”到“范式革命”的惊险一跃。
这种变革同样激荡在传统产业的转型深处。京东女帅许冉以财务出身的缜密思维重构零售逻辑,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激活万亿级存量市场,文旅赛道里汉服写真从文化符号蜕变为产业支点……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中,中国经济的韧性不仅在于“大而全”,更在于“灵而变”。
历史长河里的文明对话
当我们站在洛阳应天门阙楼上,看汉服少女的广袖轻扬与无人机的流光共舞,这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恰是五千年文明与21世纪科技的和鸣。大运河畔的沧州以水为脉书写新城故事,衡水湖畔用一池碧波托起文旅融合新章,潍坊风筝载着山海情怀飞向云端——这些城市叙事背后,是文化基因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耦合。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上了时代的妆容,在文旅融合的舞台上演绎新的传奇。
而回溯商海文苑里的贸易史诗,从春秋战国的丝绸古道到数字时代的云端丝路,贸易始终是文明对话的密码。100年前美国关税战的教训警示我们: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方能致远。中国选择以更高水平的开放破局:广交会的万商云集,消博会的四海来仪,海南自贸港的百亿消费蓝图,无不在证明——真正的贸易智慧,从不是筑墙自困,而是开渠引活水。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从广交会的万商云集到消博会的科技盛宴,从低空经济的振翅高飞到汉服经济的国潮涌动,中国经济的每一朵浪花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唯有以创新为桨、以开放为帆、以文化为魂,方能在全球商海的惊涛骇浪中,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彼岸。这个春天,我们不仅看见复苏的暖意,更触摸到未来的脉动——那是一个科技与人文共舞、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国与世界共赢的新纪元。
审核:刘 坤
责编:明贵栋
编辑:刘 彬